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胜日寻芳

更新时间:2023-01-28 15:05:38 阅读: 评论:0

2019辽宁大连中考数学试题-露读音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我的风景)

古诗词《春日》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三

年级学习)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

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

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

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

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

“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

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

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

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

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

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

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

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

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

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

歌讲学,教授*。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

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

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

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

泗水之地。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

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

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5:0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1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胜日寻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