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麋鹿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1-28 00:11:53 阅读: 评论:0

蓝天之下飞云之上百度网盘-agree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端午节放假通知来了)

语文麋鹿教学反思

语文麋鹿教学反思范文麋鹿教学反思1

今天我进行了《麋鹿》一课的公开课教学,这是一篇说明文,这一

课很适合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课文内容浅显,蕴藏的知识很多:

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从麋鹿那坎坷

的经历中体悟“人类一定要保护好野生动物!”

我主要按照“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

流程: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这一部分

的学习也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课文,画出文中描写

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语句,感受它的特点。之后集体交流,了解麋

鹿角、尾、蹄、毛色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并且引导学生在具体语

言中认识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这一环节

我设计了一个表格:从时间、经历和数量来把握,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

学生没能弄明白麋鹿经历的坎坷和艰辛。主要还是没有让学生先好好地

读,学生对文本不熟悉,就开始完成表格了。如果我之前把表示时间顺

序的词给学生作一个很好的引导,也许效果会更好。

三、当堂训练:引导学生当解说员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

奇经历。但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整个流程下来,总体感

觉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时间没有把握好,前面的自主学习花费的

时间有点长,导致前松后紧,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能草草了结。对

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备好每一节课,上

好每一节课,课前多学习,多请教,课后多思考,多总结,争取使自己的

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麋鹿教学反思2

《麋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

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

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的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层次清楚,易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

教学《麋鹿》这样一篇说明文,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讲清楚课文内

容是容易做到的,但这显然又是不够的。我在备课中搜集了许多有关麋

鹿的资料,也捕捉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文本进行有机

整合,尝试着挖掘说明文中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与麋鹿近距离的接触,努力去进行一次情感与智慧的旅行。力求

将说明文上得富有情趣,情理交融。

1.目标的设置。根据本课的重难点,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知识

性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一是情感态度目标,从麋鹿多灾的命运中领悟到野生动物需要我们大家

共同努力去保护,体会到国家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激发学生热爱自

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学习也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开展,

无论是课文的学习还是达标检测都紧扣目标。

2.为让学生掌握麋鹿外形的特点,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利用课

件从角、毛色、蹄子、尾巴等方面与其它动物对比,进行判断,从视觉上

认识麋鹿这一奇特的外形。

3.第二板块主要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如果仅仅从文字表面去梳理

传奇经历,抓住几个时间段,了解那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这是远远不

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我把这部分当作教学

的一个重点,并通过相关课外知识的搜集整合来补充所学,深入感知课

文蕴含的情感。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以课文内容为媒介,了解麋鹿发展的过程,掌握

其发展的“时间”;以课文的语句为依托,加强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

能力,说清麋鹿“在那个时间段里麋鹿有着怎样的经历”,侧重对麋鹿

“经历”的整体梳理。

在课前设计中,我还想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再结合课文内容,通过

朗读,感受麋鹿的每一段经历,要让学生读出情感,如:愤恨、惊喜等,

情感的变化要随麋鹿的经历而变,这不仅是在了解麋鹿的经历,也不仅是

在学习课文内容,更多的是透过语言文字,激发内心的情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我觉得这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精华,可惜的是在时间的

安排不合理,导致这一环节匆匆而过,心中颇有遗憾,

第三板块是课文第一小节的学习。感受麋鹿回归故土的新生活。让

同学们在读中感知麋鹿生活在故土的幸福。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法指导,通过自读,勾画句子,思考,

写感受等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从教学设计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吃透了文本,挖掘了教材中可利用

的因素,但是课堂上的不确定太多,实际操作与课前预设还是有很大差

别的。

1.学生还需培训。因为本学期刚接手本班,对学生的了解与培训正

在进行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小组之间的学习过程

等训练都不到位,还需继续训练。

2.时间安排要恰当。每次公开教学都会犯时间上的问题,这次同样

是前松后紧。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自己太“贪婪”,觉得在教

材的处理上这也需要讲,那也需要说,鱼和熊掌想皆得,但课堂就只有

40分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合理的选择才行,重难点的处理

不太准确,造成时间分配不均。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00:1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9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东北松花江上
下一篇:蜡烛 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