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①袍:长衣。
②王:周王。
③作:行动起来。
译文:
这是一首描写秦国百姓应秦王征兆你早,相约从军,共同抗敌的歌谣。据考
证,周幽王十一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片沦陷,秦国靠近王畿,
与周王室休戚相关,变奋起反抗。此诗大概就产生于这一背景。秦国位于今甘肃
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土深木厚,民性醇厚正直。从《史记》和《汉书》等史料
记载来看,秦人有尚武好勇的风气,正是凭着这种民风,秦国从一个经常受西戎
侵略的弹丸小国,发展成一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国。秦国为了抗击西戎,
百姓毫无怨言,慷慨从军,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无衣》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才用了“赋”和“兴”的手法,全诗基本都是
用“赋”,但“赋”中有“兴”。以“同袍”兴“同仇”,以“同泽”兴“偕作”,
以“同裳”兴“偕行”,字里行间充满了战士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同仇敌忾的
气势。在这首《无衣》里,隐隐约约感觉到秦已经有一统天下的气势了。秦国将
士这种同仇敌忾、尚武好勇的精神,我们今天从兵马俑的整齐列阵,坚毅的表情
中依稀还可以看到。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20:5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81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