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更新时间:2023-01-27 20:41:27 阅读: 评论:0

高新区2017届中考数学一诊试卷-窈窕的拼音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第八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能力方面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框题,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理论原因,主要矛盾,重要意义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呢?

学生回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

那么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呢?

学生回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对

生产力的发展的具有反作用,当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

那么我们国家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我们国家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如何?能实行单一的经济制度吗?

生产力不发达,呈现多层次性,不平衡性,所以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那么我们国家

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1)地位:

(2)范围: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

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

部分资产。

2、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其作用。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

应的。

(2)地位

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3)作用

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

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1)含义: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2)范围

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

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

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3)地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

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4、混合所有制经济

(1)含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2)特点

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

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

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

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

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特点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当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选择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最根本标准

是否有利于国家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兼容,实现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

是否有利于国有产权的实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

是否符合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特点。

(2)股份制的地位:

是一种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其特出特点是财产占有、使用方式的社会化。

(3)性质判断

不能笼统的说是姓“资”还是姓“社”,而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如果

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4)意义: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

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

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

有资源。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哪些方面

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

争中不断壮大。

4、我国对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1)含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

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2)特点:

(3)作用:

(4)地位:

2、私营经济

(1)含义: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特点:

(3)作用:

设问: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除教材上讲的这几点外,从二者的含义上看,还有什么不同?

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4)地位:

3、外资经济

(1)含义: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

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作用: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

政收入。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

业全部资产。并简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3)地位: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

5、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具体的来说,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庆决定的。

第一、

第二、

(3)这种经济制度符合了“三个有利于”的的客观评价标准,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

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

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课后作业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20:4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8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薛之谦 暧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