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
过一个“减速关”。对此,
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做
好准备、积极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不可怕,
危
险的是人们想尽办法一定要把经济增速拉到潜
在增长率之上。
拐点已经出现
从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
少2900多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
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
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昉
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
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将对经济增长
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应当在心理和政策上做好
足够准备。
“判断一国是否拥有人口红利,
要看两个指
标,一是劳动年龄人口,
一是将劳动年龄人口作
为分母、其他年龄组如年幼、
年老者作为分子得
昉
到的人口抚养比。”蔡
说,如果劳动年龄人口
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
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
之就没有人口红利。
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人
口抚养比一升一降,生之者众,
食之者寡,我们
得到了人口红利。
“自
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
龄人口将逐渐减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
的报告认为,
从
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
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与此同时,
人口抚养比
相应上升。生之者寡,食之者众,
中国的人口红
昉
利将趋于消失。
”蔡坦言。
经济增势将截然不同
潜在增长率“十二五”
将降至
7.19%,“
十
三五”将减为6.08%。
昉
蔡认为,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将使中国经
济增长趋势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
“潜在
增长率由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
生产率进步决
定,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对这三个
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言而喻,人口红利趋于消
失,会使劳动力减少。
除此之外,
还会使资本投入增长率放慢。
蔡
昉
解释说,过去我国抚养比低,
人口负担轻,可以维持高储蓄
率,从而带来高投资,
今后的情
况正好相反。另一方面,
如果劳
动力短缺,就会出现资本投入报
酬递减现象。
此外,生产率进步,
既来自
技术进步,也来自劳动力等资
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如果把劳
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配置到
高的部门,生产率就能得到改
观点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
首次下降拐点来临该做什么
宗禾
20
.htsRerved.
善。“过去,我们把劳动力从农业大规模转移到
第二和第三产业,整体经济的生产率因此提
高。但是,随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农村剩余劳
动力逐渐减少,用这种方式获得的生产率提升
昉
可能会越来越少。
”蔡说。
“一句话,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会因人口红利
昉
趋于消失而减速。”蔡
说,“十一五”时期,中国
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10.5%。预计“十二五”
时
期将降至7.19%,“十三五”时期更是减为
6.08%。
该做的应对之策
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但可以通过改革的
办法科学地加以提高。
“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
过一个‘减速关’。对此,
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坦
昉
然接受、积极应对。”蔡
说,“应对之策,可以分
为不该做的和应该做的两块”。
不该做的,就是不甘心经济减速,
企图用过
度扩张投资、增加需求的方式人为把经济增速
拉上去。“问题是,这种刻意超越潜在增长率的
做法会造成产能过剩、通货膨胀、
产业结构偏离
比较优势、资源环境超出承受能力等严重后
昉
果。”蔡
说。
面对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应该做的,就是科
学地提高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
昉
但可以提高。”蔡说,劳动力投入方面还能挖
潜,比如,今后劳动力数量虽然减少了,
但劳动
参与率可以提高。
“
1.6亿进城农民工没有城市
户口,从而没有均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他们
通常40岁左右就退休回乡了。如果能加快改
革户籍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民工
就能干到60岁。这样一来,劳动参与率增加
了,潜在增长率也能因此提高。
”
生产率进步方面也有空间。在成熟市场经
济国家,无效率的“僵尸企业”
淘汰退出,有效率
的企业能得到更多资源发展壮大,导致整体经
济的生产率提高。美国的研究表明,
这种“创造
性破坏”所带来的生产率进步,
约占全部生产率
进步的30%—50%。“如果能通过改革打破垄
断、扶持中小企业,让企业平等竞争、
优胜劣汰,
昉
也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蔡说。
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突破体制性障碍,
尽快制定总体改革方案。
吴敬琏是在以“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路径”
为主题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3年年会”
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说,
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
出近20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
问题在于
体制性障碍未消除。由于
“政府主导”抑制了市
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兼容激励中的作用,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城镇化都起了
负面作用。
吴敬琏认为我国城镇化质量差(效率低)的
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土地产权制度缺陷
使获取土地差价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的主
要动力;二是政府偏离提供公共品的职能定位,
成为“城市经营者”,财政也偏离公共财政的方
向;三是各级政府的GDP增长导向,
使我国城
市化离开了创新的基本功能,部分地区甚至演
变为大拆大建的
“造城运动”。
对于贫富差距过大,吴敬琏认为主要原因
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的份
额低下;其次是土地产权不明确使广大农民土
地收益受到侵蚀;再次是资本市场缺乏规范使
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此外,还有垄断特权损害
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在论坛
上对2013年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尽快
进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公
信力:二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做一个官方隐
性债务的测算,也就是说顶层设计:
三是在全国
建立一个电子平台。通过这样一个电子网络平
台,有助于提高全国统筹水平。
(中证网
)
吴敬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
突破体制性障碍
21
.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20:5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