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
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
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
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教材分析:
这组课文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
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
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
的美丽景观。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全文层次清楚,
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
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
陶;
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题导入
1.课件出示中国的“世界遗产”,引出颐和园。
2.板书课题(18.颐和园),并提醒“颐”的写法。
3.释义:颐:修养。和:太和。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者课文里的足迹去饱览这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
子多读几遍;
(2)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2.反馈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共同正音。
(2)指导书写生字:殿、廊
(3)交流:这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4)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5)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3.解决游览顺序,学习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
(1)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
的?画出相关的语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观察,引出游览的顺序。
(3)解疑: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颐和园的。
(4)再读描写游览顺序的句子,从句中的动词体会移步换景的表达
方式。
师:像这样脚步在移动,位置也在发生改变,所看到的景物也跟着变
化,这种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这些红色动词和景点的名字放在一起
连词成句,把每个景点很自然地衔接起来了。
(5)齐读这些句子。
(三)、自主探究,感受优美,体会写法
1.感悟长廊的“长、美”
(1)师:现在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第一处景点长廊。板书:长
廊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
句中体会出来的?
(3)生汇报,体会长廊的特点。
长廊的“长”: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板书:长
长廊的画“多、美”:“五彩的画”、“人物、花草、风景”、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生读句子,以读悟思。板书:画:多、美
(4)课件出示长廊的画,学生欣赏。
(5)说话练习:走进这样的长廊,你仿佛走进了()。
(6)指导朗读,以读悟情,品味画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感受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才干。
(7)作者除了写廊内的画美,还写了什么?(廊外的风景美)板
书:风景美
(6)体会写作手法:师生合作读段落,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按照“看
整体、看廊内、看廊外”的顺序三看长廊连句成段,用了列举数字和
概括的方法,把长廊的长和美展现在了眼前。
(四)、总结
游颐和园要有顺序,介绍某一个地方的景物也要有顺序,作者
就是这样按顺序、抓特点三看长廊,把长廊的长和美展现在了眼前。
下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游览接下来的几个景点,看看作者又是按照怎
样的顺序看它们的?又是如何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的?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
长廊画:多、美
风景美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1:0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92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