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诗情温柔心王学渊老师小记的散文
王学渊教授是我师专的老师。从舟山师专毕业已经30多年了,一种惦念、一种留恋、
一种敬慕、一种感激,交织成汹涌的情感却常常被我不善表达的个性牢牢地藏入心底,而
在心中酿得更加醇厚和深刻。但却从来没有表达过,所以,每次见到王老师。总不免有一
种愧疚,总会让记忆涌出无数的画面。
其实,听王老师的第一堂课不在师专,而在大衢。大概在1978年的时候。那时,我
在岛斗中学任教,当时很多教师都参加函授学习。王老师去大衢授课,讲的是诗歌。那天
下午我没课,就去听课。教室里全是人。刚刚争脱第一次“读书无用论”困扰的教师求知
上进的热情很高扬。王老师坐在讲台前。他一开始就讲起观音山,然后他激情洋溢,朗读
他即兴写的诗作,就这样很自然地引入了他的讲课主体。他讲课表情丰富,把诗歌的意境
韵律节奏作了生动形象的演绎。这是我那些年听到的最生动的课。比如讲到节奏,他就以
《白毛女》中“扎红头绳”为例作比,说明朗读的节奏与情感体现的关系,他即兴作杨白
劳演唱和喜儿的演唱,然后随意一点,这朗读的轻重缓急与表达的情感关系的内涵就阐述
得得淋漓尽致。这种阐述技巧,真的是自如轻逸,形象明了,豁然开朗,富有启发。
进入师专,王老师给我们上过现代文学课,写作课,古代文学乃至语文教育学。他渊
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奇巧的联想、精到的见解、洋溢的激情,在同学中间传为佳话;
而他课堂上古今诗文引用常常似信手拿来,贴切自然,出口成章,文采熠然,使他的课分
外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他的课就是一首首豪情激荡的长诗,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富有韵
致。让你不得不喜欢。记得有个下午,王老师给我们上语文教育学,讲的是《井冈翠竹》。
我们班当时都是已教过书的年纪较大的学生,有个同学平时很爱瞌睡。《井冈翠竹》也曾
上过,所以上课一开始就又睡着了。王老师没有去叫醒他,他只是绘声绘色的讲解课文,
突然他向远方一指,说:“来啦,来啦,那一边走过江西老表……”声音高亮,内气充足,
竟把那位睡着的同学惊醒过来。抬头看到王老师表情洋溢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他羞愧地坐
起身子听起课来。后来,他常跟我们说:“王老师就是厉害,我在梦中也听到他的激昂的
声音……”而王老师上课他再也没有了瞌睡。
王老师的诗文浩荡汪洋,放达大气,富有激情,洋溢豪气。我喜欢读他的诗文,平时
报刊上看到就喜欢收集下来。那里面有广博的知识,奇妙的联想,生动的描绘,独到的见
地,精巧的剖析,给人以启发和智慧,更会激昂起豪迈的气概,奔涌来浪漫的情采。我读
《桔色的.浪》读出海的波澜,我读《艾青》读出他的哲思,我读《古代诗人素描》读出
他的丰富与深刻,我读他的“舟山历史文化古迹散记”系列散文,读出他的识知的广博丰
赡,他的行文的挥洒自如,他的剖析的精到周至,他的钻研的深入细致,他的情绪的浩荡
激扬。就是他的研究性的文章、评论性的文章,也往往洋溢着激情,飞扬着诗意,传递着
豪迈,在说理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于是,王老师一直是我崇拜的老师,敬慕的老师。而王老师温柔而可亲,诚挚而真切
的师长风貌更让我深深钦佩,由衷敬服。
在师专读书期间,当时我在课外也写些文章,在学校学生文学社刊物上刊发,王老师
都一篇篇修改,记得我写了一篇《浪花》的散文,二三千字,王老师看了,就给我划去掉
了很多文字,并把我叫去告诉我删去原因。最后这篇只有六百多字,成了一篇散文诗,读
来琅琅上口,看来含味隽永。后在《舟山日报》上刊发。这使我对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并喜欢上了散文诗,后来也就创作了《草莓》《等待》《听雁》《鸽子》等几十篇散文诗。
他那时曾很亲切地说,应该每天动笔,不要中止。在后来的许多年,我努力去做过。现在
由于工作忙,动笔的时间少了,但王老师当时的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只要有空,总会打
开电脑写下一些文字。
师专毕业,我回到老家工作,很少跟王老师通信,但一有事,我去向他请教,他总是
诚心诚意解说和帮助。后来,王老师当了校长,我有几篇论文寄给他,他还是跟原先一样
指点修正。如《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动因情境刍议》一文,得到了王老师首肯,并在《舟山
师专学报》上刊发。
1994年,我调到舟山中学,也没有去拜访过王老师。当然见面的机会多了,我也只是
轻轻的送上我的一声问候,倒是王老师每次亲切地关照我,像慈祥的父亲。
1999年,市文联决定编辑海边文丛第一辑,我的《打捞岁月》也是其中的一本。我希
望王老师能给我写个序言。可是又有点羞愧,又有点担心王老师工作这么忙,没空写而受
到拒绝。一直不敢向王老师提。竟是王老师关心我的集子编写情况而问起我时,我才鼓起
勇气请王老师给我写个序。王老师没有一点推拒,一口就应承下来。于是,我就把自己的
书稿拿到王老师家里。他像朋友一样接待我,一点也没有架子。对我的生活问寒问暖,使
我感受到长辈的关爱。不到一个月,他把序言写好了,我去拿。他正在家中伏案撰写。我
看到案桌前放着很多“大样”,有好几张上又修改得密密麻麻。见我看样张,他说,文章
发表不能有一丝疏忽,要反复修改。他拿出我的书稿,探问我的书稿阅读的对象,并指出
不能有一丝疏漏。我翻开来看,我书稿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他修改的地方,有几篇改得多
点,有几篇乃至连标点也改出来了,我的心里不禁涌上感动:老师,你是用具体的行动示
范,让我明白什么叫负责任,什么叫做学问,什么叫下功夫,什么叫认真仔细,什么叫一
丝不苟。
王老师给我写了《真实的年轮》的序言,五六千字的序言,把我的个性与集子中的文
章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没有对我的真切了解,没有对我的文章的深入解读,是不
可能写得这么切真的。而在这了解之间,在这解读之时,无不让我感受到老师对我的关切
和厚爱。我读那序言的时候,我流泪了。我想到就是父母也没有这么理解我,熟悉我。
当序言的大样出来后,王老师又叫我把样稿送过去,他又花了几天的时间进行校对修
改。那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
2021年,我的散文集《与书相伴》编辑时,我心里多么想再请王老师给我写序。我知
道,如果我一提出,王老师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可我不敢再请他。他担任着海洋文化研
究的重大工作,他这么忙,有这么多的学问要做,这么多的事业要干,我怎么敢一次次打
扰他,为我这样的小文章而花费他的精力心血,浪费他的宝贵时间呢?后来只得拿了我自
己的一篇文章算作代序。
在定海,也有机会跟老师同桌喝酒。在这酒桌上,我依然能感受老师的浩荡诗情,博
大胸襟;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老师对我温柔细微的关爱。
默默承受那温柔,那浩荡,我说不出“谢”字来,似乎这样反而会亵渎那一种情感。
我只能默默地去绘就自己的真实年轮,也许老师要得就是这个……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7:4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7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