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心理学
第一章说谎的动物:我们的智慧因欺骗而得益
每一个团体成员都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并繁衍生息;
而在争夺食物与配偶时,又都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用谋略胜过他人--
至少要知道如何避免同样的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越懂得预计自己的
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存活的机会就会
越大。
这无关道德,只为生存。
--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巴别塔之后》
在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719年出版的小说《鲁滨孙漂
流记》中,主角鲁滨孙·克鲁索(RobinsonCrusoe)只身漂流到荒岛
上。为了存活下去,他要自己建造遮风避雨的居所、采集食物,并时
刻抵御外来的侵犯。他挖了个洞穴,用石头和木材制造了些工具;他
打猎、养羊、种玉米,甚至学会制作陶器。最初的年月里,在荒岛上
陪伴他的只有一只鹦鹉,大约15年后,鲁滨孙从一群土著手中救下了
一个野蛮人,从此这位被命名为“星期五”的男子就成了鲁滨孙的同
伴。他教“星期五”讲英文,并使“星期五”信仰基督教。后来他们
一起从野蛮人手中拯救出其他的囚徒,并开始建立一个小型社会。
后来,科学家在对人类智慧进行研究时,常常引用鲁滨孙这个神
话一般的故事。据称,我们人类是因为驾驭自然环境、对石头等熟悉
的物件有了新的使用方式、制作工具,并且用新的方法来运用我们的
身体,才变得强壮聪慧。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能有效运用上述工具
的物种在演化中得以存活,其大脑也越来越发达。身为人类,我们就
是这种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物种。所以,不难看出这个故事为什么迷人:
这让人类显得高贵、灵巧且聪明。不过,这种说法对于我们非凡的心
智能力而言,还不能提供最完美的解释。人类的大脑也许是演化史上
最令人赞叹的成就--同时也是最神秘难解的奇迹。原始人的脑容量仅
为现代人的1/3;大约在150万~20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脑容量开始
以相当快的速度扩展,科学家始终不知道原因。大脑极耗资源,它的
质量只占人体的一小部分,却消耗了人体1/5的能量。增大的脑容量
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而获得更多的食物则代表着可能遭遇更高的风
险,因此,我们的智慧显然是危险的奢侈品。我们的大脑尺寸比猩猩
的大脑大上许多,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猩猩住在相似的环境中,
而且和它们的DNA有98%完全一样,但在某个演化的时间点上,我
们却将它们远远地甩在身后。就好像陶比和莎拉这对能力相当的双胞
胎一样,在刚刚入学的前几年,两个人的成绩相仿;然而从某个学期
开始,陶比开始大幅度领先,他可以回答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在每
次考试中都有杰出的表现,但莎拉却表现平平。如果不是靠作弊,这
种现象就值得深思了。
对于人类为什么会拥有较高的智能,近数十年来有一种新的解释,
就是“善于欺骗”这一能力使人类拥有了高智商。这个理论之所以萌
发,是因为某位科学家注意到了在鲁滨孙的故事里,有一个非常重要
的条件:其他人的出现。
※·※·※
在现代学术圈中,像尼古拉斯·汉弗莱(NicholasHumphrey)这
种通才型的学者可以算是稀有动物。他主要的学术兴趣是研究人类大
脑的功能,并忽略学术间的界线,同时不想在
搜集论据上耗费太多精力。他采用的方法是对其他研究者探究的
课题进行重新构思,然后提出自己的大胆假设,并等着其他学者花上
好几年的时间进行筛拣验证,来证明他的论点。而在别人为此花费大
量精力时,他已经把注意力放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而等到他人的结论
出炉时,往往证实了汉弗莱的大胆推论是正确的。
(“TheSocial1976年,汉弗莱独具风格地介入了对人类演化的
争议。在《智力的社会功能》
FunctionofIntellect”)一文中,他挑战了认为人类智能是“我
们的祖先必须对抗自然环境才演化而成”的传统观点。他说,我们之
所以持有这种传统观点,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误读了《鲁滨孙漂流记》
一书。我们误以为,鲁滨孙的难关是在他必须依靠自己才能活下去的、
独处的那几年,而事实上,或许“星期五”的出现,才是鲁滨孙真正
试炼的开始,因为他必须学习(或是再学习)跟他同样聪明的生物的
沟通及合作。所幸“星期五”对鲁滨孙非常忠诚,但如果“星期五”
非常狡诈,不值得鲁滨孙信任,那鲁滨孙就必须提高警惕了。况且,
如果“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同时出现呢?更别提可能还
会出现一个叫“星期四”的她了。汉弗莱表示,很难相信我们的祖先
演化出较高的智商只是为了应对生存问题。当然,制造工具需要一定
程度的智商,而像每当掠食者出现,原始人类不得不爬到树上去这类
事情并不需要创造性。某个人在偶然中发明了某项技术,那么其他人
要做的事,就是应用这项技术。少数物种--尤其是人类--拥有惊人的先
见之明和杰出的推理能力,汉弗莱将其称之为“创造性智力”。我们
可以推断小说情节再盘算主人公该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可以在事情
发生前先预见它的发生,如果够幸运,我们还能阻止事情发生。这种
想象力从何而来?汉弗莱认为,它或许来自旧石器时代社会生活中出
现的挑战。
人类以及直系祖先群居的环境,比其他灵长类动物还要广大也更
复杂。较大的社群会给人较高的安全感,但也会出现更多的流言蜚语
和更激烈的竞争。每一个团体成员都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
并繁衍生息;而在争夺食物与配偶时,又都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用谋
略胜过他人--至少要知道如何避免同样的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这
样的环境中,凡事必须加倍小心(至少要记住已经发生过的事),才
能在战略游戏中存活下来。这表示必须要能够记住人的脸--你必须记
住谁在今天早上或上周对你做了什么事,谁是你的朋友,谁又是敌人?
这表示你必须预估你对别人做的事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及他们的作为
对你的影响。你必须在混沌的、时常变化的情境中完成这一切。
汉弗莱认为,适应社会生活远比应对自然环境更需要成熟的智力。
毕竟,树木不会移动,石头也不会因为要夺取你的食物而欺骗你。当
我们的祖先从森林迁移到开阔的草原上时,原本就复杂的社会生活又
混进了来自新环境的挑战,让祖先们的心智演化如同加装了火箭推进
器,智人(HomoSapiens,现代人的学名)因此而诞生。
这就是汉弗莱的观点。长久以来,“社会智能”的假设一直都由
于欠缺证据而充满争议。汉弗莱的论文就像是给生物学家们下的战书,
但始终没有人接受挑战。直到20世纪80年代,理查德·伯恩(Richard
Byrne)和安德鲁·怀特恩(AndrewWhiten)才接下战书。这两位任
职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ofStAndrews)的灵长类动物
学家一直希望闯出名堂,如果他们能够证实或推翻汉弗莱的假设,他
们就能成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调整方向,锁定社会行为的一
个特殊层面:欺骗。他们阅读了简·古道尔(JaneGoodall)针对猩猩
骗局的研究报告;同时,他们在南非德拉肯斯堡山脉(Drakensberg
mountains)的实地研究中,也发现了狒狒用于欺骗的巧计。他们询
问从事其他实地研究的同人后,得知也有类似的发现,因此乐不可支。
一只年轻的狒狒攻击同伴后,引发其他年长的狒狒从远处跑来,
想要对它施以责罚。该狒狒突然发出“敌人来袭”的警报式吼叫,
并站立起来眺望远处的山谷。其他狒狒以为猎人或敌群即将到来,放
弃了对它的责骂,也一起朝那个方向望去。虽然最后事实证明一点儿
威胁也没有,但长辈们已经因此分了心,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跑过来
的目的。
两只年轻的猩猩正在拼命挖掘之前埋在土里的食物。而当它们发
现一只年长的猩猩靠近时,它们立刻站起来走开,以远离食物埋藏地,
并抓耳挠腮,装出一副无所事事、四处闲逛的样子。等年长的猩猩离
开后,那两只猩猩才又回到那个地方,把食物挖了出来。
一只雌狒狒被一只成年雄狒狒赶出了自己的觅食区,这只雌狒狒
既不抗议也没有黯然远去,似乎酝酿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它看了一眼
雄狒狒,邀请它和自己一起去攻击另一只在附近进食的年轻雄狒狒。
当成年雄狒狒费力地追赶无辜的年轻狒狒时,雌狒狒趁机回到了自己
的觅食区。
其他同事认为这些事件只是特例,伯恩和怀特恩却不这么想。他
们执着地认为,这些灵长类动物,尤其是大型猩猩,像是黑猩猩、金
刚猩猩或红毛猩猩,都是说谎“惯犯”。这样的怀疑让这两位科学家
开始思考智人的演化历程。在远古环境中,越懂得预计自己的行为对
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存活的机会就会越大。
也就是说,谁越善于欺骗,谁就越拥有繁衍的优势,因为说谎者能够
靠着欺骗别人而获得食物。同样,越快察觉欺骗行为,也越有利于生
存,因为能够避免自己被欺骗。正如演化心理学家大卫·利文斯通·史密
斯(DavidLivingstoneSmith)写道:“在说谎者的世界中,谁能拥
有‘谎言探测器’,谁就占据优势。”当每一个物种都更善于耍弄把
戏或发现别人的把戏,演化史上的“军备竞赛”(和平时期,敌对国
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
的竞赛)就会跟着发展。这些物种会演化出更好的记忆力、预先思考
的能力,也能够在这种思考的微妙游戏中,考虑别人下一步会怎么做
及其行动的目的。
最初,伯恩和怀特恩很难公开他们的发现。“欺骗”在人类演化
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科学家也和一般人一样,有自
己的偏见和盲点。而且,被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都在撒谎”,总
不是件让人舒服的事情。所以,如果你相信人类是“由技巧独创性和
诚实辛劳而演化过来的”,就很难接受人是“由口是心非和欺骗而演
化成功”的反面论调。但我们都知道,上天并不会因为物种的本性诚
实,就对它加以庇佑,所以许多物种将欺骗当作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
东部猪鼻蛇(EasternHognosnake)在受到威胁时会将腹部朝上、
使身体发出恶臭并让舌头滑出口腔,种种动作都是为了装死;印尼巴
厘岛外海的拟态章鱼(TheMimicOctopus,一种可以随意改变身体
颜色和形状、模拟各种环境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章鱼)能够伪装成至少
15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只为骗取猎物或避开敌人;雌珩鸟(plover)
在狩猎者逼近时,会飞离自己的巢穴并假装翅膀断裂,好让敌人远离
它的雏鸟。
别说动物了,就连植物都会假装。北非的镜兰(MirrorOrchid)
会开一种小花以吸引潜在的授粉者。因为这种花朵没有花蜜,所以它
用一种特殊的“骗术”去大意的授粉者--它模仿雌黄蜂,蓝紫色
花蕊就像雌黄蜂静止的翅膀,而红色的长须则模仿昆虫腹部的毛须。
这是个诱饵,是好色雄蜂的昆虫色情片。在1982年,伯恩和怀特恩耸
人听闻的见解终于得见天日,而另一本新书的出版则吸引了学术界内
外的注意力。弗兰斯·德瓦尔(FransdeWaal)的《黑猩猩的政治》
(ChimpanzeePolitics)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荷兰动物园黑猩猩的圈子
里权力关系的转变,全书读起来就像描述黑帮争斗的电影剧本,包括
联盟的形成、瓦解又重组,
个体被操弄、有计划的暴力行动,争夺和雌性。德瓦尔归纳
他的发现,并提出对人类政治的洞见,书中不时引述尼科洛·马基雅维
利(NiccolMachiavelli)《君主论》(ThePrince)中的句子(这本
书以“人类是不会实践诺言的低劣生物”为主旨,劝诫统治者必须知
道“如何成为伟大的说谎家、如何具备欺骗的手段”而闻名)。
伯恩和怀特恩深深着迷于德瓦尔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那些与公然
说谎有关的场景。例如,一只名为普斯特的雄猩猩想要追求一只雌猩
猩,但这只雌猩猩不理它。几分钟后,普斯特远远地并友好地朝雌猩
猩伸出手,当等到年轻的雌猩猩慢慢靠近时,普斯特开始轻轻地喘息-
-这通常本该是亲吻的序幕。可突然间,普斯特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
了雌猩猩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德瓦尔称这个动作为“骗人的和解
提案”,任何去过游戏厅或看过《黑道家族》(TheSopranos,描写
美国黑手党的故事)的人都不难识别出来。《黑猩猩的政治》的成功
使得灵长类欺骗行为的研究有了新的、正统的基础。到了1988年,伯
恩和怀特恩终于出版了他们的新书--《权谋政治家的智商》
(MachiavellianIntelligence,这个书名的灵感来自德瓦尔)。伯恩
和怀特恩收集了他们找到的所有欺骗的例子,并将它们分类为:戏弄、
假装、隐瞒和分散注意力。这本书令人惴惴不安但又十分有力地指出:
我们的智力开始于“社会操控、欺诈以及狡猾的合作”。伯恩和怀特
恩终于获得了属于他们的荣耀:《权谋政治家的智商》带来了非常重
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演化理论方面,更涉及心理学和经济学。但
是,还差一个步骤。虽然伯恩和怀特恩已经拥有了足以将智力和欺骗
的能力联结在一起的理论支撑,也列举了足够多的事件,但他们仍然
缺少确凿的证据。利物浦大学的人类进化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证据方面助了他们一臂之力。
无疑邓巴也受到了汉弗莱社会智力理论的启发,不过,他不知道
较大的脑袋是不是身处大型社会团体的必要条件。他发现就体型比例
而言,所有灵长类的脑袋都很大,尤其是身处大型社群中的狒狒,脑
袋尤其大;而住在较小型社群中的长尾猴,脑袋的尺寸就比较小。试
想,如果你身处5个人的团队中,你只有掌握10段不同的关系,才能
够成功驾驭这个团体里面的社会动态--也就是说,了解谁和谁是同盟,
谁值得你花时间、花精力,而谁不值得,这已经够困难了;而如果你
的团队中有20个人,你必须处理190种双向关系:19笔与你有关,
其余的171笔则与团体中的其他人有关。当团队扩张到4倍大时,它
的关系数量以及处理这些关系需要的智力,则会增加近20倍。
邓巴研究了世界各地的大量灵长类资料,找出动物脑袋的大小和
它们典型团体大小之间的数据关系。他用新皮层(neo-cortex)的体
积表示脑容量,这个部位位于大脑外层,有时候也被指称为大脑的
“思考”部位,因为它处理的是抽象、反省和提前计划等工作,这些
都被汉弗莱称为“应对社会生活混乱旋涡”的必要技能。灵长类生物,
特别是人类大脑中的此部位,大约在200万年前就开始迅速扩增。
虽然邓巴只发现了这样的关联,但此发现却令学者们为之一惊。
因为仅仅知道某物种平均的新皮层大小,就能够预测这个物种的社群
大小,这个发现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后来,邓巴以人类为对象进行了
预测和研究,其结果的正确性令人咋舌。根据我们的大脑容量,邓巴
认为我们能够应对的社会团体(我们能够把酒言欢的对象)大约是
150个人。确定的是,当他整理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献后,发现许
多人类的社会团体大小--从狩猎采集社会到现代军事部队再到公司的
管理部门--都差不多是150个人左右。受到邓巴研究的鼓舞,理查
德·伯恩后来和年轻学者纳迪亚·库柏(NadiaCorp)共事,企图论证
欺骗和脑容量是否有关联。伯恩和库柏试图在野生灵长类动物身上观
察欺骗行为,研究范围已经比伯恩和怀特恩当初进
行的开创性假设更为宽泛。他们发现物种说谎的频率直接与其新
皮层的大小成正比,夜猴(bushbaby)和狐猴(lemur)的新皮层相
对较小,它们的行为最为“光明磊落”;而像大猩猩这种擅长欺骗的
动物,它们的新皮层也最大。于是,最初的理论得到了证实:越精于
说谎的动物脑容量就越大。
但伯恩并未测量拥有最大脑容量的动物--智人的说谎能力。他也
的确不必那么做。关于哪一种动物可以荣膺说谎冠军,想必大家都没
有异议。
※·※·※
在19世纪中叶,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美国巡回
演出团老板和马戏团老板)在美国博物馆展览了各种畸形人及动物怪
胎,包括长胡子的女人、大白鲸以及颇为争议的连体婴。这个展览当
然非常受欢迎,但也给巴纳姆带来了麻烦,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说,他
遇到了“翻台率慢”的问题--观众花太多时间徘徊在展品前,导致博
物馆里非常拥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巴纳姆精心选择了一组暧昧隐
晦的词来指示出口:“TotheEgress(前往出口)”。观众以为这个
指示牌会引导他们走向另一个奇怪的生物,因此跟随这个指示牌前进,
结果却发现已经走到了馆外。由此,谎言可以定义为是有欺骗意图的
错误叙述,但如果我告诉你比利时的首都是巴黎,你明知道我说错了,
却不会指责我说谎,只会认为我弄错了,或者我在开玩笑。如果说话
的人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那么说错话不代表说谎;但是如果你知道,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使你输掉益智问答比赛,那么你就会认定我在
说谎。
正如巴纳姆的例子所示,真相有可能是谎话,不欺骗别人却也是
在说谎。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的短篇小说《墙》(The
Wall)的背景设定在西班牙内战时期,法西斯要求即将被处死的巴普
罗·伊比埃达(PabloIbbieta)供出其拉蒙·格里(RamonGris)
的下落。伊比埃达误以为格里与他的表弟躲在一起,为了给格里争取
更多的时间,他谎称格里躲在墓地。但在黎明到来的时分,他发现自
己犯了可怕的错误,因为格里确实转移到墓地,并被捕了。伊比埃达
原本是想欺骗敌人的,结果却告诉了他们真相。谎言是种因时制宜的
东西,而且具有无穷无尽的形态。一个小小的谎言足以简化一个复杂
万分的故事或保护自己的隐私。例如,想要从讨厌的社交活动中脱身-
-“星期四?那天晚上我有低音管的练习课。”有些人说谎是为了得到
赞美,有些谎言则是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受到身体或情绪的伤害。当
然,谎言也可以非常严重--掩盖事实以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
不过,有些时候说谎纯粹是乐趣:我们曾经都听到过他人过分夸
张地叙述自己的故事。“我是你这辈子见过的最会说谎的骗子,真是
糟糕。”说这话的人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位14岁的英雄霍尔
顿·考尔菲德(HoldenCaulfield),“即使我只是准备到店里买一本
杂志,但如果有人问我上哪儿去,我也能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去听
歌剧’,这可真糟糕。”某些人之所以要夸大其词,可能也像考尔菲
德一样,只是因为谎言会使自己的故事显得比较有趣。
在本书中,我经常交互使用“欺骗”和“说谎”这两个词,然而
事实上,它们的含义大不相同。美国最伟大但也最古怪的魔术师杰
瑞·安德鲁斯(JerryAndrews)毕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在他的魔术
生涯中,他从不说谎。尽管看起来他和其他魔术师一样,都是靠着欺
骗的手法在变魔术,但安德鲁斯设计的魔术,却是一面实施障眼法,
一面说着实话。例如在把指定的纸牌从桌子上变出来之前,他会说
“这看起来好像是我正把纸牌放到桌子中央”,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由于经常指出哪里可能是障眼之处,这使得安德鲁斯的表演变得很困
难,但
这正是他的魔术的美妙之处。“欺骗”可能会用到声调、微笑或
实物道具,但“说谎”一定会用到词语,因为它需要通过嘴巴来实现。
的确,人的欺瞒能力是为了应对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产生的,
而更高层次的说谎这一能力却依赖于语言的出现。对于这种能力具体
的产生时间,有人说是在5万年前,有人说是在50万年前,学者们对
此总是争论不休。相较于欺骗而言,说谎无疑是个大跃进,因为它的
出现,让人们省略了费力的肢体表现--不必指着食物来告诉你它在那
里,只要动动嘴就能让你自己发现真相--欺骗的可能性也就因此变得
更加多元化并且精致。当我们阅读有关灵长类动物欺骗的故事时,马
上就会觉得不舒服。一方面,因为这些事件昭示着我们天生就会骗人;
另一方面,我们又佩服这些诡计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与智力。一直以
来,这两种对立的感觉充斥于我们对说谎的态度中,我们既内疚于自
己竟然能够编造出这么多荒唐的故事,同时又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赞叹
不已。虽然谎言让我们不安,但我们也知道某种性质的谎言有存在的
必要性。16世纪的哲学家蒙田写道:“说谎实在是一种应受诅咒的恶
行。如果我们知晓说谎的可怕及严重性,我们将发现,说谎者比起犯
其他罪行的人更应该处以火刑。”以奥古斯丁(Augustine)为首的
神学家都认为说谎是滔天大罪,连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
也说,没有所谓的“白色谎言”,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无法将说谎
视为合理化行为。
另外一部分思想家则驳斥以上论调,认为人类能毫无欺瞒地生存
下去,根本就不可实现。就像尼采所言:“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
虚伪、残酷、矛盾、充满诱惑力、无意义……这样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为了战胜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真理’,也就是说,为了生存,我们
需要谎言。”同样的内容,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则用比较
有趣的方式来表达,他说,因为真实生活单调乏味得让人难以忍受,
说谎就是我们的逃生途径,但要小心的是,说谎需要才能。他还感叹
说,“有如艺术、科学以及社会娱乐般的说谎逐渐消失。”康德和蒙
田也许会同意《伊里亚特》(Iliad)的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所言:
“他这种心口不一的人让我就像讨厌死亡般地讨厌他。”然而在《奥
德赛》(Odysy)中,荷马(Homer)以阿基里斯作为对照,突显
“杰出骗术大师”奥德赛在战争与爱情中熟练且傲然地施展欺骗。到
头来,奥德赛反倒被公认为是充满人性魅力的英雄。
关于说谎的争辩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我们有了语言开始,它就是
人类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一部分,它蕴含了几乎所有的事:我们自
认是何种生物?什么样的人才算好人?别人究竟怎么谈论我们?能够
确定的是,我们说谎的能力是天生的,谎言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文
学评论家及人本主义哲学家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说:“说
谎的能力,是人类平衡意识和在社会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喜欢
也好,讨厌也罢,我们都是天生的骗子。第二章第一则谎言:儿童如
何学会说谎?
所有教导读者“如何为人父母”的作者,都会要求家长对儿童说
谎这一行为持警觉心态。除了察言观色外,要成为一位说谎高手,还
要具备两大能力。其中之一是包括预先思考、运筹帷幄和推理等较高
等的读心技巧,它被心理学家称为“执行功能”;另一项能力是创造
性智力--·一开始就能够想象当下情境的不同版本。即便是非常微小的
谎言,也需要有想象力。
我们对意识的记忆,从我们第一次说谎开始。
--约瑟夫·布罗斯基(JophBrodsky)
夏绿蒂4岁大的儿子汤姆并不在乎是否在说实话,不论什么事出
了差错,他都会把罪责推到1岁的妹妹艾拉身上,说起谎来毫不内疚。
夏绿蒂在厨房听见客厅里发出了巨大声响,当她走进客厅时,看见立
式台灯被推倒在地,而汤姆指着艾拉坚决地说,是艾拉在找她最喜欢
的娃娃时弄倒了台灯,还要妈妈也参与到这场声讨中来。艾拉在客厅
另一头漠然地面对这些混乱。如果不是夏绿蒂知道艾拉没有那么快爬
离“犯罪现场”的本事,她可能真的会相信汤姆的说法。“他的说法
那么让人信服,”她说,“说谎的技巧真让人吃惊。”
夏绿蒂应该为汤姆的说谎行为而忧心吗?在阅读许多儿童教养类
的书籍后,也许你会回答“当然”。所有教导读者“如何为人父母”
的作者,都会要求家长对儿童说谎这一行为持警觉心态,我随便从网
上摘取了一则儿童教养指南就能发现这个倾向:
在我们考虑儿童为什么会说谎前,要知道说谎是许多严重问题的
早期指标。患有社会行为疾病,尤其是注意力缺陷等多重障碍症或品
行障碍症者,容易在年幼时出现强迫性说谎的现象。
以上内容的作者还会小心翼翼地区分正常、无害的谎言以及强迫
性说谎。强迫性说谎是指儿童“频繁地、没有明显原因地”说谎,在
这个基础上,夏绿蒂也许该担忧--毕竟,汤姆经常说谎,有时候的确
没有明显的动机。但当我问她是否因为汤姆爱说谎而考虑带他去看医
生时,她笑了:“他并不比大人坏啊!”
对于汤姆说谎的这件事,夏绿蒂宽容的态度很像下面这位作
者:……不一会儿,我看到(2岁又7.5个月大的)他从餐厅走出来,
双眼发亮、举止怪异,结果我发现他拿了一些早就被警告过不许拿的
碎糖块。因为从来不曾被惩罚过,他那奇怪的行径肯定不是源于恐惧,
我认为那是一种“天人交战”的愉悦与刺激感。两个星期后,我看到
他又从餐厅里走出来,双眼注视着他小心翼翼卷起来的围兜。因为他
的行径太过怪异,我决定弄清楚他的围兜里有什么--即便他一再强调
什么都没有,而且重复要求我“走开”,但此时他的围兜已经被里面
的腌渍物的汤汁染了色,所以这是他精心策划的谎言。不过,一旦这
个孩子得到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并被慢慢教育,他就会很快变成一位
值得信赖、坦诚、细心的人,就像大家所喜欢的孩子那样。
上面这段叙述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在1877年出
版的著作《一个婴孩的生活简史》(ABiographicalSketchofan
Infant)中的一篇短文。达尔文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年近70岁。他
阅读了大量的法国自然主义学者希波吕忒·泰纳(HippolyteTaine)关
于儿童心智发展的记述,从而获得许多灵感,决定找出自己早年对长
子威廉·伊拉斯谟·达尔文[WilliamErasmusDarwin,昵称为多迪
(Doddy)]所做的一些笔记。身为人父的他眉飞色舞,对于儿子异
常好奇,与他对自然界的好奇别无二致。当然,达尔文也是一位优秀
的观察者,文章里充满各种温情的观察细节,比如多迪匆匆离开食物
储藏柜,因为偷吃了糖而兴奋、双眼异常明亮时,达尔文并没有用道
德说教的方式来指责多迪,也完全没有被多迪“小心计划的谎言”所
激怒。
达尔文的论述被后来那些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专家严重忽略了,
直到20世纪后,才开始引起关注。不过,在20世纪结束前,也很少
有人留意“孩子们什么时候开始说谎?”“为什么说谎?”等问题。
当人们讨论说谎时,通常都将它视为一种征兆--青少年犯罪的征兆。
哪怕到了现代,很多家长也仍然这样认为,极少有父母能欣然接受自
己的孩子是个善于说谎的
人。但如果你发现3岁大的孩子会说谎,其实也不必太过焦虑。
事实上,你也许应该庆贺孩子说了第一个谎言,就如同庆贺孩子开口
说第一个字那样。学习说谎
我们几乎从出生开始就有了说谎的能力--婴儿在学会使用语言之
前,已经拥有非言语方式的伪装行为。朴次茅斯大学(Universityof
Portsmouth)的维苏德薇·雷迪(VasudeviReddy)在研究年幼子女
的父母时,发现幼儿的行为符合伯恩和怀特恩提出的欺骗行为的分类:
戏弄、假装、隐瞒和分散注意力。小女婴不断伸出手,好像要妈妈抱
她,但旋即又转身大笑;9个月大的婴儿会假笑,这是一种信号,表示
她想要加入其他正在欢笑的团体;11个月大的婴儿被喂食时小心地看
着妈妈,妈妈一转身,她立刻将面包吐掉。雷迪说,最简单的欺骗
“似乎与最早的沟通同时发生”。
孩子们几乎是在学会说话的同时,就开始说谎了。在2~4岁间,
这些谎言通常是利己的、单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被惩罚而隐瞒小过
错,就像达尔文的儿子一样。同时,说谎的技巧也不高明。3岁大的儿
童可能会在父亲目睹自己出手打了妹妹后,立刻说“我没有打她”;
当父亲走进厨房,看见女儿站在椅子上,向放着巧克力的橱柜伸手,
若问她为什么会站在椅子上时,她会说:“我要拿……”心理学家约瑟
夫·佩尔奈(JofPerner)记得他儿子雅各不想上床时,就会以曾经
成功的借口--“我好累啊”为由,企图逃避上床睡觉,却没有意识到
当下的这种说法适得其反。另外,3岁以下的幼儿说谎,只是为了达到
简单的目的,或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是本能的、不假思索的,几乎不
运用策略的、且很快就会供认不讳的方式。
然而到了4岁时,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匹兹堡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对象是父母和老师。其中有一个问
题是讨论多大的孩子说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就是说,几岁的儿童
在说谎时是确实知道自己正在说谎的。答案的差异非常大。有些母亲
认为自己5.5岁的孩子还不懂得撒谎(大家都同意儿童6岁时就会说
谎)。不过大部分的父母都指出,他们的孩子在4岁前后就开始说谎,
且技巧也日益增强。这些父母直觉的观察,被心理学家们用接二连三
的研究证实了:在3.5~4.5岁之间,儿童有更高的说谎兴趣和技巧。
如果4岁的小姑娘被抓到伸手拿巧克力,她可能会说自己站在椅子上
是为了把玉米片放回原处。就算受到质疑,她还是会维持这样的说法,
而且面不改色。在蒙特利尔(Montreal)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任教的儿童心理学系助教维多利亚·塔尔瓦(Victoria
Talwar)毕生都在观察儿童说谎的心理与表现。她对于儿童如何发展、
何时发展是非观念非常感兴趣,尤其想研究儿童如何学习说谎。为了
测试儿童说谎的倾向以及他们说谎的本事,塔尔瓦利用知名的“诱惑
抗拒”范例进行实验--也就是传说中的“偷窥游戏”(Peeking
Game)。
游戏是这样进行的:受试的孩子们在与塔尔瓦玩了几个游戏并建
立关系后,被告知接下来要玩猜谜游戏。孩子们必须面对墙壁坐好,
塔尔瓦在孩子们身后拿出一个玩具并且发出声音,要他们猜是哪种东
西发出的声音。只要猜对3次,就可以拿到奖品。在几个简单的题目
后(警车、哭泣的娃娃),就是障碍题了,塔尔瓦拿出一个没有声音
的玩具,例如填充玩具猫,同时又打开一张音乐卡片。很显然,孩子
们被这道题难倒了。在他们回答前,塔尔瓦故意说自己必须离开房间
一会儿,同时警告孩子们在她离开时不能偷看。但孩子们几乎无法遵
守这项指示,等房间的门关上几秒钟后就会转身偷看,也不知道自己
的行径其实都被摄像头拍了下来。在塔尔瓦回到房间前,她会故意发
出声音,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再次转身面对墙壁。当孩子们得意地
给出正确答案时,塔尔瓦会追问他们有没有偷看。你猜,孩子们会说
实话还
是谎话?
一般来说,3岁大的孩子会立刻招认,4岁大的孩子则会否认,说
自己并没有偷窥。而在6岁大的孩子当中,有95%的人会撒谎。这个
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到全世界3~5岁的孩子身上,无论他们是什么国籍
的孩子。
所以,4岁孩子的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塔尔瓦的说法,
这不过是因为他们那时候可以真正掌握其他人也会说谎的事实。在将
近1岁时,孩子们不但自己有欲望,还知道其他人也有,他们会采取
行动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办法有些可以奏效,有些则不然。
例如有研究发现,9个月大的婴儿会紧盯着自己想要的物品,然后对它
微笑,以此获得大人的关注,让他们帮着去拿;不到两岁的学步期儿
童则能够区分自己的欲望和结果--他们非常清楚只要靠着尖叫就可以
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两岁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父母有情绪,而他们
的所作所为可以影响这种情绪。所以,他们就会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检
验这个有趣的发现,并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但在人生最初的那几年,
孩子们还没有、同时也没认识到“别人的意愿”。3岁的孩子认为巧克
力在橱柜里,于是她就搬了椅子爬上去拿,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她
自己的意愿--也就是说,大人一开始并不一定能想到她之所以爬到椅
子上去,是为了拿柜子里的巧克力,而3岁之前的孩子往往认为别人
想的事情和自己想的事情一模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有时候会突
然跑到你面前,跟你讨论一个你从未看过的动画片的细节。直到他们
长到三四岁时,才知道原来别人有别人的想法。
在《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继母不断将自己伪装成纯朴的农妇,
来迫害我们的女主角。在白雪公主为邪恶的皇后打开大门时,她对这
个世界有了错误的信念--她相信自己开门迎接的是一位农妇,而不是
她邪恶的母亲。4岁以上的孩子都知道真相,然而故事里的白雪公主并
不知道。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正是这个故事的张力所在。然而,3岁以
下的孩子并不喜欢《白雪公主》,因为他们认为白雪公主和我们大家
一样,都知道农妇是皇后假扮的,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白雪公主还
要放她进屋去呢?
发展心理学家用比较正式的测验来发掘孩子探知别人观点的能力:
莎莉-安妮错误信念测验(Sally-AnneFalBeliefTest)。莎莉有一
只篮子和一枚弹珠,安妮有一个盒子。在莎莉离开前,安妮把弹珠放
进了篮子里,等莎莉走后,安妮从莎莉的篮子中拿出弹珠,放进自己
的盒子里。当莎莉回来时,她会在哪里找弹珠?成人都知道莎莉会先
找自己的篮子,5岁大的儿童也这样判断--他们直接用手指向莎莉的篮
子;但3岁孩子的猜测则刚好相反,他们会指向弹珠真正放置的地方,
也就是安妮的盒子。他们不认为莎莉会对这个世界有错误的意念。当
你知道其他人也许和你有不一样的想法时,你才会想要欺骗他们;如
果别人和你持有的信念相同,当然就没有说谎的必要了。
3~4岁的孩子会学到心理学家所谓的“心智理论”(theoryof
mind),也就是所谓的“读心术”。读心术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而
且我们每天都在运用它,只是很少注意到。例如,我们打量登门的推
销员,以决定是否该相信眼前的人时,或者我们揣测老板对自己绩效
的评估等。看电影时,我们注意到女主角在离开前男友时,转身一瞥,
我们的心里便下了结论:她还爱着他。我们察言观色的能力还会将人
类的心智状况推演到动物和无生命的物体身上:我们会相信自己的狗
有悔意、猜测太阳今天不愿现身是因为心情不佳、诅咒海洋残忍地掀
起了海啸等。只要知道丧失了察言观色的能力会有多糟糕,就知道读
心术之于我们看待世界有多么重大的影响了。以下是心理学家艾莉
森·戈波尼克(AlisonGopnik)的说法:
当我坐在餐桌旁,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我的视野顶端是鼻子的
模糊边缘,眼前是挥动着的爪子……我的周围有数个从椅子上垂挂下来
的皮囊,塞在一件件的布料里,以一种不规律的方式摆动……接近皮囊
顶端的黑点不停地来回转动,黑点下方有一个填满了食物的洞,那个
洞还会发出噪音。想象一些嘈杂的皮囊突然朝你走过来,吵闹声变大,
你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预期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
戈波尼克从严重自闭症患者的立场出发,描述了这类人看到的景
象--也就是丧失了读心术以后对世界的看法。自闭症患者或另一种功
能较完善的旁支--亚斯伯格症候群(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
自闭症其中一类。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
患者,很难像大多数正常人一样,在儿时就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想法、
感受和对现实的观点。结果,正常人就变成了可怕的说谎者。剑桥大
学发展心理学教授西蒙·拜伦-科恩(SimonBaron-Cohen)是研究
自闭症的权威,他最早发现无法运用读心术是自闭症患者最关键的认
知缺陷。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科恩利用“藏铜板”的游戏来检测自闭
症儿童的症状。他坐在孩子对面,让孩子看到他的手上有一枚铜板,
接着他又把手放到背后,然后再把手伸到孩子面前,要孩子猜他用哪
只拳头握着铜板,然后与孩子交换角色。
对4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当骗子很简单,而且很有趣,但自闭症
患童没办法享受这个游戏。他们会在科恩面前把铜板换到另外一只手
上,或是打开没握铜板的那只手,要科恩来猜铜板在哪里,这是因为
他们无法持续追踪别人在想什么才会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如果有人
想让他们去相信真相的话,仅仅是思考这件事,就能让他们的脑子陷
入混乱之中。
这样的天真可能会使这些孩子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在与对方不熟
识的情况下,自闭症患者也可能犯下一些礼仪上的错误:自闭症患者
可能告诉你,你穿的T恤难看极了。他并不是有意得罪你,科恩说,
他只是说了实话而已--而且他根本想象不出别人会使用其他的方法。
虽然年龄的增长可以让他们学会察言观色,但自闭症患者拥有非常不
同的生活观。科恩的一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研究生问他:“我刚刚才
发现人会口是心非,那你是怎么信任他们所说的话的呢?”正如科恩
所言,这个迟来的发现,是普通4岁孩子在游戏之中都能学到的事。
当然,所有察言观色的能力都有缺陷,这也是谎言能成功的最重要的
原因。没有人真正分析过行为背后的原因,或对他人有真正深入的剖
析与了解。身为人类,我们最多只能试图构建一些“他在想……”的自
以为很全面的观念,所以我们极易犯错。人生有许多荒唐的喜剧正是
因为我们误解了别人的想法,在简·奥斯汀(JaneAusten)的《爱玛》
(Emma)一书中,女主角爱玛误将男主角艾尔顿的示好当成他爱上
了她的朋友哈丽埃特,但其实艾尔顿喜欢的人是爱玛。这样的错误也
可能造成悲剧:李尔王(KingLear)无法辨别小女儿考狄利娅
(Cordelia)口口声声的爱的背后有多少真心实意,也无法知道他的
另外两个女儿献上的礼物背后有多少算计。这些误解充斥于生活之中,
正如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美国作家)说的:“事实就是这样,
人生的有趣之处不在于让关系恢复正常,而是在于误解。误解之后又
误解、再误解,小心仔细想过后,还是误解。”
虽然没有人能够100%地察觉别人的心思,但某些人解读他人心
思的能力却比其他人强,而读心能力越强的人,说起谎来就越高明。
夏绿蒂的儿子汤姆看见她走进客厅,知道妈妈一定会认为是他打翻了
台灯,于是在心底进行了一场博弈,把错误推给妹妹也许会改变妈妈
的看法;如果你想让我认为你就是罗马尼亚的玛丽皇后,你就得先知
道,我大概是怎么看待玛丽皇后的;如果一个15岁的少女想要让父母
相信她没有学坏,那她就必须非常清楚如何才能
让父母安心。某个无法猜测出别人在想什么的人如果说谎的话,
大概就可以被归类为“差劲
(Othello)里的伊阿古(Iago),的说谎者”,而善于说谎的人
通常都善于察言观色。想想《奥赛罗》
曾微妙地引起奥赛罗的怒火,让奥赛罗误以为自己妻子不忠,愤
而将她掐死;或者想想克林顿,他同时作为高明的说谎者和深具同理
心的政客而出名。
除了察言观色外,要成为一位说谎高手,还需具备两大能力。其
中之一是包括预先思考、运筹帷幄和推理等较高等的读心技巧,它被
心理学家称为“执行功能”[“执行(executive)”一词在心理学中
有特别的含义,是指让儿童长大、享受成功的事业、运作一个庞大的
机构组织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岁的孩子在说谎时,必须同
时运作不同的心理程序:首先建立目标,想方设法地让谎言达到目标;
然后执行策略,同时注意不要在面部表情或言辞上“露馅儿”--也就
是说,不要看起来很奇怪或是在错误的时间点上说出错误的话。因此,
“执行功能”是一项对智力、身体、情绪进行综合自控的心理能力。
另一项能力是创造性智力--一开始就能够想象当下情境的不同版本。
即便是非常微小的谎言,也需要有想象力。汤姆必须能够看到艾拉爬
过房间、推倒台灯的可能性,即便她自始至终都坐在沙发另一头。在
“偷窥游戏”中,在被塔尔瓦质疑时,智力发展越精细的儿童,越有
本事想出答案。塔尔瓦回忆一个加拿大男孩儿试图使他的猜测合理化:
“藏在你身后的玩具是一个填充的足球,因为电子卡片的碾轧声,很
像足球在体育馆里滚动时发出的声音。”这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横向思
考。
总之,说谎并不容易。要想说谎,必须先要认清事实,同时还要
考虑另一个版本,然后想方设法来说服别人--在头脑里面算计别人可
能会怎么想、有什么感觉。想想看,4岁大的儿童就能够计划得这么完
美,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因此,如果你发现你那3岁大的宝宝已经开
始说谎了,不妨先好好赞叹一下吧!
学习不要说谎
当然,你可以佩服一个3岁儿童的说谎技巧,但请不要庆幸他拥
有这样的能力。儿童说谎的次数会在4岁时一路攀升,因为他开始练
习这项迷人的新能力。大概直到入学后一年内,当孩子们接收到越来
越多塔尔瓦所谓的“社会回馈”信息之后,说谎的情况通常会有所好
转。在教室和游戏厅中,孩子们会了解到说谎背后的沉重代价。他们
发现如果经常说谎,老师和同学们会不再信任自己,自己就会变得不
受欢迎。
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成人来说也同样适用。在大部分情况下,
说实话都是有用的--这对我们这种互动密集的社会动物而言,是基本
的提示与预警。正如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所说,你永
远无法成功地长期欺骗所有人。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及散文作家托马
斯·布朗爵士(SirThomasBrowne)对于实话和谎言,有一段既是对
比又是互补于马基雅维利的论述:
真相的帝国如此雄伟,它的地址在地狱之墙内,魔鬼每天都被迫
练习说真话……只要知道所有的社群都因为真相而运转,那么地狱也缺
它(真相)不可。意大利人试图提醒我们,欺骗是永远存在的,因此
统治者有时也要说谎。但布朗显然不这么认为,真相事实上是如此有
力,这不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吗?即使魔鬼聚在一起时,也要依赖真
相,因为“所有的社群都因为真相而运转”。布朗颠覆性地指出,我
们对谎言的厌恶并不是来自上帝赋予的道德感,而是我们天生就支持
真相。换个角度来说,即使有人撒了谎,也不能断定他就是魔鬼。我
们说实话,是因为实话对我们有利,正如若说谎比较有利的话,我们
也会选择说谎。
不论在学校或是家里,大多数儿童本能地实践着“布朗法则”,
但少数儿童仍然会持续性说谎,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
如果到了少年时期还在持续地撒谎,通常是内心非常不安的表现:发
泄沮丧、企图赢得关注等。“说谎是一种征兆。”塔尔瓦这样说。例
如,在父母离婚的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利用谎言来实现对某些状况的
控制,否则会觉得无助。
美国欧伯林大学(OberlinUniversity)的南希·达林(Nancy
Darling)博士是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专家,她认为说谎是一种
“自我增长的活动”,一个谎言会促生更多的谎言--如果一个谎言可
以让儿童走出困境,他可能会再度尝试,用更多的谎言去维持第一个
谎言。我们都知道,谎言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一旦说了一个谎言,另
外一个谎言经常是势在必行的。当你深陷谎言中,继续说谎似乎比推
翻所有的谎言要容易些;不知不觉中,你只能靠说谎来免于麻烦。如
果一名儿童对自己的认知都离不开谎言,就很难让他不说谎。8岁是能
否告别说谎的分水岭,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机构主任李强(KangLee)
这样认为。如果在7岁后,儿童仍然持续性地说谎,那么他很可能还
会再说上好几年,甚至到成人阶段还是如此,因为他早就上瘾了。
越早让儿童知道“说谎会导致自我毁灭”的效果就越好。问题是
儿童如何学习不要说谎?这个问题和如何学会说谎一样有趣,也同样
具有争议性。我们应该对儿童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可是对他们说谎
要加以严惩吗?或是该让儿童慢慢戒除说谎的习惯?2009年,塔尔瓦
在全球各地研究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在拜访过中国和泰国后,她被
一位朋友推荐到西非的一所幼儿园,我们姑且称之为A园。A园采用
我们所熟悉的英国或加拿大式的教育方法,严格而合理。如果学生有
不良行为,会被口头训诫、取消特权或留园察看,完全不会被体罚。
塔尔瓦同时也参访了附近的另一所幼儿园,我们称之为B园。B园
的教育方法和A园南辕北辙,管教的方式极为严苛,严格遵守该国在
20世纪前叶由其殖民主法国所建立的传统。学生必须遵守非常苛刻的
行为规章,逾矩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而且方式非常暴烈,就连在课
堂上答错题,都有可能会被掌掴。这个学校还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塔
尔瓦私底下帮他取了个外号:执法者。他的任务是每天巡视教室两次,
向老师询问有没有行为不检的学生。这些被老师点名的学生会被带到
幼儿园的后院,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挨棍棒揍。所谓的行为不检包括没
做功课、忘带铅笔等,其中最糟糕的就是说谎。
这两所幼儿园的距离只有几英里,学生的社会背景也都相当,但
是却接受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换句话说,要研究不同的道德法规
如何影响欺骗行为,这正是近乎完美的场所。两所幼儿园都很欢迎塔
尔瓦在校内进行实验,而且他们都对己校学生的道德素质非常有自信。
B园的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一点儿也不羞愧,他们甚至还贬损A园
的教育方法过于放纵。他们十分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培养诚实
儿童的最可靠途径。
塔尔瓦跟最常合作的伙伴李强一起,从这两所幼儿园里找出了3
岁和6岁的两群儿童进行面谈,同时让他们进行偷窥游戏,先拿出比
较简单的玩具,再拿出发音不明的玩具。当她回到饭店播放实验录影
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B园学生的谎言有非常高的一致性,而且他们
对自己谎言的坚持程度超过塔尔瓦曾经面试过的所有儿童。
为了确证自己的研究发现,塔尔瓦第二天再度回到了这两所幼儿
园,又进行了更多的测试。当她分析这些结果时,她震惊地发现B园
学生等候转头偷看的时间很不一样。大多数进
行偷窥游戏的学生不到10秒钟就会作弊,A园的学生也不例外;
但B学校的学生等了更长的时间(最长的是1分钟)才回头偷看。或
许B园的老师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骄傲,这是他们的学生纪律更严明
的表现,但接下来他们恐怕也会因为塔尔瓦更惊人的发现而沮丧:无
论年龄大小,B园里接受调查的、所有的孩子都出于本能立刻说谎。不
仅如此,他们还非常擅长说谎。不论偷窥游戏在哪里举行,年幼的孩
子都会立刻承认自己说谎,或勉强说些借口来支撑自己的谎言,比如,
当塔尔瓦追问:“好,那你怎么知道这是足球?”3岁大的孩子通常会
回答:“因为我看到了它。”说好一个谎言的前提,是身体、情绪和
心理都必须经过相当的磨炼,才能成功实现。孩子必须控制自己的表
达方式和身体语言,不能够让自己笑出来、目光闪烁或看起来焦虑畏
缩--这些都会让他功亏一篑。你肯定知道,这些技巧会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得以强化,3岁大的孩子会编乱了自己的故事,或是因自己撒谎而
发笑;四五岁的孩子则相对有能力编出可信度较高的故事,并且在说
谎时面不改色。这个模式反映在A园的学生身上。
然而,B园的学生全都是技高一筹的说谎高手。3~6岁的孩子,
他们都坚决否认自己偷窥过,而且在被质疑时也展现出充分的自信去
维护自己的故事。较大一点儿的孩子们第一次还会故意猜错,好让研
究者误以为他们是利用直觉和剔除法摸索得出的答案。“我觉得它的
声音听起来有点儿像手机。但我知道你在学校里面不能带手机,所以
我想那应该是别的什么东西……也许是动物……”要知道,如此熟练、
精巧的表现,需要非常多的心理常识、创意思考和戏剧天分。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塔尔瓦在圣安德鲁大学就读时,她的导
师正是怀特恩。她从怀特恩和伯恩的研究中得知,作为社会性动物,
说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孩子们也会发现,说谎的策略是他们适应社
会环境的最好帮手。怀特恩和伯恩观察到,低等黑猩猩最容易采用战
术性的欺骗,而哲学家西塞拉·伯克(SillaBok)也推测,孩子之所
以将说谎发展成了行为习惯,是想以此来对抗体力和社会力量远远超
过他们的成年人,也就是说,说谎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最后防线。“弱
者无法秀出真心。”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Fran·oisdeLa
Rochefoucauld)曾经这么说过。由于说谎会被老师和家长处罚,这
将迫使孩子们的自卫心理变得更强--这是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对A园
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时候说实话、偶尔才说谎话,这是有道理的。
他们知道自己如果说谎被逮到,可能会受到处罚,但也不会太严重。
然而,B园的学生已经适应塔尔瓦所谓的在“惩罚的环境”下的生活,
自我防卫已然成为他们的最高原则。虽然说谎会让他们挨揍,但说了
实话也不见得就能躲开体罚,不如赌上一把--哪怕3岁的小孩都这样
想,就像塔尔瓦所说:“如果小错都会招来重罚,你可能就会放手一
搏。”
B园试图以严格有效的教育方式将良好的道德习惯灌输给儿童,但
塔尔瓦的研究指出,这样的制度不但没能让B园的学生诚实,反而会
培养出技巧高超的说谎小惯犯。
学会判断何时说谎
从父母对说谎的态度上,孩子们能接收到非常复杂的信息。一方
面,他们教导子女撒谎不好;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警告孩子,绝对不
能告诉奶奶自己从来没有戴过她送的那条围巾。孩子们注意到,当他
们在特定的情况下说谎时,父母会称赞他们,并且迁就他们的谎言。
身为观察力敏锐的生物,他们也注意到,父母会对别人说谎,不论是
对电话推销员还是在回答朋友提出的尴尬问题时。当他们长大后,他
们试图理解这样的观念:说谎是不好的,但它也
是必要的。塔尔瓦的另外一个实验,是让孩子收到一份看起来像
是玩具的礼物,但打开后才发现只是一盒香皂。绝大多数7岁的孩子
打开礼物时,都直接露出不愉快的表情;但到了11岁,大概有一半的
孩子会很有说服力地撒谎道,他们很喜欢这份礼物。
达林研究青少年的社会生活长达20年,她研究的国家包括智利、
菲律宾、意大利和美国。在每一个国家中,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在面谈
时都承认,他们在家里会说谎。他们的谎言多半都集中在某些问题上:
情爱关系、喝酒、交友对象、社交场所等。同时,大多数的青少年都
宣称,他们很看重“诚实”这个特质,也都会自夸地说他们和父母的
关系十分平等。只有在研究者询问一些细节时,他们不诚实的真相才
会被揭露,而他们居然也只有到那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诚实。
“他们非常惊讶,”达林说,“他们不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会说谎的
人。”青少年就像成年人一样,对说谎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他们
会为了与自己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事而说谎--出于避免受罚、在父母面
前维持良好形象等原因;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会用说谎来保护父母,
因为他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让真相困扰父母。在这类谎言中,父母也
会成为“共犯”,对于自己不想了解太多的部分,就很有默契地不向
孩子们发问。达林回想起自己的处于青少年期的儿子时说道:“他不
会在他的性生活问题上欺骗我,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开口问过他。”
在学校就跟在家里一样,在某些情境中说谎是比较好的选择。例
如,被贴上“告密者”或“卧底”的标签,就会背上众所周知的“罪
名”。当孩子试着平衡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间的冲突时,会让他陷
入不安。一项源自1969年在美国高中进行的经典实验说明了,在某些
情境下决定是否要说谎,牵涉到精巧的社会计算。在历史课上,老师
因为要去接一通重要的电话而离开教室,一名学生从自己的座位上起
身,走到讲台边,把老师留在桌上的钱全部拿光了。“我很了不起
吧?”他用得意的口吻向同学们炫耀,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其
他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位行窃的学生其实是实验者的同谋。
这个剧情在不同的教室里上演两次,由不同的学生扮演小偷。其
中一位被选上的男学生非常优秀,如果推选学校的代言人,他一定会
榜上有名,是“地位高”的学生;在另外一个场景中,则是由被同学
认为最没有价值的、“地位低”的学生扮演小偷。在两个“意外事件”
结束后,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单独或两人一组,被心理学家问了3个问
题:“今天是否有人从老师的讲台上拿走了钱?你知道是谁拿的吗?
如果知道,请告诉我那个人是谁。”无论扮演小偷的学生的地位高低,
所有被单独问话的学生都说了实话;但如果两人一组的学生和心理学
家面谈,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小偷是地位高的那个学生时,就不会
有人说实话,大家一致地否认自己知道钱被偷的事儿;当小偷是地位
低的那个学生时,大家就会说实话,而且指认出他来。学生有诚实的
本能,但为了避免背叛班上最受欢迎的学生,他们为说谎做好了准备。
大多数的孩子不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不仅是因为他们知道说谎是不对
的,而且还因为他们懂得了何时该诚实、何时该说谎这种不可言传的
社会规则。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学习这些规则,但前提是孩子觉得自己
被信任。大多数孩子会说谎,都是为了避免丢脸或免于受罚,而不是
为了操控别人,过于激烈地惩罚这些规避性的说谎行为,会让孩子陷
入不诚实的怪圈。“如果你走进房间,发现5岁的孩子把牛奶洒得到
处都是,然后问他‘是你闯的祸吗?’这正是在孩子说谎。”达
林说,“如果你说‘哦,你弄洒了牛奶,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清理干
净吧!’如此,孩子是大都不会说谎的。如果他还是说了谎,你最好
一笑了之,但清楚地表明你知道他在说谎。没必要因为孩子说谎,就
责备他‘你是个坏小孩’。”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总是会被攻击,他就
会建立一种保护性的盔甲,用谎言来面对周遭环境。当孩子生活在
“说谎就会受到重罚”的威胁之下,只会成为拥有更高手段的骗子了。
有些人会说,父母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孩子说谎时不动声色,等孩子长
大了自然就不会再说谎了。但达林认为,这种做法反而是
在误导孩子:反正说了谎也没关系,就可以说更多谎言。不知不
觉中,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说谎了。达林认为最称职的父母
是温和而严格的。她回想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告诉她,
光是闻她的手肘,他就知道她有没有说谎。“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才
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她笑着说。现在,她非常感谢父亲的睿智:
他发明了一个看起来很客观的测验(它本身就是个善意的谎言),去
侦测她有没有说谎。这个方法允许达林有违规的行为,但又不至于质
疑她的道德品质,也不以惩罚来威胁她。
塔尔瓦有另一个版本的偷窥游戏:把参加测试的孩子们分成两组,
在游戏开始前,研究者先跟两组的孩子们分别说一则小故事,其中一
组的故事是《放羊的孩子》,因为男孩不断说谎,所以他和羊群都被
吃掉了;另一组的故事是《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在这个故事中,
年轻时的华盛顿承认自己用新买的斧头砍掉了樱桃树,故事结尾是他
爸爸说的一段话:
“乔治,虽然你把树砍倒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你没有撒谎,
而是说了实话,这比拥有上千棵樱桃树还让我高兴。”塔尔瓦想知道,
这些故事在后续的游戏中,对孩子们说谎的意愿有没有影响。如果有,
哪个故事比较有效?很多人认为《放羊的孩子》比较有效,因为这个
故事表达出来的意思是“说谎将使你面临可怕的惩罚”。然而事实上,
听到这个故事的孩子们比起一般孩子们更容易说谎。相反,华盛顿的
故事较能够激发孩子们向诚实行为看齐的意愿--即使把华盛顿换成其
他默默无闻的名字,以消除第一位美国总统的声誉对孩子们的潜在影
响,结果仍然一致。根据塔尔瓦的研究,故事的力量在于教导孩子们
享受诚实的愉悦感,而不是向他们灌输谎言被揭穿的可怖性。
达林、塔尔瓦和其他研究者建议,培养诚实可信的孩子,最可靠
的方法就是相信他们,使他们本性中最好的那部分发挥作用,而不是
企图根除他们最糟糕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诚实
为美”的环境。
即使达尔文身处非常严格,而且充满惩罚性道德指导的年代,他
却很早就写下了相同的结论:
一旦这个孩子得到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并被慢慢教育,他就会很
快变成一位值得信赖、坦诚、细心的人,就像大家所喜欢的孩子那样。
第三章虚构症患者:骗子、艺术家和疯子
演员、剧作家和小说家并不是在说谎,因为规则是大家预先就知
道的:你来戏院,看我们如何高明地欺骗你。就像白兰度和其他人观
察到的,说故事的艺术手法和说谎其实非常相似:两者都捏造了一些
情节,并要求观众或听众相信他们。心路历程非常接近。
作家天生就说不了实话,因此我们说,他们只能写虚构小说。
--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
2004年,英国天空卫星广播公司(BritishSkyBroadcasting,
以下简称“天空”)控告了它的供应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Systems,以下简称“EDS”),因为这家公司在一个IT计划的
时间与费用方面欺骗了自己,天空要求对方支付数亿英镑的赔偿金。
产业观察者都认为,天空应该不存在什么胜算的可能,因为这类案例
从未胜诉过,要证明EDS是欺诈而非只是双方的误解,这非常困难。
审判进行到第三十七天,在面对天空的律师马克·霍华德(Mark
Howard)的质疑时,EDS执行官乔·盖洛威(JoeGalloway)是否诚
实正直成了最重要的争论点。霍华德不再纠结于那些复杂的指控内容,
而是直接质问盖洛威是否取得了美国维尔京群岛肯高迪亚大学的
(ConcordiaCollege)商业管理硕士学位(这是盖洛威在证词中提到
的)。对此质疑,盖洛威说自己当时需要一点儿自我激励,就去了圣
约翰那个美丽的岛屿;在就读肯高迪亚大学期间,他在前得州雇主的
要求下,监督位于圣约翰岛上的可口可乐的供应商,这使得他必须经
常在岛屿间飞来飞去,乘坐的是“小型的4~6人座的通勤飞机”;他
还表示自己非常熟悉圣约翰岛上三座主要的大学建筑,而且肯高迪亚
大学夜间部的课程十分严格,这使得他经常得花三四个小时在校园内
自习;他甚至承诺下次出庭时会带相关教科书来--再次开庭时,他真
的带来了。
在做证时,盖洛威谈吐自信而流利,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好像
他已经看透了这个审判,甚至有点儿享受这个过程。不论是不知情的
人,还是消息最灵通的人,都不会认为盖洛威所言是他自己编造的。
神经病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RDamasio)在其
1985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到一位中年妇女的故事。这位妇女在一连串
中风之后,因为脑部受损出现了许多症状,但她仍然拥有部分认知能
力,包括连贯的语言能力等,只是她说话的内容变得真假难辨。为了
测试她对当时事件的认知,达马西奥问她关于福克兰战役[1982年在
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就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南佐治亚
以及南桑德威治群岛所属问题争端而引发的战争]的事。她说,她曾
经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假期,还和她的丈夫在福克兰岛上漫步,并在
商店里买了些当地特有的装饰品。问她在那个岛屿上使用哪种语言,
她说:“当然是福克兰话啊,要不然呢?”(但实际上马尔维纳斯群
岛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在精神病学的术语中,这位妇女患了“虚构症”。慢性虚构症是
一种罕见的记忆问题,只有少数脑部受损的患者会罹患这种疾病。在
理论上,它被定义为“捏造、扭曲或误解了关于自己或世界的记忆,
且不觉得自己在说谎”。相比失忆者犯下“省略”的错误(他们无法
填补记忆中的缺漏),虚构症患者犯的错却是“伪造”:他们不是遗
忘,而是编造。
虚构症患者几乎对自己的状况一无所知,他们会认真地用一些荒
谬又不具说服效果的话语来描述自己--像是他们为什么待在医院里,
或为什么他们需要看医生。某些患者还会为自己编造职业,或者在谈
话时,假装自己正在工作。某位患者被问及身上的手术刀疤时,他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突袭了一位少女,结果被她朝头上开了三枪,
把自己打死了,不过后来手术又让他起死回生。该患者被问到家人的
去向时,他说他们纷纷死在自己的怀抱里或者在他面前被杀。其他患
者的故事更奇特,像是到月球旅游,在印度和亚历山大大帝打架或者
亲眼看见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虚构症患者并不是在说谎,他们只是
陷入神经心理学家莫里斯·莫斯科维奇(MorrisMoscovitch)所谓的
“诚实的谎言”中。因为心里的不确定感,而且隐隐地因为这种不确
定性而苦恼,致使他们被“讲述的强迫冲动”所支配,执着地要去塑
造、排序或解释他们并不了解的东西。慢性虚构症患者通常是脑前叶
尤其是专门负责自我协调和自我审查的部位受损。听到一个问题,或
者只是一个字,就能够启动患者一整组的联想。当然,一般人也会有
这样的状况--听到“疤痕”这个词,你可能会想到战争中受伤、老电
影或濒死经验的传说,但你不会让这些随机的想法进入意识--就算会,
你也不可能说出口。你会反省、核查一些事实(你从未参与过第二次
世界大战)和常识(你不可能死而复生)的
恰当性。慢性虚构症患者却完全不经过这些过程,他们随机地将
真实的记忆和毫无根据的愿望及意图凑在一起,然后组成一个无厘头
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慢性虚构症患者让我们反思了正常人的心智状
态,同时,也显露出了心灵的创造力。我们也许都可以是天生的寓言
家,虚构症则不断将我们的经验及想象组合成故事,以期有朝一日能
挣脱那条把我们拴在现实上的锁链。大多数时候,我们运用我们的大
脑中枢,控制我们对听众说出口的故事,以及希望听众相信的事。然
而,运作控制的程度则要视我们的个性以及时间点而定。
※·※·※
霍华德可能非常惊讶盖洛威即兴演说的长度和细节,但他十分乐
意让盖洛威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盖洛威在说谎。天空的律师团
在全方位侦查盖洛威的背景时,发现圣约翰岛上根本没有肯高迪亚大
学,而且也没有可口可乐的办公室或工厂,同时,那里也没有飞机场,
因此根本不可能搭飞机去。盖洛威带到法庭的教科书,上面的条码和
印戳都表明它是密苏里图书馆的藏书,那个图书馆在盖洛威家附近。
在盖洛威上庭做证后没几天,霍华德呈给法官一张MBA的证书--是
“肯高迪亚大学”授予其爱犬雪纳瑞露露的证书。霍华德还指出,露
露比乔·盖洛威还高一个等级,他甚至展示了一张“肯高迪亚大学校长”
和“副校长”帮露露写的推荐信。
或许乔·盖洛威最异乎寻常的,是他的谎言多此一举。一旦霍华德
开始询问盖洛威的MBA学位,对盖洛威最有利的战术就是坦白它的来
源,因为只要稍微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每一句
证词都会被用放大镜来检验。或者,他可以宣称自己不记得了,来回
避律师的质问。然而,他继续回忆他在圣约翰岛上的细节,甚至说出
了更多琐碎的事。盖洛威展示了说谎专家所谓的“欺骗的喜悦”--当
然,他在欺骗上获得的喜悦远远比不上任由想象力奔驰的快感。
法官在解释他为何决定让天空赢得诉讼时表示,盖洛威在学位一
事上说谎的轻松和自信,已经摧毁了他作为一名证人的诚信,这也显
示出他在做生意时有欺骗的倾向。法官说,盖洛威展现出一种“惊人
的撒谎能力”,EDS被判付给天空两亿英镑。在电影《非常嫌疑犯》
(TheUsualSuspects)中,警探们拼命地搜寻神秘的凯撒·苏尔
(KeyrSoze)--一名残暴又聪明的罪犯,这家伙在黑社会中有着神
一般的影响力。虽然他的罪行众多,但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
有人了解他的过去,更别提谁曾亲眼见过他了--因为那些见过他的人,
都已经惨死。所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警探们只能依靠跛子罗杰·金
特(RogerKint)这个骗子的证词,让他说出他知道的苏尔的故事,
用以交换其刑责豁免权。
罗杰描述他和一群罪犯如何被苏尔勒索,以及苏尔的律师小林
(Kobayashi)如何摧毁了苏尔对手的大宗毒品交易,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罗杰和另一名男子外,其他人都被杀了。罗杰还告诉警探们,苏
尔出生于土耳其街头,一开始只是一名毒品贩子,但在匈牙利黑手党
杀了他的孩子后,他发愤报复,并成了一名相貌神秘、一人当关的无
惧勇夫。罗杰的证词将警探们引领到一名叫作迪安·基顿(Dean
Keaton)的警察身上,显然,迪安就是苏尔。
然而,这部电影出乎意料的结局是,凯撒·苏尔正是罗杰本人。罗
杰的故事只是一则精致的谎言,是他信手拈来的伎俩,线索来自他当
时身处的环境,甚至包括警察局办公墙的公布栏里张贴的资讯。当一
位警探偶然留意到这些公告时,发现公告中一些随机的字词和片段就
出现在罗杰刚刚交代的案情中,这个发现让他怒不可遏,他摔掉了罗
杰在审讯时啜饮的咖
啡杯,咖啡杯的底部赫然印着商标“小林”。
正如罗杰那再恰当不过的绰号“言说”(Verbal),虚构症患者
会随手用身边的线索编造故事。就像那名提及自己在福克兰岛度假的
女士一样,她的故事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只要有人问一个问题,或
说一个特殊的字,他们就被“打开”了。如同爵士萨克斯风乐手可以
随时接招一样,一旦钢琴师给他一段旋律,他就可以即兴独奏。虚构
症患者可能会跟来访的朋友说,自己在医院里是因为他是医院的精神
科医生,站在他身边的人(真正的医生)是他的助手,他们正要一起
去诊断一位病人。慢性虚构症患者更善于在言辞上进行创新,他们会
把一些自相矛盾的话用一种无意义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例如一位
患者被问到法国玛丽王后怎么了时,他回答道,她被她的家人“自杀”
了。这些患者很像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9世纪美国继霍桑、
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小说家)描述的小说家:“他们不放过任何一
个想法,且非常珍惜所有的素材。”“言说”罗杰和福克兰妇女都在
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的著作
《人性论》(ATreationHumanNature)中提到:
塑造怪兽,需加入不协调的形状和外貌,这种想象力的成本并不
比构建最自然、最熟悉的事物高……虽然我们的思绪似乎拥有无限的自
由,但在更进一步的观察后我们将发现,它真正的空间有限。所有心
灵创造力的总和,不会大于将我们的感官与经验材料进行合成、转置、
放大与减少等作业之后的总和。当我们想象金山,我们只是把过去熟
悉的金子与山两种已经固定的观念组合起来而已……总而言之,想象力
的材料来自我们对内与对外的感知,对这些感觉的搅拌与组合,纯粹
是心灵与意志的工作。
威廉·詹姆斯(亨利·詹姆斯的哥哥)说,这种能力是能够让发散性
的思考变成小说的关键。所谓“发散性思考”,是指一种思考的模式,
而“不可预期”似乎是它唯一的准则。当我问作家威尔·塞尔夫(Will
Self)的创造性历程时,他也引用了这个主题,说创造性心灵就像是一
种连续的意愿,可以拾取世界的层面、思想的层面,然后将它们和其
他东西放在一起,产生并存的、连续性的现象。在《没有回家的路向》
(NoDirectionHome)这部纪录片中,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记录了鲍勃·迪伦(BobDylan,美国民谣歌手、音乐家,
被称为乐坛“活化石”)早期音乐生涯的故事,让我们可以窥见虚构
症患者的心路历程。在1966年,穿着蓝色麂皮外套、条纹裤子、戴着
雷朋太阳眼镜的迪伦站在伦敦肯辛顿的街角,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英国,
玩兴正盛。他路过宠物店,店前写着三个标语,明显地指出店内兼卖
烟草。他把标语大声地念了出来:
我们代管、修剪、清洗并归还你的狗
兼卖香烟和烟草
还是动物和鸟类买卖中介
迪伦用这些字作为素材,创作出带有童谣与垮掉派诗风(Beat
poetry)的即兴重复段。他一边跳舞,一边在空中挥舞着他的香烟,
为自己的新作品咯咯大笑,他创作的速度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到的还要
快:我想要一只狗,它会收拾我的浴缸、归还我的香烟,把烟草交给
我的动物再给我的鸟佣金。
我想找个地方帮我的鸟洗澡,买我的狗,收拢我的弹匣、卖了我
的香烟还定做了我的浴
缸。
我想找个地方,可以把我的灵魂变成动物,修剪我的归途,洗涤
我的脚,代管我的狗。
这个小插曲让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原因在于,它清楚地显示即兴创
造力的一个关键行动:将熟悉或平凡的元素与潮流混搭,以产生新的
事物,例如顺口溜。而事实上,这也是许多艺术的开端--虚构组合的
力量。迪伦的创造力经常与说谎有关,尤其是涉及他自己的传记。他
刚开始在纽约崭露头角时曾经告诉记者,他来自新墨西哥州的盖洛普
(Gallup),并且住过艾奥瓦州、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和堪萨斯
州,而他的吉他技艺,则是师承蓝调歌手阿弗拉·格雷(ArvellaGray)
及曼斯·利普斯科姆(ManceLipscomb)。但事实上,当时的他只住
过明尼苏达州和纽约,也没有遇见过格雷或利普斯科姆。这类的故事,
正是虚构症患者阐述的故事:混杂了真相、幻想和希望实现的愿望。
差别只在于,迪伦想必也知道自己在说谎。
※·※·※
在1966年一个非常著名的诽谤案中,英国前内阁部长乔纳森·艾
特肯(JonathanAitken)在法庭上说了一个故事,描述了自己被一家
全国性报纸诽谤后所承受的恐惧。他说某天早上,他和10岁的女儿亚
历山德拉一起离开他位于威斯敏斯特洛德北街上的住宅时,被一群记
者追赶,他们把他的女儿吓得失声痛哭。艾特肯和女儿躲进汽车以后,
发现记者们开着厢型车尾随其后,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在伦敦市中心
展开了,直到艾特肯采取了一个狡猾的策略:他把车子开进西班牙大
使馆,并且换了一辆坐骑,才摆脱了那些讨厌的新闻记者。
艾特肯--这位富有、英俊且善于雄辩的男人,难以抗拒演出闹剧
的诱惑。一年前他在记者会上宣称要控告《卫报》,因为《卫报》刊
登了许多对他与沙特阿拉伯军火商关系的评论(如艾特肯在任期内与
军火商在巴黎的丽兹酒店会面等细节)。艾特肯还说:“如果我必须
肩负启动战争之责,用英国‘公平竞争’这个可信赖的盾牌以及单纯
的真理之剑,来割除我们国家之瘤--这被扭曲了的新闻界--我已经准备
好全力奋战,这是一场对抗虚假谬误的战争。”后来,这个案子的审
理时间超过两年。艾特肯明明知道《卫报》的诸多指控都是真实的,
还非常乐于制造闹剧,于是他输掉了官司,并赔上了名声和事业。在
审判中,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艾特肯说过的谎言的数量。某些谎言是为
了圆他之前的谎言,而有些谎言似乎只是为了满足撒谎的快感。就像
盖洛威一样,艾特肯在虚构时得到的欢愉,让他在撒谎这件事上欲罢
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艾特肯还用这些谎言来为自己增色。正如他在
记者会上所表现的那样,他在法庭上的形象也是一个坚忍的、维持正
义的、饱受诬蔑与诽谤的爱国人士。他说的那则被新闻记者追赶的故
事有非常明确的、戏剧性的目的:成就他潇洒又英勇的英雄形象。
艾特肯的案子在1997年6月17日败诉,辩方终于找到毫无争议
的证据,证实了艾特肯在前往巴黎与军火商会面与否一事上,对法官
说了谎。在那之前,他那迷人的风采、善于雄辩的口才,处处透露着
真诚与自信的魅力,似乎随时都可能让他赢得胜利。然而在几天前,
关于被记者追赶一事的真相呈现在法庭上时,无疑给他的完美形象打
了天大的折扣--艾特肯确实在那天出门,但亚历山德拉却没跟他在一
起,他是自己走出屋子上了车,并开车离开,且没有被任何车子尾随。
※·※·※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9:4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0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