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家庭教育内容

更新时间:2023-01-28 05:20:45 阅读: 评论:0

拒绝名利作文400-什么的三月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党校心得体会)

-1-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家庭教育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

学时/学分:30/2

开设学期:第7-8学期

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小学/学前教育专业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选修课程

2.课程说明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个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家庭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它运

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宏观上阐述了家庭

教育的普遍规律,又从微观上论述了家庭教育的具体操作技能与艺术,探讨了一般家

庭的子女教育工作和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工作,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

要的课程。

《家庭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

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明确家庭教育的目

的、任务和内容,形成正确的家庭教养态度,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艺术;增强

理论修养;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重视家庭教育,科学实施家庭教育;能指导学生家长

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为将来处理好幼儿园、学校与家长的

关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打

-2-

下基础。高等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应修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2.了解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3.理解亲子关系概念、明确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分析当前亲子关系中存在

的问题、讨论当前应建立怎样的亲子关系。

4.理解家庭互动的内涵、了解家庭互动中的教育要素、深入理解家庭互动展开

的过程。

5.深入理解家庭文化及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特点。

6.认识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家庭、学校和社

会协作的原则。

7.分析比较不同年段(重点是婴幼儿及童年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各

年龄阶段家庭教育策略。

8.能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9.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小计

绪论22

1家庭与家庭教育33

2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44

3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55

4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33

5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价值内核55

6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22

7

不同年龄段个体及不同类型家庭

教育指导

44

-3-

8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协作22

合计3030

四、教学教法建议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述教育理论知识时,要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学,反对从书本到书本、单调乏味地机械讲授。

2.要坚持在教学中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研究为核心: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基

础、是中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思考和研究,应是本课程更为重要的目的和任

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

习,以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能力,

学会自学。

4.课堂教学要与课外活动,教育实习等活动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教

育的初步技能和能力,以便在教育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进一步调动家

长支持、配合、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并可辅之

以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以下讲述方法可作参考。

1.描述性讲解:可以根据教材编排顺序,系统性描述教材内容,理清线索,阐

明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排除教材中有关术语的理解障碍,展示各章节

的知识框架。

2.要点抽象式讲解:有关章节内容可先作简明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

对知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

3.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4-

4.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2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60)%

本文

绪论

教学目标:

1.理解家庭教育学及其学科特点;

2.了解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3.明晰为什么学习家庭教育学。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家庭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为什么要学习家

庭教育学。

教法建议:

描述性讲解:可以根据教材编排顺序,系统性描述教材内容,理清线索,帮助学

生排除教材中有关术语的理解障碍。

考核要求:

领会:家庭教育学及其学科特点;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应用:讨论案例,分析为什么学习家庭教育学。

参考书目:

-5-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一章

(1—3节).

[2]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绪论(1—

4).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第2版).第一章(1—3节).

[4]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01(第1版).绪论(1—2

节).

[5]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家庭与家庭教育

教学目标:

1.明确家庭的概念及家庭的功能;

2.了解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3.理解家庭教育的概念。

4.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

教学时数:3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概述(2学时)

家庭;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家庭的功能。

第二节家庭教育(1学时)

家庭的概念;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法建议:

-6-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要点抽象式讲解:对于家庭教育概念、家庭的概念、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等可

先作简明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对知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

2.实例分析式讲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的功能等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

型事例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引出知识点。

考核要求:

1.识记:家庭的概念;家庭的功能;家庭教育的概念。

2.领会: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4.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

参考书目:

[1]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一章(1—

2节).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

2版).第一章(1—2节).

[3]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01(第1版).第一章(第

2节).

[4]李燕.家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9年4月1日.第一章(第1—3

节).

[5]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M].2008年12月1日第1版.

第二章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教学目标:

1.掌握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的概念;

-7-

2.了解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

教养方式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1课时)

家庭结构的概念;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与家庭教育。

第二节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1课时)

家庭生活方式的概念;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教育。

第三节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2课时)

家庭关系的概念;夫妻关系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第四节家长教养方式与家庭教育(1课时)

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要点抽象式讲解:对于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的概念

等可先作简明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对知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也可

以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2.实例分析式讲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与

家庭教育的关系等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引出知识

点。

考核要求:

1.识记: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的概念。

-8-

2.领会: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4.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与家庭教育的

关系。

应用:分析案例,能用所学原理分析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书目:

[1]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三章(1

—4节).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第2版).第五章(1—4节).

[3]李燕.家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9年4月1日.第一章(第1—3

节).第三章(第二节).

[4]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M].2008年12月1日第1版.第三

章(1—5节).

第三章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

教学目标:

1.理解亲子关系概念;

2.明确亲子关系中有哪些教育要素;

3.各教育要素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4.了解传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及应建立怎样的亲子关系。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亲子关系概述(1学时)

-9-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特征;亲子关系的性质。

第二节亲子关系的教育要素(1学时)

角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

第三节亲子关系的传统与超越(2学时)

亲子关系的传统;亲子关系的超越。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要点抽象式讲解:亲子关系的特征、亲子关系的性质等有关内容可先作简明

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对知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

2.实例分析式讲解:本章大多数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

启发学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考核要求:

1.识记:亲子关系概念。

2.领会: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各教育要素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3.应用:讨论分析案例,了解传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明晰现代应建立怎样的

亲子关系。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三章

(1—3节).

[2]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三章(第

3节).

-10-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第2版).第五章(第1—2节).

[4]李燕,吴维屏.家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9年4月1日.第一章(第

1—3节).第十三章(第一节).

[5]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四章(第

1—3节).

第四章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

教学目标:

1.理解家庭互动的概念及家庭互动的发生机制;

2.了解影响家庭互动的因素;

3.讨论亲子互动的教育机制及互动的过程。

教学时数:3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互动的内涵(1学时)

家庭互动的意义;家庭互动是怎么发生的;家庭互动的特征。

第二节家庭互动中的教育(1学时)

权力结构;沟通结构。

第三节家庭互动中的教育机制(1学时)

亲子互动的机制;家庭互动的过程。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11-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2.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家庭互动的概念;家庭互动的发生机制;亲子互动的教育机制及互动的

过程。

2.了解:影响家庭互动的因素。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四章

(1—3节).

[2]李燕.家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9年4月1日.第十三章(第二

节).

[3]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四章

(第1—3节).

[4]李燕、吴维屏.家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五、六、

七、八章.

第五章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价值内核

教学目标:

1.理解家庭文化的概念;

2.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

3.深入理解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主要内容;

4.讨论东西方家庭教育文化的融合的内容。

教学时数:5

-12-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家庭文化(1学时)

第二节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1学时)

中国人的家庭观;中国家庭人际关系泛型;中国家庭的行为模式。

第三节中国家庭教育文化(2学时)

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的主体观;学习至上的价值观。

第四节东西方家庭教文化的对话与融合(1学时)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2.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家庭文化的概念;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主要内容;

2.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

4.应用:讨论东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如何融合。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五

章(1—4节).

[2]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01(第1版).第二章(1—

—3节),第三章(1—4节).

-13-

[3]黄全愈.望子成人:家庭教育在美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

第六章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

2.领会家庭教育的各个原则;

3.比较家庭教育各方法的异同及运用策略,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在实践中。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教育的内容(0.5学时)

第二节家庭教育的原则(0.5学时)

第三节家庭教育的方法(1学时)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要点抽象式讲解:有关内容可先作简明提要,抽象其知识点,然后逐一对知

识点所表达的涵义进行阐释。

2.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3.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考核要求:

1.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

2.领会:家庭教育的各个原则;

-14-

3.应用:比较家庭教育各方法的异同及运用策略,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在实践中。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

六、七、八章.

[1]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四、五、

六章.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第2版).第六、八章.

[3]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01(第1版).第五、六、

七章.

第七章不同年龄段孩子及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胎教与优生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中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中老年期家庭

教育策略;

2.理解婴幼儿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婴幼儿期家庭教育策略、儿童期身心发展

的主要特点及儿童期家庭教育策略、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青少年期家庭教

育策略;不同代际、不同子女数目、特殊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策略。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不同年龄段个体的家庭教育(2学时)

胎教与优生;婴幼儿期家庭教育;儿童期家庭教育;青少年期家庭教育;中老年

期家庭教育。

第二节我国特殊类型的家庭教育(2学时)

-15-

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2.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考核要求:

1.了解:胎教与优生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中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中老年期家庭教

育策略;

2.领会:婴幼儿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婴幼儿期家庭教育策略、讨论儿童期身

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儿童期家庭教育策略、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青少年期

家庭教育策略;

3.应用:讨论不同代际、不同子女数目、特殊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策略。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十、十

一章.

[2]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4月1日.第七、八章.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

2版).第九、十、十一章.

[4]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01(第1版).第八、九、十

章.

-16-

[5]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八、

九章.

第八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协作

教学目标:

1.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2.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作中的误区和问题;

3.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作的原则。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体成长的影响(0.5学时)

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教育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

间的关系。

第二节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协作(1学时)

家庭与学校教育协作中的误区;家庭与社会教育协作中的误区。

第三节家庭、学校和社会协作的原则(0.5学时)

教法建议:

以讲述为主,在讲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联系实际的讨论、评价。讲解可采

用以下方式:

1.实例分析式讲解:有些内容可联系实际,从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入手,启发学

生思考,从中归纳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引出知识点。

2.观点演绎式讲解:有时可直接显示某个家庭教育观点,在正确理解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以实例将其具体化,并举一反三,以达到灵活应用。

考核要求:

-17-

1.领会: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作

的原则。

2.应用:分析和讨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协作中的误区和问题。

参考书目:

[1]廖建东.家庭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九

章(1——3节).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五、

六、八章.

执笔:孙爱莲审核:制(修)定时间:2011年7月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5:2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98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在家教育
下一篇:浙江高中排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