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

更新时间:2023-01-28 01:20:54 阅读: 评论:0

九年级中考备考计划表详细-声名鹊起的意思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音量图标不显示)

1

谢道韫

来自于唐释法琳《辨证论》卷七注引《晋录》云:“琅琊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

清心玄旨,姿才秀远。丧二男,痛甚,六年不开帏幕。[2]《晋书》说谢道韫字道韫,《晋录》说她名韬元,

《谢珫墓志》又说她字令姜。[3]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

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

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

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

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5]

才情

谢道韫的才智不仅表现在诗文方面,也反映在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魏晋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

人称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为“三玄”),清谈成为一种风气。有的人甚至通过谈玄,“累

居显职”。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

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

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

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

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6]

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平

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

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

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

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

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

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

字。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

蠢才呢!

晚景凄凉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

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

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

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

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

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

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

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

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

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

世。[3][6]

2文学成就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

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9]。《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

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10],《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3家庭成员

谢道韫出生于陈郡谢氏家族,其家在谢玄时代已经成为江左高门,号称“诗酒风流”。谢道韫生父为

安西将军谢奕,母亲阮容,乃阮籍、阮咸族人。有弟弟谢寄奴、谢探远、谢渊、谢攸、谢靖、谢豁、谢康、

2

谢玄七人,妹妹谢道荣、谢道粲、谢道辉三人,谢道韫为长女。叔父为宰相谢安,堂伯父为尚书仆射谢尚。

4轶事典故

据《晋书》记载,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

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侄儿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悠然神

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就是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

话,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6]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

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

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咏雪》

作品原文:太傅(2)寒雪日内集(3),与儿女(4)讲论文义(5)。俄而(6)雪骤,(7)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⑻?”兄子胡儿⑼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⑽。”兄女曰:“未若⑾柳絮因⑿风起。”公大笑

乐。即⒀公大兄无奕女⒁,左将军王凝之⒂妻也⒃。

2注释译文:谢太傅:即[1]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

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⑵内集:家庭聚会。⑶儿女:子侄辈

的年轻一代。⑷讲论文义:讲解诗文。⑸俄而:不久,一会儿[2]。⑹骤:急(速),紧。⑺欣然:高兴的

样子。⑻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⑼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

东阳太守。⑽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⑾未若:不如比作。⑿因:凭借。

⒀即:是。⒁无奕女:即东晋才女谢道韫(yùn)。无奕,就是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⒂王凝之:字叔

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⒃也:表示判断的语气。

3作品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

说:“白雪纷纷的样子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郎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与白雪纷纷的样子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起舞。”谢太傅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

的女儿,后来是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诗词鉴赏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

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

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

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

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

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

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

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

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

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⑴与友期行⑵,期日中⑶。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去后乃至⑸。元方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⑺?”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⑻。”元方曰:“君与家君⑼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⑽之,元方入门不顾⑾。

解释

⑴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⑵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3

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丢下。去,离开。⑸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⑹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⑺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

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这里的意思是不在。⑻相委而去:丢下别人。委,丢下、舍弃。去,

离开。⑼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⑽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⑾顾:回头看。

译文: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

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

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

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的表现)。”友人感到惭愧,

下了车想去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家门。

古今异义词:

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引古意:拉;今意:引导,带领。

5.期古意:约定;今意:期望。6.不古意:通假字通否古今相通语气词表询问。

赏析:文讲的是“信”和“礼”。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友人失信,没按时来,陈太丘就走了。友人对

此不但不自责,反而辱骂陈太丘无信、“非人”。元方是怎样面对的呢?首先,他提出什么是“无信”?“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谁无信呢?话说在点子上,友人无言以对。其次,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

又是失礼。简短两句话,使友人惭愧得下车来拉他。文章赞扬小元方明礼又善言。

2作者介绍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的。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

史、江州刺史、南充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因他熟悉

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才学之士的帮助,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

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

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

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

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志怪小说。原有文集

八卷,已亡佚。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方正”门,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指陈寔(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

(今河南省许昌市东)人。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他

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

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这里记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

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3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403~444)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他是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

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宰闻喜半岁;复再

迁除太丘长,故号太丘。与子纪、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又与同邑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

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做人

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从这篇课文可以得知《世说新

语》是志人小说,也是有关历史记载的书籍。

4常识

注:刘义庆是编著者,并不为作者,他是组织者。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

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

4

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

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

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

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

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

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

《幽明录》等志怪小说。原籍南朝宋国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

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

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

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

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二﹞荆州时期(30-37岁)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

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三﹞江南时期(37-42岁)刘义庆担任江州

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1岁病逝于京师。刘

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

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王石争豪”: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互不示弱。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恺。他曾把一棵

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与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葳蕤,相映成趣,少有可与之媲比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

自鸣得意,谁知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应手而碎。王恺既惋惜,又觉得石崇在妒忌他,一时声色俱

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叫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尽数取出,不乏三尺、四尺高

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且光彩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惘然若失。启示:目光短视、

敝帚自珍者,必须打破。

“急不相弃”: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

“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启示:

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

“郗太傅招婿”: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王丞相

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

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

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

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

他。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雪夜访戴”:王徽之居住在山阴。一夜忽然下起大雪,他睡醒过来,踱步出屋,酌酒赏雪,情不

自禁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触景生情,他想起了住在百里之外的剡县的戴逵,于是当夜乘小船溯江而

上,次日天亮才到了戴逵家门,但他并没进门,而是折船返回。

同行的人十分纳闷,就问他,王徽之坦然地说:“我原本乘酒兴而来,现在酒兴尽了,何必一定要见

到戴逵呢?”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1:2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9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公输ppt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