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张中丞传后叙

更新时间:2023-01-28 09:56:52 阅读: 评论:0

初中英语说课一等奖ppt-感冒英文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流血被面)

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为昌黎

(今属河北),故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自幼勤勉好学,沉潜

诗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

民赋税,贬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年间,随宰相斐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迁刑部侍

郎。不久即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等,至

吏部侍郎。卒谥“文”,故后世称韩文公。

在思想上,韩愈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在文学上,他崇尚秦汉散文,反对六

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并因此倡导了有革新意义的古文运动,强调文学要为儒学道

统服务,要求言之有物,辞必己出。韩愈诗文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文章著称,名

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内容殷实,气势壮盛,词锋锐利,语言练达。苏轼

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对唐及后世散文创作有巨大、深远的影响。著作有《昌

黎先生集》。

“后叙”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叙”同于“序”。

本文就是作者阅读了《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于是又对张巡、许远事

迹作了一些补充,所以称作后叙。

本文时代背景:

唐明皇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从河北出兵,攻入河南,一路之上没有遇

到唐朝军队的抵抗。只有在睢阳(今商丘)遇到张巡、许远的顽强抵抗,牵扯叛

军的兵力,一定程度延缓了叛军的进攻。而当时没有一支唐朝的军队来增援他们。

后来,睢阳城被叛军攻克,张巡、许远英勇不屈,被叛军杀害。安史之乱被平熄

后,当时畏敌如虎,不肯出兵救援张巡、许远的人反而出来诬蔑张巡、许远。韩

愈写作了这篇文章,一来为张巡、许远辩冤,二来记述了张巡、许远一些轶闻趣

事。

二、主旨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记述南霁云及补记张巡、许远的一些逸

事,赞美了安史之乱时,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一些小人对这些英雄的诬蔑。

三、疑难词句

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就虏:被俘;辞服:说了屈服

的话。

2.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尤:责备。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尽:就要覆灭;日滋:一天天增

加。

4.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具:备办;延:请。

5.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颜色:脸色;阳阳:安祥的样子。

6.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即使是很笨的人也能计算时日而且知道死

期快到了。7.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精:精密,周到。

四、课文翻译

原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

首尾。

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作的《张

巡传》。李翰以善于写文章自负,写的这篇传记也细致周详。可遗憾的是还有缺

失之处:没有为许远写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原文: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

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

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

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

邪?

译:

许远虽然才能好像赶不上张巡,但是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官位本来在张巡之

上,却把权力交给张巡,自己反倒位处张巡之下,没有怀疑猜忌之心,最终与张

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英名;城陷被俘,只是与张巡死的先后不一样。张许两

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通晓两位父亲的心志,认为张巡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

远怕死而向敌人投降。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坚守孤城,吃掉其爱妾的肉,和

贼人对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在被围困的时候,外面连蚂蚁大小的援助都没有,

所忠于的,是国家和君主;而贼人却偏偏以国家已灭君王已死来劝降。许远见救

援不来,而贼人却不断增多,肯定认为这些话是真的,外面等不到救兵仍然死守,

人与人互相吃都快吃光了,连笨人也能计算日子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许远不怕

死也就很明确了。哪有城被攻破,其下属都死了,惟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以求苟

活的?即使再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的贤才会做这种事?

原文: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

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

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

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译:

那些议论者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头守城,城被攻陷时,是从许远把守的地方开

始的。以此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解没有什么差别。人要死的时候,他的

五脏六腑肯定有一个地方先得了病;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旁观

者看到了这些,从而归罪于这些地方,这在道理上是根本讲不通的!小人好议论,

不愿意成人之美,真是这样啊!像张巡、许远的功劳,如此卓越,还不能幸免,

那么其他人又怎么说呢?

原文: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

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

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

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

辞而助之攻也。

译:

当张许二公开始守睢阳时,怎能料到最终没有救兵,就事先弃城转移呢?假

如这个城不守,及时转移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呢?等到外面没有援兵而且陷入

困境的时候,再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兵,即使想撤离,也肯定到不

了目的地。张、许二人那样贤明,对这一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周密了。守住一个睢

阳城,捍卫了整个天下,率领千百个丧失殆尽的士卒,与上百万日益增加的叛军

交战,保护住了江淮地区,遏制住叛军的攻势,唐朝天下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

劳呢?在当时,放弃城池而保存自己实力的,不是一个两个,手中握有强大兵力

而作壁上观者,有一圈。不去追究谴责这些人,而指责张、许两位死守城池,也

可以看出他们是自己站到了叛逆乱贼一边,制造出夸大不实之辞帮助敌人进攻。

原文:

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

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

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

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

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译: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府做事,多次往返于两府之间,亲自到所谓双庙祭奠过。

那里的老人常常讲张巡、许远时的故事: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贺兰嫉

妒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相救。他喜欢南霁云的勇武

豪壮,不听他的劝说,勉强留他,准备好宴席和音乐,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

慨陈词:“我来的时候,睢阳城里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上饭了!我虽然想

独自吃,在道义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自己的佩刀,砍

下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吃一惊,都被南霁云

的行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原文: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

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

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

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够!”即不屈。

译:

南霁云知道贺兰终究没有为他出兵的意思,就飞驰而去;临出城时,抽出箭

射向寺庙里的佛塔,箭身一半射进塔的砖瓦里,说:“等我回到睢阳打败敌军,

一定消灭贺兰进明,这枝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我在贞元年间路过泗州,船上

还有人指着告诉我。城陷落时,贼人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屈,即被拉走,

将要斩首。又去威胁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说话。张巡大喊道:“南八,男子

汉死就死了,不能为不义屈服!”霁云笑着说:“我本想是另有作为的;您有话,

我哪里敢不死呢!”不屈而死。

原文: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

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

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

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

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

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

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

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鲫,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

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

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

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

杀。嵩无子。张籍云。

译: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小时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事,他也经常在围

城中。我大历年间曾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于嵩因

为张巡的推荐曾做临涣县尉,他非常好学,什么书都读。我那时还小,粗略地问

了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细询问。于嵩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长得像神仙。

曾经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读它?’于嵩说:‘还

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终身不忘。’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

整卷不错一个字。于嵩很吃惊,以为张巡只是偶然熟悉这一卷,就胡乱抽出其他

卷来试验,都是一样。于嵩又取架上其他书来考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

于嵩跟随张巡很久,也没有看到张巡经常读书。写文章,拿起纸笔,立刻就写,

从不打草稿。开始守睢阳的时候,士兵近万人,城中的居民也将近几万人,张巡

只要见过一面问过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的时候,胡须就张开。等

到城陷落时,贼人绑着张巡等数十人坐到一起,马上就要杀头了。张巡起来,那

些人见张巡起来,有的站起来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怕!死,这是命中

注定的。’大家都哭泣不能抬头看他。张巡临近被杀的时候,面色不慌乱,安详

得就像平常一样。许远是一个宽厚长者,他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一样宽厚;与张巡

同年出生,月份上比张巡小,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死在

亳州和宋州之间。有传言说于嵩有田地在亳州和宋州之间,被武人霸占,于嵩将

要到州里告状评理,被武人杀害。于嵩没有孩子。这是张籍说的。

五、学习要点与难点

1.本篇文章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重点)

本文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

后部分是记叙文。

前部分从两个方面驳斥了对许远的诬蔑,从一个方面驳斥了对张巡、许远守

睢阳这件事情的诬蔑,赞扬了他们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部分记叙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补记了张巡、许远的事情。

两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后面的纲,后面

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紧围绕主旨。

2.前面驳论所采用的论据与论证方法。

所用的都是事实论据。

驳“许远畏死”,用许远让位授权,在无外援时,仍然死守的事实。驳“张

巡、许远就不该死守睢阳”,联系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外援不到,张巡、许

远死守睢阳捍卫天下的事实。

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论证方法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

阳被攻陷,势在必然。

3.人物的性格特征。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4.本文的细节描写。

南霁云的“抽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刚烈,

疾恶如仇的个性。

张巡的“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书架上的书问巡,巡应对无误”,

“操笔立书”等等均是细节描写。表现了张巡的博闻强记,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征。

5.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1)张巡、许远、南霁云之间是相互映衬。

例1,许远位在张巡之上,却让位给张巡,自处于其下。既突出许远的让贤,

又映衬了张巡的才能。

例2,睢阳城陷,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与南霁云一呼一答,两人互相映衬,

更显出两人的英雄气概。

(2)南霁云乞师贺兰一段,以反面人物贺兰的卑鄙反衬了南霁云的忠贞刚

烈的性格特征。

六、重点段落简析

1.“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设淫辞而助攻也。”

(1)这段话是驳斥“二公以死守”的诬蔑。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属于对偶句。

(3)论证手法为对比,用张巡、许远英勇抗敌的事实与那些“弃城图存”,

“擅强兵坐而视者”相对比。论据为事实论据。

(4)翻译这段。

2.“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1)这段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细节有两处:一处“抽刀断指”,

另一处:“抽矢射塔”。

(2)用反面人物贺兰进明来反衬南霁云的英雄气概。

“一座皆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来写南霁云

的刚烈性格。

“船上人犹指以相语”,也是侧面描写,从侧面来说明百姓永远在怀念着英

雄。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9:5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09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