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更新时间:2023-01-28 00:40:01 阅读: 评论:0

八字形三角形怎么证明-中国第一部字典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初二语文上册)

《陶然亭的雪》教案

陶然亭的雪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品味文章语言,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人与

自然相亲和)。

2.分析本文庄谐杂出、充满清高绝俗的静雅闲适的特点。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俞平伯;新诗、散文、红学研究成就;与自然相亲和;精雅闲适。

2.内容提示

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他心甘情愿拿出三分之一

来交换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昆明湖的夜

月,潭拓寺的钟声”。本文作者写的不是陶然亭的芦花,而是雪。叙

述了自己一次雪中游陶然亭的经历,表达出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

感情。

俞平伯的散文得益于晚明张岱、王思任等名士派的小品,但不是

着意去模仿和沿袭,主要是两者间一种异代同声的感应共鸣。其成因

在于各自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名士在心理特征、生活

趣味和行为方式上的相近,以及文化传统的铸造,庄谐杂出、充满清

高绝俗的静雅闲适之趣,是他们散文创作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三、作者生平

俞平伯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他原

籍是浙江省德清县,生长在苏州。俞平伯曾祖父俞樾是晚清著名文学

家、教育家、书法家。1900年1月8日(清光绪26年农历12月8

日),俞平伯出生在这个书香家庭,取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在

发表著述时,曾先后署过别名YP、环、平、援试、一公、屈斋、吾庐、

槐居士、古槐居士平生、古槐居士。在他四岁时,就由母亲教读《大

学》章句,长姐教诵唐人诗句,七八岁时,从曾祖父学习文字,九岁

时入塾学习。

1911年,他去上海学习英语和数学,一年半后又返回苏州。

1915年春,入平江中学读书。秋天,十六岁的俞平伯,考入北京大学

文学部。

1918年初,他参加了北大文科国文门研究所小说研究会的活动,

并开始创作新诗,进而从理论上探讨新诗的发展问题。1919年11月,

俞平伯在北大毕业。俞平伯是从写新诗起步,踏上了新文学的创作道

路的,在现代文学史上,他最初以新诗人的姿态,活跃在新的诗坛上。

俞平伯在北大毕业后,1920年4月去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1922

年7月,去美国考察教育,1923年秋,在上海大学任教,讲授《诗经》

小说和戏剧。1924年底北上,结束了在江浙的数年生活。1921年,

经郑振铎介绍,加入了文学研究会。1923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

人成立了朴社,集资出版书籍。

其后,俞平伯曾长期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学院和北京大

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前夕,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

同盟”(简称“小民革”)。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到文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晋级为文学研

究所一级研究员。1986年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庆贺俞平

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大会”,对他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

的杰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1.1诗歌

在新诗的历史上,俞平伯也是较早地对新诗做出理论贡献的一个,

这个时期,他写的有关新诗的文章,概括说来有三方面的内容:一、

他认为新诗只有谋求自身健全的发展,才能战

胜旧诗。二、他认为新诗不应以美为鹄的,而是应当表现人生,

导人向善,有益于人群。三、

对新诗的发展,他提出要推翻诗的王国,恢复诗的共和国,创造

平民化诗歌的主张。

为谋求新诗的健全发展,他主张提高质量,限制数量。在提高新

诗质量方面,他提出:一、诗歌应当表现人生,在“新诗里面自然以

关于人生的事物做主要材料”,诗人“作诗非实地描

写不可,想当然的办法根本要不得”。二、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

不能偏废,反对唯美的形式主

义的诗风。三、要讲究诗歌艺术,注意句法章法的变化,在声气

音调上也应当考求。主张新诗

人应当努力创造平民化的诗歌。他还从文学历史的变迁上,文明

艺术本来是平民的,文人的诗歌是在民间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强调诗歌与生活,与人民的结合,关心着新诗的社会化。

1922年3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冬夜》,选收1918年12

月到1921年12月写的诗五十八首。1922年6月,他与朱自清等出

版了八人诗歌合集《雪朝》,其中第三集为他的专集,收有1922年1

月5日至2月11日写的诗十五首。1924年4月,出版了第二部诗集

《西还》,共收1922年4月至11月写的诗八十五首。1925年12

月,出版了第三部诗集《忆》,内收1922年初至1923年5月写的诗

三十六首。他从1918年到1930年,长达十二年间创作的新诗,收入

诗文集中的共二百二十八首。集外诗有九首。在诗歌艺术上,他的诗

是有特色的。他的诗被公认为是长于描写,喜欢说理,音节美妙,有

着委婉周至和缠绵悱恻的艺术风格。他写诗着力于句中炼字,篇中炼

句,创造完整的诗境。他爱用叠字和偶句,很少使用欧化的句法。在

音节上,善于在白话中融化旧诗词曲的音节,有着凝练,绵密,婉细

的特色。他还善于利用旧诗的情境表现新意。在新诗的历史上,俞平

伯的诗歌创作,丰富了新诗的实绩,为新的诗国拓殖了疆土。他在诗

歌创作上,向古典诗词和民歌学习,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值得

后人借鉴和深思。

1.2散文

他的散文多数是在北京写成的。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

俞平伯先后出版了五本散文集。1928年8月,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

《杂拌儿》,内收1922年至1928年间写的散文三十四篇。1930年

6月出版了线装诗文集《燕知草》上下册,收1924年至1928年写的

散文十八篇,1933年2月出版的《杂拌儿之二》,内收1927年至

1932年间写的散文二十九篇。1936年1月出版《古槐梦遇》,内收

《三槐序》、《梦遇》一百则和《后记》。1936年8月出版《燕郊

集》,内收1923年至1936年间的散文三十篇,翻译小说一篇,与

《古槐梦遇》重出一篇。

收入集中的有论文、书评、杂感、序跋、启、引言、祭文、札记、

日记、抒情散文,以至诗谣曲和翻译小说。

俞平伯在散文上的成就和影响,超过他的新诗。在他结集的百余

篇散文中,多的是学术性,考据性,评论和杂感之类的文章。他初期

写的这些议论文,表现出他对人生和思索,推动人生向上的真诚愿望,

有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色彩,体现了五四时期的革命要

求。在他的抒情文里,更多的是抒写怀旧和伤往的情绪。在散文创作

上,俞平伯常是虚虚实实的创造朦胧境界,追求不离不着的况外之味。

1.3红学研究

俞平伯辑录评注的八十回本《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于1954年12

月出版。这本书在整理脂评上是开拓性的。1956年,又完成了《红楼

梦》八十回本的校订工作,这个校本于1958年2月出版。俞平伯在二

十年代初,对《红楼梦》的研究,属于新红学的范畴,他主张用历史

考证的方法,文学的眼光来研究《红楼梦》,比起旧红学的索隐派、

评点派是要高出一筹的。

2.重点作品

诗歌:诗集《冬夜》。朱自清在《冬夜序》中指出:“我心目中

的平伯底诗,有这三种特色:一、精炼的词句和音律;二、多方面的

风格;三、迫切的人的情感。”可谓一语中的。《冬夜》所收诗篇,

颇多偶句,这种修辞方法如用得妥帖得当,能使诗的意境和音律极其

凝练。我们看《冬夜》中的诗篇,觉其语句言简意赅,幽深、绵密,

极摄敛、蕴籍之能事,彷佛“纳须弥于芥子”,有不可捕捉的风韵。

而其多样的风格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使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朱自

清曾着重指出,

俞平伯极少写作纯写景式的诗,他追求的是热切的人的情感,是

情景交融,是他本人“赤子之心”

的表露。俞平伯在《自序》中也说:“人生譬之是波浪,诗便是

那船儿。诗的心正是人的心,诗的声音正是人的声音。不失为‘赤子

之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不死不朽的诗人。”事实上他本人的

诗正是“赤子之心”的流露,“是活活泼泼的,借当代的语言,去表

现自我,在人类中间的我,为爱而活着的我。”《冬夜》中的诗,无

论是咏物抒怀,抑或摹写物象,都显示出使人为爱而活着的个性,使

人强烈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的气息。

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陶然亭

的雪》。俞平伯是现代写作记游散文的高手。俞平伯所游的地方,并不

是人所罕至的深山远水,他求取的并不是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而是在

市声之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闲情逸趣。《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

篇与朱自清同题而作。

俞平伯以工笔的手法写月下秦淮河的景致,以及游春感受,叙写绵

密以至给人有腻滑之感。其间溢出文人对金粉之地赏恋之情。作者赏

恋秦淮河,在于他能在这里获得一种精神的放逸。这在文章的开篇,俞

平伯已作有交代:“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

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歪

歪”地“踅”,“懒洋洋”地“躺”,可见作者的精神样态了。《西湖的

六月十八夜》写作者与朋友俩“和两小姐,背着夕阳,打桨悠悠然去”;

《陶然亭的雪》写与人踏雪游陶然亭,所获得的“如行云流水般的

不关痛痒”、“乍生乍灭”的“闲闲的意想”。

红学研究:《红楼梦辨》。于1923年初版,50年代初增订再版

时改名《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新红学”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用新方法对《红楼梦》所作的研究。

代表人物为胡适、俞平伯。胡适运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搜集

有关作者家世和小说背景的大量材料,由此明确肯定了小说作者是曹

雪芹,查证了江宁织造府曹家与小说中人物、内容的相似之处,又据

脂评线索提出前八十回为原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俞平伯则将

考证方法进一步运用到文学研究当中。二人都坚持认为小说是曹雪芹

的“自叙传”。新红学使《红楼梦》研究回到文学范畴,并对小说的

作者和内容加以考证研究,得出了有根据的结论。

五、创作背景

新文学革命反对仿古拟古的骈体散文,痛击桐城古文,为新型散

文的出现作好了铺垫。自《新青年》于1918年4月开辟“随感录”专

栏,提倡白话短评开始,现代意义上的白话散文便迅速发展起来。尤

其到了1921年周作人以《美文》一文倡导“记述的”、“艺术的”叙

事抒情散文,艺术性散文更加蓬勃地生长起来。当时几乎所有作家、

诗人都同时创作散文。这些作家们既取法英国随笔和其他外国散文文

的笔调体式,更注意在传统散文中寻找创新的根基,很巧妙地化古融

今,颇受读者欢迎。

这一时期的散文品种体式繁多,既有“随感录”和“现代评论派”

式的杂感小品,也有抒情美文、哲理随笔,还有散文诗及文艺性的通

讯报告文学。以周作人为代表,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为主将,形

成了一个流派—“言志派”。无论是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乌

篷船》,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钟敬文

的咏物小品《荔枝》和游记《太湖游记》,以及废名的名为小说实为

散文的《竹林的故事》等代表性作品,都俨然有闲适、清涩之味。这

些趣味性、知识性的小品文透出此派作者的雅人高逸之态。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可安排学生分段朗读)

2.课文分析

2.1概述:文章由回忆导入,表现出作者对年前一次观雪经历的深

刻记忆,蕴涵着作者对自然

美的向往和怀念之情。然后,文章记述了具体的游历过程,在简

单自然中体现出平淡的琐细,其

中有游历中的小见闻和小感触,也有对陶然亭雪景的精细描述。

结尾又回到现实中,在怀念往事的怅惘中再次深化怀念自然、亲近自

然的主题。

2.2艺术特色:俞平伯受传统思想的浸染比较深,对人生又持有浮

生若梦的见解,将朦胧和梦

幻当做是艺术美来追求,把惆怅感伤当做是珍贵的趣味来抚摩赏

玩,他爱写梦,写月,写夜,喜欢自寻烦恼自伤情的重温旧梦,乐于

在文章里议论如梦人生和生死之道。这些构成了他的散文,特别是抒

情散文的思想艺术上的特色。

2.3禅理之思:漫步俞平伯散文之间,禅宗哲学那种“我心是佛—

—我心清静——依心行动—

—适意自然”的宇宙观、时空观、生活情趣,点点滴滴从先生笔

下渗出,自成一片满蕴着人间气息的洒脱自如之境。行进其间,我们

当看到身处中国多事之秋的俞平伯是如何努力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种种

变故:“近来时序的迁流,无非逼我换了几回衣裳;把夹衣迭起,把

绵衣抖开,这就是秋尽冬来的唯一大事。至于秋之为秋,我之为我,

一切之为一切,固依然自若,并无可叹可悲可怜可喜的意味,而且连

那些的残痕也觉无从觅呢。千条万派活跃的流泉似全然消释在无何有

之乡土,剩下‘漠然’”这么一味来相伴了。”仔细品嚼,其间不乏

苦涩,但更多不为物喜、不为己悲,随缘即应的淡然出世之心。

2.4对俗世人生的肯定。俞平伯这种对俗世人生的肯定正与五四时

代“唯庸夫俗妇才识得真

理”的平民意识相一致,与新文学倡导的“人的文学”相呼应,

这就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禅理,同时富有时代风采。如本文中“我曾

和我姊姊说过:‘咱们以后不用说逛什么地方,老实说吃什么地方好

了。’她虽付之一笑,却不斥我为胡闹,可见中非无故了。我且曾以

之问吾师,吾师说得尤妙,‘好吃是文人的天性’,这更令我不便追

问下去。因为既曰天性,已是第一因了。还要求它的因,似乎不很知

趣。“

3.课文难点讨论

本文行文篇章结构散漫,是否是其缺陷?

答:他对文章做如是处理又确有依据。其一,这种大胆的跑题行为,

在当时情况下,是对讲究“起承转合”的传统文章体例的勇敢挑战,

在新散文与旧散文分庭抗礼之时,有助于形成一种与旧散文之严整有

序井然不同的崭新风气。其二,俞平伯散文结构的松散还与其哲学思

想有关。

恰如前文所言,先生之作留有明显的禅宗思想影响,而禅宗思维

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非理性的直觉体验,它抛弃一切逻辑思维语言

的束缚,进行大跨度的跳跃。俞平伯散文正是如此,其思路常常由东

到西由天到地,飘忽不定,无边无际,往往出现古今万代同时登场,

东南西北万象纷呈的局面,然而,在朦胧一片,交叉纷纭中,“心”

与“意”仍是唯一的主宰。

4.相关评论

俞平伯散文独具一种舒卷自如之意:战士意气有之,绅士情趣有

之,儒雅之风有之,世俗之味有之。无论是初期的写景之作《湖楼小

撷》、《芝田留梦记》、《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还是此后平实朴淡

的《城站》、《清河坊》、《打橘子》、《穉翠和她的情人的故事》,

乃至《陶然亭的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处处表现着作者对

自然人性的大胆追寻,又处处流露着对世俗人生绅士化的尽情尽意的

享受。

——傅瑛《我志谁与亮赏心唯良知:论俞平伯散文之“洒脱”》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面哪篇散文不是俞平伯的作品()

A.《故都的秋》

B.《清河坊》

C.《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答案:A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对《陶然亭的雪》特点的描述()

A.本文不仅是一种情绪的抒发,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C.本文笔触细腻、文风清丽。

D.文章语言既具口语化之自然,又形象雅致。

答案:D

(3)以下都是古人描写雪景的诗句,不属于唐代作品的是()

A.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答案:C

2.填空题

文章由回忆导入,表现出作者对年前一次(观雪)经历的深刻记

忆,蕴涵着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怀念之情。然后,文章记述了

具体的游历过程,在简单自然中体现出平淡的琐细,其中有游历中的

小见闻和小感触,也有对(陶然亭雪景)的精细描述。结尾又回到现

实中,在怀念往事的怅惘中再次深化(怀念自然、亲近自然)的主题。

3.简答题

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也兼有诗人、

散文家和学者的长处,收在这本书中的作品,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

文的冲淡恬美,同时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请从书中找一两例子,

细细品味。

答:如“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

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

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或者要归功于我的近视眼),

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

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然依昔人所谓‘蝉噪林逾静’的静这种诠

释,它虽努力思与岑寂绝缘终久是失败的哟。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

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

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伪外缘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

八、研习与思考

1.体会作品所传达的人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答:作品表达的基本感情,是对自然的向往和企慕,还有地往事

的怀念和追忆。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从现在到对往事的追忆,都蕴涵

着强烈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的许多感慨。

2.将本文与你所学过的杨朔散文比较,指出它们在立意上有何显

著不同。

答:杨朔散文,最大的立意特点是“以小见大”,在日常事物中

寻找出宏大的主题来。本文与之差别巨大,它始终围绕个人生活和情

感来写,表达的是个人志趣,丝毫没有借之以表现宏大主题的意图,

也事实上只表达个人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没有大的主题表现。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成功吗?可选择朱自清、冰心、何其芳等任

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答:朱自清和冰心、何其芳等作家的语言,或华丽或婉约或含蓄,

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相比之下,本文的语言更自然质朴,平淡亲切,

生活化强,哲理寓含在平淡的叙述当中。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陶然亭图片欣赏

2.埋葬在陶然亭的石评梅、高君宇

石评梅(1902.9.20-1928.9.30)山西平定人。乳名心珠,学名汝

璧,自号评梅。是“五四”新文化开创时期的北京著名女作家。曾编

辑出版《晨报》副刊,《妇女周刊》,《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

刊》。作品具有反抗封建伦理道德,革命现实主义的特色。恋人为五

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1925年3月,高君宇因

病逝世。根据高君宇的遗愿由石评梅和高全德出面将高君宇安葬在北

京陶然亭,石评梅在高墓周围亲手植松柏十余株,并在墓上题了如下

碑记: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

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

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评梅

1928年石评梅因病去世,与高君宇同葬于北京陶然亭。

十、延伸阅读

与俞平伯同时代的作家张恨水也写过陶然亭,请对比两文,谈谈

对张恨水文章的看法:

乱苇隐寒塘

张恨水

在三十年前的京华游记上,十有七八,必会提到陶然亭。没到过

北平的人,总以为这里是一所了不起的名胜。就以我而论,在做小孩

子的时候,就在小说上看到了陶然亭,把它当了西湖一般的心向往之。

及至我到了故都,不满一星期,我就去拜访陶然亭,才大为失望。这

倒也不是说那里毫无可取,只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罢了。

然则陶然亭何以享有这大的盛名?这有点原故:第一,在帝制时

代,北京的一切伟大建筑,宫殿园林,全未开放,供给墨客骚人欣赏

的地方,可以说等于没有,只有二闸、什刹海、菱角坑、陶然亭,两

三处有天然风景的地方,聊可一顾,而陶然亭是更好一点。第二,名

胜的流传,始终赖于我们这支笔的夸大,这是我们值得自傲的。北京

的南镇,是当年上京求名的举子麇集之处,他们很容易走向那里,所

以天南地北的举子,把这个名字带到八方。第三,我看过一百多年前

的一张《江亭览胜图》,上面所写的陶然亭,水土萧疏实在也不坏。

古人赏鉴着,后人跟着起哄,陶然亭虽非故我,那盛名是不朽的。

那么,现在的陶然亭怎么样呢?这里,我应当有个较简明的介绍。

它在内城宣武门外,外城永定门内,南下洼子以南。那里没有人家,

只是旷野上,一片苇塘子,有几堆野坟而已。长芦苇的低地,不问有

水无水,北人叫着苇塘子。春天是草,夏天像高粱地,秋天来了,芦

苇变成了赭黄色。芦苇叶子上,伸出杆子,上面有成球的花。花被风

一吹,像鸭绒,也像雪花,满空乱飞。苇丛中间,有一条人行土路,

车马通行,我们若是秋天去,就可以在这悄无人声漫天晴雪的环境里

前往。

陶然亭不是一个亭子,是一座庙宇,立在高土坡上。石板砌着土

坡上去。门口有块匾,写了“陶然亭”三个字。是什么庙?至今我还

莫名其妙,为什么又叫江亭呢?据说这是一个姓江的人盖的,故云,

并非江边之亭也。三十年前,庙里还有些干净的轩树,可以歇足。和

尚泡一壶茶末,坐在高坡栏杆边,看万株黄芦之中,三三两两,伸了

几棵老柳。缺口处,有那浅水野塘,露着几块白影。在红尘十丈之外,

却也不无一点意思。北望是人家十万,雾气腾腾,其上略有略无,抹

一带西山青影。南望却是一道高高的城墙,远远两个箭楼,立在白云

下,如是而已。

我在北平将近二十年,在南城几乎勾留一半的时间,每当人事烦

扰的时候,常是一个人跑去陶然亭,在芦苇丛中,找一个野水浅塘,

徘徊一小时,若遇到一棵半落黄叶的柳树,那更好,可以手攀枯条,

看水里的青天。这里没有人,没有一切市声,虽无长处,洗涤繁华场

中的烦恼,却是可能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0:4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9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