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荔枝蜜》作者杨朔。
现、当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有长篇《三千里江山》、《洗兵马》。在散文创作上因力主“以诗为文”(“当
诗一样写”)而影响一时。
有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
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皆为他这
种“诗意散文的代表作。
《土地》作者秦牧。
原名林派光。作品有《星下集》、《花城》、《艺海拾贝》、《潮汐和船》等。秦牧的《土地》以及
《社稷坛抒情》、《潮汐和船》等,被誉为“小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艺术特色:秦牧散文其构思,喜用“滚雪球”的写法:环绕中心,展开联想,将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的
有关事料,通过这种“联想”的滚动,筛选、组织起来,很好地完成表现主旨的任务。2他这种“滚雪球”的写
法带来了文章知识性、趣味性浓烈的特点。3小百科式散文。4谈天说地,寓教于乐。5“自我替代”模式:
以“知识”替代了“自我”。主体“自我”的缺失,抒情性不足,是他散文无可避讳的缺陷。
《日出》作者刘白。
现当代著名作家,在小说、散文两方面均有建树。50年代中期由战地通讯走向抒情散文。作品:《红
玛瑙》及《红色的十月》、《芳草集》、《海天集》、《秋阳集》等。《刘白羽文集》(10卷本)是其创
作较为全备的文本;而《日出》、《长江三日》等,则是其散文的代表作。
艺术特点:刘白羽在散文“取材”上,最喜欢写雄浑、壮美的事物。文章善于“蓄势”。语言雄浑、粗犷,
善铺排,有气势。刘白羽是当代散文界“豪放派”的一个代表。
诵咏“激流勇进之美”也正是他全部散文的总主题。
略论《日出》一文所体现出的刘白羽散文的个性风格。
在选材上喜欢描写壮美、雄浑的事物,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时代壮美。例如本篇是写空中日出,
写出它无限壮美,刘白羽的散文在结构上善于叙事,如本篇先写名家笔下的日出,描写引人向往,又写二
次看日出而未成,最后写偶然间空中看日出,作家的感情得到喷涌。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雄浑、粗犷,善铺排,有气势。如本篇写日出的一段方案,大笔挥洒,浓墨重彩,
在思想上歌颂激流勇进之美,是它的总主题。本篇写的晶磅礴的日出,赞美的象初升太阳一样的祖国。
《记一辆纺车》作者吴伯箫。
原名吴熙成,当代教育家、散文家。作品有《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歌声》。
《记一辆纺车》通过记“纺车”写“丰衣”。
以《记一辆纺车》为例,谈吴伯萧“以赋为文”的艺术特色。
散文特点:以赋为文,采用“轮辐向心”的写法,抱定中心(即应该文章主题,为全文“轴心”),方方
面面,一一写来,直至将文章写“全”、“严”写“圆”,真是面面俱到,点水不漏。吴伯箫这种“以赋为文”的写
法,把传统的“状物”散文(纺车是“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恐怕就是吴伯箫对当代散文的有益贡献;
2直陈其事,当然这里现也有“比”,也有典故的征引,如引曹植诗“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形象而恰切;
语言朴实、厚重、平中见奇。
《三五年是多久》作者曹靖华。
当代著名翻译家、散文家。作品有《忆当年,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三五年是多久》等。他在探
索散文创作的“音乐化”上做出了执着的努力。
以《三五年是多久》为例,谈谈曹靖华在“音乐化”上的探索成就。
《三五年是多久》在整体的构思、布局上,采用了音乐(包括诗歌)中常用的“复沓”手法,即往复回
环,在重迭、反复中以求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如本文除“开端”外,主体内容实际共分四部分,即三年、
五年、八年、十五年,各部分文字大体相同,语调字短情长,抒情氛浓烈,读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
形成了一种内在“旋律”令人读后回肠荡气,一唱三叹。《谈生命》作者冰心。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散文选》、《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橘灯》。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生命暮年所写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
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炼、老到。像一篇美仑美奂的“散文诗”。全文为“一片
作”,一气呵成。文章最后一部分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
验”,十分警醒、动人。
主旨: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需要受快东,要不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
品味《谈生命》一文、试浅论它在思想艺术上的特色。
文章坦诚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作者在生命的黄昏时刻留给我们一篇美丽的富于哲理性的箴言
感谢生活,要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
艺术上是一篇一气呵成的“一片作”以两个明喻,一个暗喻,使文章层次分明,既“寓意于像”又“直抒胸
臆”。文字精美而老到。
《怀念萧珊》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是作者第一部篇《灭亡》问世时所取之笔名。《怀念萧珊》一文即选自《随想录》。这是一篇悼
亡之作,写得“悲”、“愤”交织,正气凛然。此文写“情”即是写“史”,其意义悠远而廓大。
思考题:《怀念萧珊》思想和艺术的特色是什么?
这是一篇悼人之作,写得悲愤交加,正气凛然。但祭奠亡妻,诉说衷情又不仅是针对萧姗个人,本文
写情即是写历史,祭奠个人即是祭奠历史。感情奔涌,真情流淌,情到文至,势不可破。文章是用血和泪
哭成的至情至性之文。
3.文章不以华美雕琢,一片纯情,富于自然本色的倾诉,更能动人心弦。3.文章有“悒郁的哭诉的调
子”和文章的内容很好结合,真情流露自然本公,至情至信,突出了一个真字。
《亡人逸事》作者:孙梨。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孙梨年事已高,进入了他散文创作的“喷发期”。《晚
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期》、《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
《如云集》等先后问世,奠定了他当代散文大家的坚实地位,有《孙梨散文》行世。
孙梨这篇《亡人逸事》是《芸斋小说》里的一篇,它实为“记事”。是一篇悼亡,怀人之作。
思考题:以《亡人逸事》为例,证明孙梨散文“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的艺术特色。
本文写作者亡妻,不编故事,不选情节,只是拣了几个琐碎的小事记载,但却把一个端庄、贤慧辛劳,
柔韧的“贤内助”形象点染得栩栩如生、可亲可爱。让人感受到她作为贤内助的突出特点。其精神真中显美。
此外,本文描绘精当、结构自然流畅,给人突出的印象仍是作品中的真。
《五味》作者汪曾祺。
《五味》是一篇写“食文化”的“随笔”散文。这篇《五味》其实也是在写各地民俗(饮食习惯)。通过
对五味的不同爱好,生动表明了中国各地“口味之杂”,而了解到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是颇有意义的。
思考题:汪曾祺的《五味》表出了怎样的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虽为随笔,讲饮食文化中的酸适适甜苦辣、咸、臭。但写得有条不紊、顺序井然,形散神聚。
虽写饮食文化却不吊书袋。又句句有所本,句句无虚言,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重视写“我”。风格上举重
若轻,谈笔风生,功力深厚,语言简朴老到。
《幽径悲剧》作者季羡林,山东临清人。作品:散文、随笔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牛棚杂
记》
《幽径悲剧》是一篇涉笔“人与环境”问题的优秀散文。
思考:读《幽径悲剧》这篇散文在“主题意蕴”上的创新。
作者通过一棵古藤在劫后存活,却在劫难后被连根拨起砍掉的悲剧。写出了人对自然的残酷戕害,作
者处处突出古藤萝的神奇,神奇就在于幽静中竟有一棵古藤,而它又度过劫难。然而却在度过劫难后的今
天被砍了。人们忘记了它曾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以荫护,给人以愉悦,这不仅是愚氓失去理性,而且是
整个人类共同的耻辱。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重大主题。这在“主题意蕴上”是个重大创
新。
作者面对人对自然的戕害,并不斥责别人,而是表示要永远背起赎罪的十字架,其心之诚,真情之真,
让人感动。这也是主题意蕴上发挥的超人之处。
《黄山记》作者徐迟,原名徐商寿,曾用笔名龙八、唐琅、史纲等,浙江吴兴人。
作品有散文集《徐迟散文选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愉快和不愉快的散文集》及《哥德
巴赫猜想》。
《黄山记》实在是一篇出奇制胜,不可多得的“游记”佳作。
略论《黄山记》一文在构思表现上的艺术特色。
全文构思和表达上都以出奇制胜为主要特色。但并不按游记通常写法沿游踪一一写来,而是在开篇即
以造物对黄山的精心布局,设景志笔,文章大气。
首先写出了黄山的奇特,而后又以古人游记的文献为依据写出了黄山的奇险,最后以自己的亲临之感
真切诱人地写出了黄山的奇美,文章处处写奇,笔笔涉奇,其构思超过一般游记文章。
作者以奔放优美的文字,错落有秩的叙述,笔随心转、舒卷自如,显示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过人的创
作能力。
《守望峡谷》作者周涛。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守望峡谷》并不故事。
试论述《守望峡谷》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者以我的思考为描述重心,写出了极端险恶的态势和美丽资质之间的巨大反差并由此探究人的命运。
从而得出改变命运的艰难与无奈,由我出情,观感具有新意,深入人性深层思考人的命运,使文章有了哲
理性,而由我的出情见感悟具有新意,这是艺术上的突出特征。
《守望峡谷》的艺术魅力:文章首先写了努江壮阔的景致,奇比不凡的气势,磅礴而优美,然后写人
的艰难生存,环境中的美人“突出了造化钟神秀感慨,而结尾却绵思深远,引人回味,壮阔美丽的描绘赋
予了哲理性意味。命运之迷的探索、深蕴的个人情感,两者融汇一。
《秦腔》作者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著名散文家。
《秦腔》一文是作者早期“空灵散文”之后“风情散文”的代表之作。
以《秦腔》为例,略论贾平凹“风情散文”的艺术特点。
“风情散文”特点:以居高临下俯瞰般的“宏观”视角表现“三秦”山川精魂“秦腔”。比如对秦腔产生历史风
物渊源,其演出形式及在民众中的影响都作出生动而全面的描绘,使读者较为清楚了解秦腔。
2作品有“特写”镜头般的具象描绘,如村中大戏开演前的描写,传达出风情万种的神韵。
3文章雄浑大气,不是一般的状物散文,比如对演员表演、观众看戏的描写。
4语言上拙朴而富有韵味,与其描写的内容相匹配。
2对贾平凹散文“语言特色”的个人看法。
语言拙朴而富有韵味,但人读起来有眼用心,深入人心。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1979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蜚声文坛。
《我与地坛》开散文写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的先河,不愧是“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面旗帜。
主旨:文章以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我”与“它”(地坛公园)长久的相守、对峙,心有灵犀地有完成
了某种心灵的感应。探询了生存、工作与死亡的各自意味,进而感悟了宇宙的浩淼、生生不已;生命的坚
韧连续直到永恒作者把他十几年来对人生的痛彻思考和深切体验,都坦诚、无遗地诉说给了读者,反映了
他博大、开阔的情怀和胸襟。
艺术特点:一股浓郁的母子之情流贯全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调平缓,叙述不温不火,节奏不紧不慢,
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使读者在阅读中也可慢慢体会和感受。
试论述《我与地坛》的独特“生命体验”。
文中反映出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反映了作
者在战胜劫难后的初步彻悟;命运的差别是上帝赐予,其中无好亦无坏,这是作者深一步的彻悟。说明他
已战胜劫难投给他的阴影;宇宙是生生不已,生命是坚韧连续直到永恒的,反映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胸襟。
《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作者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
主旨:它在讴歌生命的生生不已,赞美蓬蓬勃勃的生命力。
《紫藤萝瀑布》一文所蕴涵的生命意识。
答:文章通过去对盛开的紫藤萝的描写,以写景状物的笔法,抒情呕歌了生命的生生不已。赞美蓬蓬
勃勃的生命力。同时,以富于哲理性的思考认为人虽有种种不幸,但生命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从而在思想
上发生彻悟,感情上得到超脱,并以此激励自己,以更乐观更奋发的精神去对待生活。文中作者感情的倾
泻是热烈的,奔涌的,而思想的表达是含蓄有节制的。《女孩子的花》作者唐敏。
这是“生命体验散文”作者唐敏,原名齐红。作品有散文集《女孩子的花》、《纯静的落叶》等。
主旨:这是篇积淀有作者独特感受的生命体验散文。文章从有关“凌波仙子”的传说中牵引出“我”有关
种种女孩的情思遐想。人性深层的奥谷一经打开,它竟是那么多姿多彩,撼人心魂。
试述《女孩子的花》的思想艺术特色。
本文以水仙花为引,引出作者关于女孩子的种种情思遐想,表现了对女性的镂骨铭心的怜爱,对女孩
子种种不幸的忧戚,展示了人性深层次的多姿多彩,撼人心魂又富有个性。
艺术特色:文章处处流淌着感情的潮水,但又深刻打上主观的烙印;思想和艺术的完成结合,语言上
含蓄优美,委婉动人。
对《女孩子的花》主题意蕴的理解。
作者认为,女孩子是为接受爱、承受爱而生的。她们心高气盛而又面临种种不测的命运。因而对女孩
子的真爱就是不做任何伤害女孩子的事情,其中包括尊重代替爱表现了作者对女孩子的爱怜忧戚,痛切。
《总是难忘》作者苏叶。这是一篇“情灵散文”。
苏叶,当代著名散文家,编剧。著有《难忘》、《苏叶散文自选集》。
《总是难忘》是一篇“忆旧”之作。
主题:作者就对逝去不久的中学时代的难忘生活做了有点有面、有枝有叶、有声有色、有喜有泪的生
动回忆。表现了“人”对难忘往事的时时返顾。
艺术特点:回忆中的“人”和“事”无不打上“我”的烙印,坚持“我”的主体地位。2在散文写人的个性上,
在散文“情感”层面提升到“性灵”散文的层次,是有进展的。
思考:试论《总是难忘》作为“性灵散文”在散文表现层次上突破创新意义。
虽是忆旧散文,却有点有面,有枝有叶,有声有色,有喜有泪地回忆我在四中女生班的生活,但人与
事的描绘都深深地打上了“我”的烙印。坚持了“我”的主体地位。
“我”在文章中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复杂的多层次,而所述之情就是复杂的,有喜有泪的。多层次、
多角度的表现“人”。
文章由情感层面展开到性灵层面,写人写事着重表现人的性格特点,这些都是当今散文的突破和创新。
《从羞女山》叶梦。
《从羞女山》一文看叶梦散文“自我”意识,“女性意识“的强化。
文章虽说是传名已久的羞女山,但不同于以有的传统和评价,而是摒弃旧有,另构新思:羞女山创造
了大地和人类自然的女娲这说法是独特而又贴近山的实际。为摒弃旧说,抒写自己的真实感觉,体现出作
者自我意识的强烈。
文章对着羞女山的旧传说绝不苟同,对道学家的种种议论不屑一顾,相反热情地赞美了羞女坦荡、豪
放。并说她就是开天辟地的女娲,作者激情赞美女性,张扬女性意识,并借以抒发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借外手抒己情,魅力也就产生于此。
《牡丹的拒绝》作者张杭杭。
从《牡丹的拒绝》一文谈散文的“喻理”、“寓意”。
文章以洛阳牡丹拒绝开放为描述的重点,赞美了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味之美。文章似一篇
喻理寓言,以牡丹的拒绝说明人的高贵不在于富丽而在于品位。
《白莲洞》作者余秋雨。文化随笔散文。
以《白莲洞》为例,谈谈余秋雨“文化随笔”的特点。
1余的文化随笔以历史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如作者对白莲洞的遐想2关注隐蔽状态的文化,
例如白莲洞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情。3具有诚实的理性思考。比如本文对自然界人类生活中黑洞的思考。4
关注群体人格,比如对大家人的议论。
《下雨天,真好》作者琦君。
为什么作者说《下雨天,真好》?
因为下雨天总能把“我”带到另一处所,远离纷扰的世界,在宁静中回忆自己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体
味到人间真情的融恰,可以过得悠哉自在有情趣。
下雨天也使“我”在蓦然回首感到人事的变迁和远离家乡的怅然。
以《下雨天,真好》为例,分析其散文创作的特点。
以真善美的角度写童年时光,比如对父亲、母亲、阿荣伯的描写都写得亲切美好。体现了人之间的善
和一种怅然的美。
叙述平谈朴实、明朗率真,富有深情,流溢着淡淡的诗韵。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如文
中对港诗的引用,风趣的语言的插入等。
《脚印》作者王鼎钧。
试析《脚印》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视角独特(从解构关于脚印的传说入手)然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虚实相间的手法来表达说明自
己的乡愁;撷用乡间故事将人的一生比喻为从高楼跌下;选用传说故事并加经解构、拓展、点化。融入作
者感悟使作品顿生新意。2.激动是因为它引人遐想,回顾人生,重新体味人生的种种滋味,怀疑是因为
它不能做到却有如此传说,引人思考,引人动情。
《听听那冷雨》作者余光中。
思考:以本文为例,谈谈你对余光中的散文是“谬期延长”的理解。
余光中的散文充满诗意,具体体现在以雨入诗,以雨入文,将雨意、雨景写得出神入化;文章中大量
使用双声语言,叠声叠韵,使文章更有诗的韵味;调动多种感觉,如听觉、视觉、嗅觉等对雨进行描绘,
化抽象为具象,形象生动。无论是从意境、情感、语言本文都带有浓郁的诗意,说他的散文是“谬斯的延长”
是确切的评价。
试分析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首先富有诗质,如双声叠韵,叠字叠韵等。2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常有流动的韵语的段
落。
《水问》作者简贞
试述《水问》的艺术特色。
文章以对一个凄婉传说的诠释,抒写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的感悟,告诉人们对爱要认真。爱充满了信念
和誓约。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命运,即使为情而死,柔情仍然不死。2通篇采用第二人称,如象跳水女子做
倾心谈,亲切柔婉。3结构散而有序。比如开始有对跳水女子的愤愤不平,然后发出疑问。然后再予以诠
释,最后讲信约、痴情,叮咛赞美……
语言特点:文词典丽繁复,句法流动而鲜活,排比句,设问句大量使用造成一种文势。
高考真卷•语文
9
201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殷(yān)红的鲜血滴落在泥土上。
B.她梦想到盛(shèng)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
C.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nián)在铜胎表面上。
D.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sì)的。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得知我还必需回渡假村,她楞住了。
B.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俱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C.归来时带着几份鹊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D.丈夫从实验室回来时,孩子们已经做完功课睡觉了。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世(累:连续)勤能补拙(拙:笨)
B.睿智(睿:锋利)越俎代庖(庖:厨房)
C.绵亘(亘:延续不断)扪心自问(扪:摸)
D.自诩(诩:夸耀)自惭形秽(秽:丑陋)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贵族老爸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杳无音信。
B.过去有些园名,可以望文生义,如梅园,它的特色是梅。
C.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
D.赚钱是每一个生意人众望所归的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但它能和平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B.好的立意,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提炼、体验、思考和观察。
C.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D.人物的塑造,要经过摊牌打磨的过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形象。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
②我察觉到,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新的东西,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③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④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的、令人难受的,要死时的
绿光。
⑤但是,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A.④⑤①②③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⑤④②D.①④②⑤③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是对荷花君子品格的赞美。
B.朋友告诉他,下一个节目是配乐诗朗诵“相信未来”。
高考真卷•语文
10
C.我要提醒两点。第一、遵守纪律;第二、注意安全。
D.胡班长:“能坚持住吗?你?”
8.下列关于中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雅、颂是《诗经》普遍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B.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C.四幕话剧《雷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D.《致橡树》表达了诗人舒婷对母爱的赞美。
9.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B.列夫·托尔斯泰是18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C.《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D.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形象。
10.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孔子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柳宗元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村。——林则徐
11.在火车上,如果甲误坐了乙的座位,下列乙对甲的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A.你怎么坐我的位子?
B.起来,这座位是我的。
C.,你坐错位子了。
D.对不起,你看看我的票,是不是这个座位?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材料1
①“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遭遇了原子弹袭击。核爆之后,生命绝迹。然而,几棵银杏树
却在核瀑区域存活了下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还有一些树种也能够抵挡原子弹的巨大杀伤
力。这些树木到底有什么法宝呢?
②原子弹具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四种威力巨大的杀伤手段,前
三种是主要的。面对这三大威胁,树木确实有些“独门功夫”。
③原子弹爆炸会产生摧毁力巨大的冲击波。对树木而言,自然界中风灾的威胁与冲击波有
几分相似。与可以选择躲避的人类和动物不同,没有移动能力的树木只能正面对抗风灾所带来的
冲击,从而赋予自己独特的抗风能力,那就是依靠地下庞大的根系固定躯干。因此,当冲击波撞
来时,减小了被掀翻的概率。此外,树木本身的优良弹性,对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也是对抗
冲击波的重要助力。
④与冲击波相比,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要致使得多。由核爆产生的超强辐射光,可以将
中心周围数公里内的可燃物迅速点燃,剧烈的燃烧甚至能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而树木的燃点
通常只有250℃左右,因此很容易被点燃烧毁。燃烧所造成的破坏还会波及树木的地下部分——
在原子弹爆炸中心周围约7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没能发现任何树木重生的奇迹。那些在光辐射下
存活的树木,除了距离中心相对远一些外,更多是依赖于某种程度的幸运。残垣断壁对强光的遮
挡、特殊地理环境对燃烧的隔断,都能为树木从光辐射中“逃生”增加一丝侥幸。
⑤与冲击波和光辐射相比,在空间上几乎没有杀伤死角的早期核辐射,反而是树木最不畏
惧的威胁。早期核辐射在原子弹爆炸的最初几十秒内产生,会大量杀死人体细胞。相比之下,植
物对核辐射的耐受能力就要强不少,□□不仅植物体有再生能力,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也非常强。
通过快速的细胞分裂,被杀死的植物细胞可以迅速得到补充。在正常环境中,这种快速补充也是
高考真卷•语文
11
植物生存所必需的。例如,植物柔软的须根需要在泥土中生长,新细胞生长的速度必须超过被泥
土磨损的速度,才能使根系得以伸展,植物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水、营养物质以及牢牢的固定。
人类对于这种能力早就有所认识,那脍炙人口的诗句“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的就是植物的再
生现象。
⑥除了复制得快,植物细胞还有另外一个“绝活”——每一个细胞都携带了植物的全套遗
传信息。完整的信息使得植物细胞除了能复制自己以外,还有能力制造出其它类型的细胞。所以,
□□某种类型的细胞全部被核辐射杀死,其它细胞也可以填补上损失,而在人体内,只有少数干
细胞才具备这种“全能性”。
⑦由于拥有高超的智慧,人类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定位为这个星的主宰者。相比那些“低
等”的草木,人类在自己制造出来的灾难面前竟是如此脆弱。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应该有所感
悟,对自然多一份尊重,对和平多一份珍惜。
(摘自《新发现》2011年7月号,作者山要,有删改)
12.依次填入⑤⑥段□□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即使B.所以尽管C.因为即使D.因为尽管
13.下列对③段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B.工序C.时间D.空间
14.下列对④段说明中心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核爆光辐射比核炒菜冲击波的摧毁力大。
B.核爆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是致命的。
C.地下的树根会被核爆光辐射造成的剧烈燃烧所摧毁。
D.树木可以从核爆光辐射中“逃生”。
15.下列不属于⑤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下定义B.比较C.举例子D.引用
16.下列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并列B.总—分C.总—分—总D.分—总
17.下列给这篇文章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银杏的生命力B.核爆炸的威力
C.树木的灾难D.坚强的树木
1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银杏具有抵抗核爆冲击波的“独门功夫”。
B.早期核辐射对树木的威胁比核爆冲击波更大。
C.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携带了全套的遗传信息。
D.人类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不如草木的。
材料2
一个人的阅兵式
陈绍龙
①进山时天响睛,到了山里觉得天阴了下来。树高,草深,藤多,我仿佛置身迷宫,分不
清南北。
②那天,我进山去采访“护山老人”。老人是退伍,在山上种树看树,且一待就是二十
年。林场让他退休,他却不愿下山。是什么魔力让他一人守着一座山?
③山脚杨树多,高外是水杉,山顶外多是马尾松。
④看我点烟,同行的向导赶紧让我把烟掐了。山里不能有火,老人能闻到烟味的,要是那
样,老人会把我们轰下山。
⑤真的不知道老人在哪。向导说老人在山上有三个“家”,“家”也只是石头垒的房子,白
高考真卷•语文
12
天老人不会待在“家”里。我担心这次采访会扑空,向导要我们留意周边。老人随时都会出现,
却又有“云深不知处”的神秘。
⑥山路崎岖,荆藤“好客”,每走一步,我们都得十分小心。
⑦果然不顺,我们去老人的两个“家”都扑了空:向导说,我们在山腰处歇一会儿吧。十
多里的山路让我大累,喝点水,我靠着一棵树昏昏欲睡。忽然,一阵清晰的《解放军进行曲》飘
进了我的耳里,以为是梦。
⑧是真的。“快看!快看!”向导眼尖,发现了坡地开阔处的老人。老人离我们并不远,十
多米的样子,只是隔着浓密的树,我一时没有发现。
⑨老人穿的黄军装已经发白。让我□□的是,老人双手紧握一根木棍,随着一旁
地上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正步走!抬头。挺胸。踢腿。前行。天哪,老人一个人跟
着音乐举行“阅兵式”!
⑩我偷偷架起了摄像机,没有惊扰老人。我的“偷拍”很顺利,“一个人的阅兵式”成了最
出彩的镜头。
○11采访结束,我问老人:“你在不停地喊口号,谁听呀?”
○12“解闷。”老人理了理衣角,“一营、二营、三营,都听我的!”老人笑呵呵的,纯真得像
个孩子。风响,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我这才想起路边树上木牌上的“一营、二营”
的字来。原来,他栽的树都是他“营”里的战士,他是“营长”。难怪老人这么□□这片山林。
我心里一震。
○13那天是国庆。
○14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些日,每每看到国庆阅兵的新闻,我便想起护山老人来,想起他一
个人的阅兵式。那个心系祖国的老兵,在今年国庆大阅兵的时候,应该还在随着收音机的音乐正
步走吧?他那“营”里的“战士”也一定个个精神抖擞,更加葱绿吧?
19.依次填入⑨○12段□□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惊讶怀恋B.惊讶依恋C.震惊依恋D.震惊怀恋
20.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格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高,草深,藤多。(夸张)B.我仿佛转向迷宫。(比喻)
C.快看!快看!(反复)D.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拟人)
21.下列关于①③⑥段艺术表现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老人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
B.暗示老人二十年护林工作的精心。
C.为下文写老人“解闷”作铺垫。
D.强调“我”采访老人的艰辛。
22.下列不属于“护山老人”形象特征的一项是()
A.忠于职守B.纯真乐观C.坚强勇猛D.心系祖国
23.下列有关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段中“那天”指的是十年前的国庆节。
B.②段中写“老人是退伍”是为下文写老人“阅兵”埋伏笔。
C.⑨段中“抬头。挺胸。踢腿。前行。”使用四个句号是为突出四个刚劲有力的动作。
D.文章先写采访不遇是为强调老人难以接近。
24.用文中的原句回答②段中的疑问“是什么魔力让他一人守着一座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用“一个人的阅兵式”作题目,有何妙处?(答对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真卷•语文
13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共4小题,计15分)
鸿门宴(节选)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率,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
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笑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
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
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因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羽,言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卮
奉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面待将军。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
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
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26.下列语句中通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搔”)
2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活用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的使动用法)
B.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C.项伯鈢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
28.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A.此天子气也。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毋从俱死也。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2小题,计60分)
30.按照下面要求,拟写一则通知。(10分)
为办好为期两天(2012年10月8日至9日)的英才职业中学第八届学生趣味运动会,该校
学生会定一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16:30-17:30,在新教学楼118教育召开由各班班长
和体育委委员参加的筹备会。请你代英才职业中学学生会拟写一则内容合理、格式规范的通知。
高考真卷•语文
14
31.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鞋,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或名贵,或廉价„„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鞋,只有合脚才能舒
适,才能行走自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喝什么样的饮料,读什么样的书,用什么样的学习
方法,交什么样的朋友,买什么样的房子,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学什么样的专业,从事
什么样的职业„„只有适合自己,生活才会惬意,人生才会幸福。
请以“选好人生路上的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2:0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1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