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的由来
阅读精选(1):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
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
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
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
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
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
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
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
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此刻山西大部分
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
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之后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
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
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节日起源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
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
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
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构
成了之后的禁火节。
禁火节,之后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
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以前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
第2页共5页
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之后晋
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
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
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
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
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
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
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
因而对晋地掌故个性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但是时间
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
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
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
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
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构
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
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
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
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
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
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
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
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
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相传,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时代,也许是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也
许是白天突然乌云密布,但是,必须是什么天生异象。因为晋献公死了,好歹
是个霸主,是必须不能悄悄地离开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是天地为之动
第3页共5页
容。可惜,历史没有说天地之间如何大战,只记载了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
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
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状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众臣
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
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
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
下。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
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之后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
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
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
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
寒食节最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
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润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
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没有介子推,更无可能!
阅读精选(2):
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
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
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之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
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理解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
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
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
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
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十分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
下来,构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第4页共5页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
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
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
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
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
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
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
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
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明白和了解这个节日,有
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十分有好处。
阅读精选(3):
寒食节的来历:
(一)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
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二)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
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之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
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理解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
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
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
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
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三)古代的人们都十分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
人流传下来,构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四)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
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第5页共5页
(五)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
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
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
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六)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
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
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
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七)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
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明白和了解这个节
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十分有好处。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8:3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0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