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驿路梨花》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生于1929年,江西萍乡人。读到初中二年级因家贫辍学,当过报
社校对、记者、编辑。1950年随军进入云南边疆,历任创作员、昆明军区宣传
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在西南边疆四十余年,足迹踏遍云贵高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版小说集《边
寨亲人》《佧瓦部落的火把》,其中《当芦!吹响的时候》被改编成电影《芦!恋
歌》,和另一部电影《边寨烽火》,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957年“反右”运
动中开始罹难长达22年,并坐牢7年,在狱中偷写长篇小说《断肠草》。新时
期复出后出版了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师长在向士兵敬礼》,
中篇小说《爱与恨的边界》《云里雾里》等以及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
甲》等。其中短篇《今夜月色好》获第八届(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数十年来彭荆风笔耕不辍,是一位为西南边疆军民的斗争和建设生活执着而深情
地吟唱的歌者。
(选自《中国文学通史》第11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二、关于《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选自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一。武均州即武钜,当
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西京,即洛阳。据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
武钜派遣乡兵总辖杜隐等,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
陆游闻之激动万分,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在诗中,他热情歌颂了宋军收复西
京的壮举,嘲笑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迷梦一朝破灭。陆游认为这胜利,是宋代
已故诸帝的仁义恩德给人间洒下的雨露,此后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
速颁布,天下从此太平。写到这里,诗人浮想联翩:预知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
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
三、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彭荆风)
多年的写作经验使我觉得,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
作品是否有特色和新意。尤其是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作品,更要把那里特
有的瑰丽色彩描绘出来。这不单纯是从风景、服饰等方面着眼,而要融化到人物
的性格、语言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没有亲身的感受是难
以意会、言传的。
我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以来,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
云南是个风光绮丽的地区,有二十多个兄弟民族,山光水色,风俗人情都极其迷
人。解放初期我曾在澜沧江左岸的卡佤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地区做过较长
时间的民族工作,剿过匪。成为专业作家后,足迹又遍及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两侧
的红河、怒江、大盈江、都柳江一带苗、瑶、侗、苦聪人聚居的山寨。对这些民
族的过去和今天有较深的了解,对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也有较强的感受。创作的生
命系于生活。所以,我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卡佤部落
的火把》,与别人合作的电影剧本《芦笙恋歌》《边寨烽火》,打倒“四人帮”
后出版的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
《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都是以边疆生活为题材的。因为,我
熟悉边疆人民,写起来,就有感情。作家的感情是很重要的,有了深挚的感情,
不仅平常能观察入微,写起来也能爱憎分明,如实地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
象来。
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
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
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
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
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
感染读者。
我对雷锋精神是这样理解的,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道德风尚,以及今天社会中的共产主义教育紧密联系的。雷锋从历史中、
生活中、群众中、党的教育中吸取营养,成为一个崭新的典型形象,这种雷锋精
神又推动了千百万群众向着共产主义的境界迈进。
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他们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
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
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
树下肩并着肩露宿……一想起这些,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我的好朋友们的音容笑
貌,都会在我眼前出现,使我心情激动,难以平息。
“三中全会”以后雷锋精神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的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
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
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
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儿事的先行者。想到这些,一股无形的
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人物、故事熟悉,写起来也快,可说是“一气呵成”,下午三点开始写,七
点钟完成。放了几天,请一位老看了看,又改了一遍,这就是今天的《驿路
梨花》。这篇小说的情节,现在看来大致是五层:
1.“我”和老余见到小屋,不知从何而来?
2.水足饭饱后怀着满意心情猜测;
3.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4.遇见梨花的妹妹;
5.最后点题、点人。
有的说,这篇作品写景、写情、写人都有诗画的意境,而且比较简练。
说老实话,我在描绘高山、梨树林、月夜、茅屋,以及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
等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应该多写哪些,少写哪些,哪些应该着力渲染。因为我熟
悉山区景色、茅屋情况和所写人物的性格,只是修改时,才仔细做了一番斟酌润
饰。但删削、添改不多。这说明,一个作家只有写他熟悉的事,才能写得顺理成
章。
我为什么要以哈尼族小姑娘梨花她们为主来落笔展开故事呢?这是因为她们
小,代表未来。如果写成人,写党支部书记,这在《驿路梨花》的特定环境中,
可能不会有小姑娘们那么活泼感人。而且,作品是要给人影响的,小姑娘们都能
乐于助人,我们成人如果还不如他们,不是更应该感到惭愧吗?
当然,写小孩要像小孩,不能写得比成人还能干,还高明。那不仅难以把小
孩写好,也难以使读者信服。我们只能从小孩的特点出发,写得恰如其分。也就
是说,刻画人物首先要准确。写得准确才会真实、生动。
作品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因此也就常有人问我:“是你的亲身
经历吗?
是真有这么一个故事吗?”
有一篇评论《驿路梨花》的文章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容许猜想,那
么大概是真有其事,但作者把它写成文章时,却有提炼,有夸饰、有点儿虚构。
这就是说,事情的具体发展,不一定是完全这样,只有经过作者的巧加安排,悉
意提炼,才显得如此完整、如此引人入胜。”此话说得很对。有了生活,有了素
材,还需要提炼、剪裁。这种提炼、剪裁,不仅是文学技巧问题,而且取决于作
者对生活的观察力,这种观察不同于一般地看待生活,要有文艺感,要从文学的
角度取材、构思。作品来自生活,生活里的事却并不都能成为作品。有人认为,
生活里有的都可以写,那说明他还不会写作。生活里再真实、再“完整”的故事,
到了作家笔下也必须有所取舍。有了生活,只是写作的准备阶段,能够深刻地理
解生活,典型地表现生活,才算进入了写作之门。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写,提
高自己的艺术功力。多读、多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生活。丰富的生活又可
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写作,这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不是长期在边疆生活,我是难以写出《驿路梨花》的。最近,我和老作
家艾芜做了一次长谈,他举了许多事例鼓励我多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
养,学习前人,用简练的词句生动地描绘山川景色以及精辟地表达人物感情。这
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就是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起了我对过去在哀牢山区梨树林中穿行时的回忆,而写出了那一段梨花盛开时
的树林夜景的。诗人的好诗引起了我对生活意境的回忆,增添了作品的光彩。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
可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正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
的。他们的情操是那么高尚,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我怎能不努力去表现他们呢?
可惜我受“四人帮”迫害多年,《驿路梨花》是我坐了七年监狱后,重新提笔的
第一篇作品,文笔荒疏,难以写得更深刻,更感人,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
指正。
(选自《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1:4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1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