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心理效应汇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
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交往的正常进行。然而,由于种种
原因,交往过程中的人际认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以下是
店铺整理的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
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
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
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客观地说,
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
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
可改变的。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
具有综合性,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
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
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
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
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
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
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
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
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
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
“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
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
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
人视而不见了。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
象。例如,男女大学生会对外表吸引人的同学赋予较多的理想的人格
特征,常常为那些长相比较动人的同学设计美好的未来。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
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
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
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
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
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
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
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同学总感觉到
别的同学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
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
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
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
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5、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由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着某种想法,而影响对他人的
认知和评价。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
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出现原有的某种想法),并从这种心
理状态出发,按照事物的一定的外部联系进行认知和评价,于是也就
产生了定势效应。定势效应在某种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作概括的
了解,但往往会产生认知的偏差。例如,农村来的同学认为城市来的
同学见多识广,但狡猾、小气;城市来的同学则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孤
陋寡闻,但忠厚、老实。
6、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
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
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
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
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
造成“先人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
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
大、傲气。
人际交往心理
一、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
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
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人,由于
怯懦,在人际交往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
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
不愿成为好朋友。
三、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
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
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
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
对自己产生反感。
五、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
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
这种人际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六、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
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
贪图财利,沾光别人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七、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
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人格”,致使别
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八、干涉心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
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
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
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
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
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一、认知偏差的影响
按认知心理学的观战所为认知即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会产生
对自我、对他人及对种种意义关系的认知。在人际接触中,如果没有
正确的认知偏差,那么就会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认知偏差主要
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对自我认知的两种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孤芳自赏:一是自
我评价过低。自轻自贱。对自我的这两种不正确认识都会影响人际交
往。一般的说,人们大都不满足自己的财富,却很容易欣赏自己的聪
明。孤芳自赏者正是过高评价自己,过分相信自己的聪明从而导致恃
才傲物。对不如己者不屑一顾,恶语相向,以已之长量人之短,以已
之聪明衬人之笨拙。或者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和喜好漠然置之。不屑与
之交流。如此待人,谁会与你交往?人们只会避而远之。你虽处人群
却倍感孤单。高估自己会影响交际,自我贬低亦如此。看不到自我的
价值,自轻自残,与人交往畏畏葸葸,认为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
没有主见,看别人眼色行事,见到上级点头哈腰,与同事交往,怕别
人笑话,碰着邻里总赔着小心,与朋友相聚,总觉得自己低人一截。
这其实是自卑心理作祟,自卑则无自信,无自信则轻视自己,轻视自
己则行为畏畏缩缩。神情暗淡,一脸小心,言词唯唯诺诺。这类自轻
自残者,其实想以自己的行为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可事与愿违。人们
却认为你太贱而不愿与你交往。
对他人的认知偏差一是以貌取人,二是以成见待人,三是从众,
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这几种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
有不同表现。以貌取人常表现为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首次见
面所形成的印象即为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主要是来自对方表情、姿态、
身材、以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它在对人认识中有决定性作
用。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对初次印象更容易重视,对后来获得
的信息往往不大注意或易忽视。第一印象好对以后的.信息就会起到掩
饰作用,产生正向优先效应,认为此人样样好,于是喜欢、信任他并
与之接近;反之,不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认知中就会更多地注意其
缺点,甚至把优点也当作缺点,产生负向优先效应,对他人则样样看
不顾限,于是排斥、疏远、嫌弃他。这种只看表面不着实质的认知倾
向容易造成对人认识的失误,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在生活中常有"久闻
其名,未见其人"的事,也是一种对人认知的偏差,可称之为以信息取
人。在很多时候,交往对方在未开始交往时,双方或其中一方对另一
方已掌握了某些信息,从而对对方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也会造
成认知上的偏差。
以成见待人在交往中常表现为晕轮效应和定势效应。晕轮效应是
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各方面去的印象。"情人
眼里出西施"即是典型。交际中,人们在认识人时,由于对方的某一特
征或某一行为使自己产生了突出印象,由此掩盖了对此人其他特征和
行为的认识,于是得出整体只具有这些特点的错误判断。见木不见林、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造成对人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交往。定势效
应是指用一种固定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如在一些年轻人看来,
老年人固执保守,思想概化,旧框框多,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当他
们遇到某个老年人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归入此类;而老年人则
认为青年人单纯、幼稚,缺乏经验,办事欠稳妥,当他们遇到某个青
年人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划入此类。这种定势效应若与认知对象
的本质特征一致,可简化。缩短认知过程与时间,但往往也会导致认
知者形成某种成见,陷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小圈子,妨碍交往
的正常进行。从众则是根据多数人的看法来确立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
一种现象。这种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看人看事随大流,没有自己
的观点,不管别人的看法正确与否,一味随声附和。这样认识人,结
果导致认识失真,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人际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还要正确认识他人,知己知彼才能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双方交往的目的、内容、方法也要正确认
识,否则交往最终也会中止。例如交往动机不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
目的,一旦目的达到,交往活动也随之而结束。
二、情绪失控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情绪,人们常称之为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在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
情绪隐藏在交际过程中,是一种心灵的无声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
好的情绪状态,则直接会影响文际质量。例如:在取得某些成绩或被
人羡慕的情况下,沾沾自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每遇他人唯恐别人
不知,言语中洋洋自得,表情眉飞色舞,甚至教导别人该如何如何等,
往往导致别人的反感而不愿与之交往。与人交往,得意忘形不受欢迎,
因为没有人愿与高傲狂妄的人合作共事。同样,失意忘形留给别人的
印象也并不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不幸,一个人
若愁肠满腹,化形于色,那么人们会认为你过于脆弱,缺乏自制,只
会给予怜悯或同情,而不会把你作为知交为你分担不幸。若遇不公正
对待怒形于色,迁怒于人,人们只会认为你浅薄,缺乏内涵,那么你
连怜悯或同情也得不到,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蔑,又何谈与人交往?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4:2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1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