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
黄山风景区有很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语言
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设计理念】
《黄山奇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性散文,全文紧扣“奇”来对黄
山松实行描写。文字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实行交流,教师转变角色,以
一个导游的身份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由学生实行自主的学习感悟,
与文本自由的实行亲密的对话,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加深理解,
在读中引发思维,唤起情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
撞,进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确字音,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网络教材上的图片、
文字、影片结合起来实行阅读感悟课文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教学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赏析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法与学法】
1、教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和浏览网络上的图片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激趣导入
提问: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都去哪里玩了?
1、播放黄山风光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的风景吗?
2、激趣导入:在黄山“四绝”中,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呢?它们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
山奇松,好吗?为此,老师特地制作了一个网站,里面搜集了很多相
关黄山奇松的资料,而且里面还有一篇介绍黄山奇松的文章写得特别
美,只要同学们进去看一看,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开心中的谜底,保
证你们不出教室门,尽览黄山景。听老师这么一介绍,同学们是不是
很想进入看一看呢?
今天,让我们乘坐网络快车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
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板书:16黄山奇松)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展示学习目标。(利用投影仪在大屏幕显示)
2、仔细读一读《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选择文中最美、最生动有趣
的一句话好好读一读,读懂意思,读出感情。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读一读下面音节:
dǒuyìbīnwò
陡峭屹立宾客卧室
YùpíngYùqiú
誉为屏障郁郁苍苍枝干遒劲
(2)思考:
①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黄山奇松给人怎样的印象?
②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介绍了黄山那几棵名松?
③找出文中写黄山奇松奇特的句子,大声朗读。
2、学生自主学习。(学法指导:你能够先读读课文,再看看相关资料,
也能够围绕问题先看看相关资料,再去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好!请你向大家汇报一下。第一自然段写黄山奇松给人潇洒、
挺秀的印象。(指导学生了解黄山“四绝”投影展示。)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黄山“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三、合作学习,研究问题
1、“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请你围绕这个问题去朗读课文第
二自然段。
2、出示“迎客松”幻灯片。指导读“迎客松”的句子:
感悟:针对“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
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个句,你读懂了什么?
欣赏介绍:“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
客,包容四海寿千年。”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
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旅游。探究:为什么说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呢?
想象品读:面对天下游客的到来,迎客松怎么说呢?能用你的身
姿表现出来吗?迎客松的特点: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3、出示“陪客松”幻灯片。指导读“陪客松”的句子
感悟:读了“陪客松”这个句,你想说点什么吗?
品读: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臂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
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浓烈的情感、那无私的奉
献怎能不让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陪客
松的特点:绿色巨人。
4、出示“送客松”幻灯片
指导读“送客松”的句子
探究:为什么送客松被称为“天然盆景”呢?
想象品读:单击“送客松”,欣赏图片,师语:多么热情的送客
松啊!像是在挥手告别,又仿佛是在作揖送客,又俨然是在伸手挽留。
送客松面对着即将离开的游客,它会怎么说呢?
5、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
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
更加秀美。
提问:这个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什么内容?指导朗读这个段。
6、测试。
(1)黄山被誉为()。黄山四绝指的是()、
()、()、()。
(2)黄山的三大名松指的是()、()、
()。
(3)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
四、总结
同学的介绍,使我们对黄山有了更多的了解。黄山无石不奇,无松
不奇,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再配
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鹃花,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大自然的这般鬼斧神工,怎能不让我们喜爱之极、发出赞叹呢!明代
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五岳归
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家想不想亲自到黄山去走一走,看
一看啊!同学们回去能够把这美丽奇特的黄山风光介绍给你的父母,
说不定他们一心动,暑假就带你们去看奇松,观云海,赏怪石,泡温
泉呢!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上网查找相关黄山松的资料。
【板书设计】:
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
送客松天然盆景{
}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8:2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7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