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
《北京的春节》笔记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1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
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
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
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
“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2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
同的地区、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著名语言大师老
舍,用他的大笔、风格、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
俗画卷,让我们无不感受到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让我们
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先从春节我们要吃的“腊八粥”、“腊八蒜”写起,给
文章添加了许多乐趣,把食物描写的非常的到位。还把春节孩子
们要干什么事写了出来。放鞭炮是男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春节前
几天,大人们都很忙,因为店铺很快就关门,所以必须在春节前
把食物准备好,每到除夕的那一天,大家们更忙了,晚上的时
候,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上了对联,家家户户都飘着酒肉菜的诱人
第2页共7页
香味,鞭炮声不断的响起。家家户户的灯到晚上都是亮的,除了
很小的小孩子在睡觉,大家都很愿意等新年的钟声响起,等待凌
晨烟花的升起。家家户户的喜庆,给春节添加了积分绚丽的色
彩,让春节更有气氛。过年了,孩子们肯定都是拜年去了,大人
们给红包,孩子们还玩鞭炮,这样的喜庆一直持续到春节结束。
春节,一个喜庆的节日,给中国添加了许多的色彩,让传统
的中国更红,更绚丽!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3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从中积
累了许多关于旧时春节的知识,同时也对春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
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卖春联
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
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
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
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
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
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
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
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
第3页共7页
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
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
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
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
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
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
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
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
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
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
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
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
彩。
你看,北京的春节虽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那热闹的气氛
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对迎接美好的明天都满怀着希望!新年快
乐!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4
《北京的春节》这是一篇非常平实的文章,记叙了北京过春
节期间的一些日子一些习俗一些事情,反映了作者对于现代生活
的一些看法。
第4页共7页
我想对于文章内容这里没有必要多讲什么,大致就是叙述了
一些节令有什么习俗,吃些什么食物,做些什么活动。
全文当中也没有太大道理的阐述,可是我隐约能够感受到作
者在讲述些什么。我想,作者应该是告诉当代的人们沉浸在繁忙
工作当中,不要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不要一味地只晓得工作,应
该注意下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味下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
我认为作者抒发的这个道理尤其是说给当今在北京这样大城
市当中的人们,不要一步步淡化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的春节原
本年味是那么浓,一年当中如此高兴,而如今变得不怎么热闹
了,恰恰是人的思想观念有些转变了。而这个转变是否真的是我
们要的,还是我们更渴望曾经过春节的那份喜庆呢?作者没有给
出一个肯定回答,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快乐生活,要用心生活,体
验其中的快乐。
这篇《北京的春节》文字,值得当今的人们阅读、思考。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5
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
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
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因为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
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
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
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
第5页共7页
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
辞旧迎新!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
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
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
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又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
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
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
的符号!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6
完《北京的春节》我了解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
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
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
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
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
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
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
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
第6页共7页
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
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
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
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
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
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北京的春节》读书笔记7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学完后,
我的人似乎也被带入了那个喜庆红火、喜迎新春的老北京。
文章的开头,以老北京春节的开始,腊月初旬为时间的起
点,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在腊八这天,北京
人是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腊八粥用各种米、豆、干果熬制
而成。我虽然没吃过腊八粥,却能从文章的词句中感到其用料之
丰盛,营养之丰富,令人浮想联翩,若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添
上一碗,定是喝得心里都暖和起来。腊八蒜用醋泡制,泡好后色
如翡翠,色味双美。用料简单,结果却喜人。泡好后的腊八蒜,
颜色亮丽、清爽,想来就算不吃,光摆在那看着,就能让人胃口
大增。
到了除夕,家家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从字里
行间,我似乎能看到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
第7页共7页
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家都对除夕夜相当重视,除了对睡眠需求很
高的小孩,其余的人通通守着夜,不眠不休。
要说整篇文章最让我感到有画面感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描写
元宵的那一段了。在那一天,北京整条大街到处张灯结彩,隆重
的像在办喜事。其实过春节又何尝不是一种喜事呢?有名的老铺
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当各型各色的灯挂在街边,点亮时,透
过五彩斑斓的灯罩,看火光闪闪烁烁,一定十分有趣吧?当所有
的灯连成一片时,映在夜空中,会不会是一片璀璨的星河呢?人
群在街上涌动,时不时停下驻足观望自己喜欢的花灯,到处一派
喜气洋洋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在文化发展的长流中,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许多节日民俗,
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春节。但随着时代的脚步匆匆,春节的味道
却逐渐淡化。现在的我们,只能在书上看到当年老北京春节的热
闹情景……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0:4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1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