擦鞋者说
《人民日报》记者龚永泉
南京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可生意
依然红火。
来到位于莫愁新寓的这家小店,可见门口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五六个服务项目
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
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鞋架上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
郭师傅名叫郭兆松,41岁,一家三口都在这儿擦鞋,去年毛收入10万元。
他一边擦鞋一边与我交谈:
有人问我,别人擦鞋都只要1块钱,你为什么要两块?我说,这叫优质优价!
同是皮鞋,有几十元的,还有上千元的不是?
我是安徽固镇人,1991年举家来南京打工,搬运工、收破烂都干过,活不轻,
钱不多。有一天,在闹市区看到一字排开的擦鞋摊,生意还不错,便悄悄在旁边
看,一连看了5天,一位好心的师傅收我当了徒弟。我也成了“擦鞋游击队”的
一员。
2001年,在一位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我租了间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
元,做起了定点生意。刚开始,擦一双鞋1块钱,没有多少生意,急得直上火。
暗下决心:凡事要用心,虽说是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
以我的经验,鞋油都是一样的,差别就在鞋蜡上。我就琢磨自己配,成份有
蛋清、鞋乳、白醋等。那些日子,我是白天试,晚上想,觉睡不实,饭吃不香。
经过近百次试验,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3年11月6
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尽兴地醉了一回:咱也有“独门秘方”了!
自从用了自配的鞋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我在理发店理发,看到
染发的要用电吹风吹,灵机一动:擦鞋也可用电吹风呀!现在,我擦鞋都加一道
吹干程序。刚擦过的鞋,你端一盆水往上浇,一滴不沾!这样的效果,收2元钱
不多吧?
你问我下一步的打算?我这店也算有了点小名气,我想让妻子和儿子留在这
里干,我找个地方再开新店。现在城里人有钱没时间,穿皮鞋的越来越多,自己
擦鞋的越来越少,市场大得很!
编后
生意有大小,创新无分别。与多数企业比起来,一家擦鞋店微不足道,更谈
不上有什么“国家扶持”。但郭师傅在擦鞋中肯动脑筋,小革新照样出效益。从
这个事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悟出一点创新的道理呢?
(选自《人民日报》2006年3月19日第一
版)
4.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新
闻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5.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
什么好处?(6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新
闻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6.《人民日报》发表本文时,加上边框排在第一版,还加上“编后”语;2006
年本文又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
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5分)
【本题考查考生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
力,对应大纲对新闻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究F。】
五【参考答案】4.(4分)
⑴本文使用许多数字,如“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毛收入
10万元”“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经过近百次试验”,(仅举一例即
可)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⑵用数字表现人物非常形象,如“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
8两白酒”,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
对他的重要意义。
5.(6分)
⑴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
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
⑵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结构安
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
⑶用第一人称自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
(答对1点可得2分,答对2点可得5分。能够答对2点即可。)
6.(5分)
答案示例:
⑴郭兆松生意虽小,但是他肯动脑筋,配鞋蜡,用电吹风吹干鞋,通过这些
不起眼的小革新出效益,这种创新精神具有新闻宣传价值。
⑵尽管郭兆松不具备高学历,原来也没有什么技艺,但是他自强不息,敢于
创业,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还要“再开新店”,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十
分可贵,具有榜样的作用。
⑶关注民生,扶持弱势群体,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报道郭兆松
的小小擦鞋店,鼓励普通劳动民众自力更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
命运,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具有社会教育价值。
(本题要求答“具有哪些
..
新闻价值”。只答1点可得2分,答对2点可得5
分。如果答“这篇通讯短小精炼,形式新颖,语言鲜明生动”可得1分。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思考点:什么是新闻价值——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
思考方向:
1、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
2、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
3、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5:4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