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瓩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2-11-14 03:55:16 阅读: 评论:0

初中英语教材百度网盘-盘缠的拼音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早的作文)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性质相近、作用相关的两个问题。

标准化

主要解决现代汉字在定量、定型、定音以及定序这几个方面所涉及

的各项国家标准。

规范化

主要解决如何使汉字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包括解决笔画简化、

字型整理和字数精简这三个问题。

一、汉字的标准化

文字作为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必须实现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主要

内容是“四定”,就是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一)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字量,包括各种专门用字的字量,实现汉

字字数有定量。

汉字自古至今的总字数多达数万。

《康熙字典》收字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收字54000多字,

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6000多字。

在这86000多字中,大部分是文言古语用字,只有一万多个是现代

汉字。在这一万多个现代汉字中,使用的频率并不相等,有的高有的低。

1.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

了收有3500个字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还

区分为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

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社公布了收有

7000个字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这两份表分别规定了常用字和通用字的数量。

常用字:

是教学用字,包括小学、初中等几个级别的教学用字。(根据汉字

字频和覆盖率的关系,我们知道:2400个常用字覆盖率99%,可以

作为小学的识字量;3800个常用字覆盖率是99.9%,可以作为初中

的识字量。)

选定常用字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频率高的

第二,学科分布广的

第三,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强的

第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通用字:

是印刷出版用字,

是记录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从全部现代汉字中除去罕用字,

得到的就是通用字。

选定通用字对于印刷出版、辞书编纂、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

都有重要的作用。

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字6763个,这个字

量是计算机内汉字字库收字量的国家标准。

3.目前还要制订人名各种专用字表,如人名用字表、地名用字表、

译音用字表以及其他各类专用字表。

(二)定型

定型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形体。过去的简化汉字、整理异

体、统一字形等工作,为汉字的定形打下了基础。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现代印刷通用汉字提供了字形标准。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结

构、笔画数和笔画顺序,促进了字形标准化。今后的定形工作要进一步

解决遗留下来的字形歧异问题,必须做到一个汉字只能有一种确定的形

体,不能有多种形体。

(三)定音

定音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普通话确定以北京语音为

标准音,但北京语音中存在一字异读的现象。

例如“危险”的“危”字就有wēi和wéi两种读音,“跃

进”的“跃”字就有yuè和yào两种读音。这种现象不

利于交际,应当选定一种读法作为标准音,不应多种读法并存。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委员会对异读词的读音曾进行过多次审订,1963

年出版了《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1982年开始又对《初稿》

进行多次修订。1985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对修订稿进

行审核后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并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

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

音表为准。这样,汉字的读音标准就更加明确了。

(四)定序

定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查字法。目前,

常用的查字法有音序法、部首法、笔画法、笔形法、号码法5种。各种

查字法虽然不可能归并成一种,但同一种查字法有几种序列标准的,应

当加以统一。首先是部首法要标准化。部首的数量、字的归部原则,要

逐步一致,含有几个部首的字取部要规律化。字典、词典的编纂,目录、

索引、档案、资料的编排,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排序标准。字有定序才便

于查检。

二、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

字形方面、字音方面、字序方面

字形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写规范字

现代汉字规范化包括以下两部分:

1.经过整理简化的字

a.是指经有关部门研究整理由政府有关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

的字。

b.这部分字在规范汉字中只占少数

c.多数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

化的传承字。

2.未整理简化的字

字形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是:

1.正确书写和使用简化字

a.不滥用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如:

丰、兴)

b.不用1986年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放案(草案)》中的简体

字和自造的简体字(如:歺、)

2.正确书写和使用正体字

不滥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淘汰的异体字(如:邨、筍),

但后来恢复使用的28个异体字除外。

3.正确书写和使用新字形

不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已淘汰的旧字形(如:直、令)

4.正确书写和使用地名用字

不用经过更改后以淘汰的地名生僻字(如:盩、厔)

5.正确书写和使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不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中已淘汰的译名用字(如:

瓩、嗧)

6.正确书写和使用传承字

包括笔画、笔形、部件等,不写错别字。

三、笔画简化

简化字=简体字

是特指有国家明文规定取代繁体字而推广使用的简化字。

(一)《简化字总表》共分三个表:

第一表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

这些字的繁体一般都不用作别的字的偏旁。个别能作别的字的偏旁,

也不依简化字简化。

如:“習”简化作“习”,但“褶”不简化作“”

第二表所收的是:

1.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

2.14个简化偏旁

第一项所列繁体字,无论单独用或者作别的字的偏旁用,同样简化。

如:华[華]哗[哗]、桦[桦]、晔[晔]、烨[烨]

第二项的简化偏旁,不论在一个字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使用,其中

“讠”、“饣”、“纟”、“钅”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这些简化偏旁一般都

不能单独使用。

第三表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

汉字总数很多,这个表不必尽列。

如:有“车”旁的字,如果尽量地列,就可以列出一两百个,其中

有许多是很生僻的字,不大用得到。现在为了适应一般的需要,第三表

所列的简化字的范围,基本上以《新华字典》(1962年第三版,只收汉字

八千个左右)为标准。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

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此外,在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

字整理表》中,有些被淘汰的异体字和被选用的正体字繁简不同,一般

人习惯把这些笔画少的正体字看作简化字。为了便于检查,《简化字总表》

表把这些字(共39个)列为一表,作为附录。

呆[獃

騃]

布[佈]

痴[癡]

床[牀]

唇[脣]

雇[僱]

挂[掛]

哄[閧

鬨]

迹[跡

蹟]

秸[稭]

[傑]N1

巨[鉅]

昆[崑

崐]

捆[綑]

泪[淚]

厘[釐]

麻[蔴]

脉[脈]

猫[貓]

栖[棲]

厘[釐]

麻[蔴]

脉[脈]

猫[貓]

栖[棲]

凶[兇]

绣[繡]

锈[鏽]

岩[巖]

异[異]

涌[湧]

岳[嶽]

韵[韻]

灾[災]

札[剳

劄]

扎[紥

紮]

占[佔]

周[週]

注[註]

一部分简化字,有特殊情形,需要加适当的注解。

如“干”是“乾”(gān)的简化字,

但是“乾坤”的“乾”(qián)并不简化;

“吁”是“籲”(yù)的简化字

但是“长吁短叹”的“吁”仍旧读,xū;

这种一字两读的情形,在汉字里本来常有,

如果不注出来,就容易引起误会。

又如以“余”代“餘”,以“复”代“覆”,虽然群众已经习惯了,

而在某些情况下却不适宜,需要区别。又如“么”和“幺”有什么不同,

“马”字究竟几笔,等等。诸如此类可能发生疑难的地方,都在页末加

了脚注。

2.“二简”字

a.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7年)中所收简化字,共

853个。

b.由于“二简”中有些简化字不够成熟,也有的简化得不很合理,试

用步骤有过于急促,因此,不到一年就停止试用。

(二)汉字简化方法

从形体结构上比较繁体字和简体字,可以发现主要采用3种简化方

法:

第一,局部删除

(1)删除大半。

如:术—术丰—丰医—医灭—灭

(2)删除小半。

如:妇—妇孙—孙雾—雾随—随

(3)删除一半。

如:隶—隶号—号么—么竞—竞

4)删除中间,保留轮廓。

如:广—广夺—夺疟—疟齿—齿

(5)删除后还有小的变形。

如:稳—稳县—县伞—伞凿—凿

第二,偏旁更换:

(1)便于识读。如:症—症舰—舰痈—痈

忆—忆酝—酝桩—桩态—态邮—邮

(2)便于称说。如:庆—庆联—联

边—边属—属

(3)更换成记号书写。如:树—树戏—戏

欢—欢仅—仅双—双对—对凤—凤

第三,整字替换:简化字和繁体字的结构模式完全不同。

如:衅—衅听—听灶—灶卫—卫

第一、二类新旧子的形体有一定联系,区别在于:

a.第一类是新字包孕在旧字里面,是从旧字中脱胎而出。

b.第二类是新旧参半(保留一半更想一半)

c.第三类新字形体跟旧字形体完全没有关系。

从其他角度来分析简化方法,有三种:

第一,起用古字。即重新起用笔画相对比较的古字,舍弃后来通用

的繁体字。

如:从—从礼—礼众—众

第二,草书楷化。即把繁体字的草书写法加以楷化,成为简体字。

如:長—长為—为衛—卫專—专

書—书時—时東—东

第三,同音替代。即用笔画简单的同音、近音字代替繁体字。

如:松—松郁—郁

四、字形整理

对旧字进行整理主要考虑从简从俗,让印刷体尽量手写体一致,笔

画和笔势尽量便于横写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部件调整

(1)合并部件(2)更换部件

2.笔画的调整

(1)笔画直化;(2)笔画省减;(3)笔画连接;(4)笔画延伸;(5)改变

笔形。

3.笔画、笔势和结构尽量便于横写

(1)将部分撇笔改为横笔。

(2)改变笔势方向。

(3)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变半包围结构为非包围结构。

4.印刷体力求与手写体一致

同一个宋体和手写体笔画结构不一致时,宋体尽可能接近手写体。

五、精简字数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精简汉字字数:

(1)淘汰异体字

汉字存在不少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异体字。

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

异体字整理表》,对810组异体字进行整理,淘汰了其中重复多余的异体

字1053个。后来恢复了其中的一部分,最终淘汰异体字数为1027个。

例如:

烟[煙菸]炮[砲礮]

(2)更改地名生僻字

中国地名中有些生僻字除去记录地名外没有其他用处。从1956年

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用同音的常用字代替了35个县级以上地名

中的生僻字,共精简了15个地名字。例如:

陕西省的“盩厔县”改为“周至县”

青海省的“亹源县”改为“门源县”

新疆的“和阗县”改为“和田县”

江西省的“雩都县”改为“于都县”

四川省的“越嶲县”改为“越西县”

(3)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中国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中,过去有不少特造的计量字。它们口头上

说时是双音节,书面上却只写作一个字形。

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了《部

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该表通过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精简了

20个字。如:“呎”、“吋”、“瓩”、“呏”和“竔”都被淘汰。

通过以上三条途径精简的汉字总数达1,189个。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3:5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一什么百什么
下一篇:干橹
标签:瓩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