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孟子与梁惠王的五次对话
1·1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
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⑤?’上下交征利⑥,而国危矣。万乘之
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⑦;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⑧,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⑩,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11)。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
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
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
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
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
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
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
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1·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①,顾鸿雁麋鹿②,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③,
经之营之④。庶民攻之⑤,不日成之。经始勿亟⑥,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⑦。
麀鹿濯濯⑧,白鸟鹤鹤⑨。王在灵沼,于牣鱼跃⑩。’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
誓》曰:‘时曰害丧(11)?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①沼:水池。②鸿:大雁。麋:鹿之大者。③经:测量。④营:谋划。
⑤攻:建造。⑥亟:急。⑦麀(yōu):母鹿。攸:所。伏:朱熹注:“安其所不惊动也。”
⑧濯濯:肥胖的样子。⑨鹤鹤:洁白的样子。⑩牣(rèn):满。(11)《汤誓》:《尚书》
篇名,商汤讨伐夏桀的誓师词。时:是,这。害:同“曷”,何。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
也以次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
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
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
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
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
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
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
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1·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
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②,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或百
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⑤,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⑥,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养生丧
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⑧,无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
教⑨,申之以孝悌之义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4);人死,则
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
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
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
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
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
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
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
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
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
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
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
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
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
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
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1·4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①。”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②,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③,
厩有肥马④,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⑤,为民父母
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⑥?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①安:乐意。②梃(tǐng):杖。③庖(páo):厨房。④厩(jiù):马栏。
⑤且:尚且。⑥恶(wū):何,疑问代词。⑦俑(yǒng):古代殉葬用的土偶或木偶。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
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2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
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
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
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
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1·5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②,
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⑤。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⑥,
壮者以暇曰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
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号曰三晋,故惠王犹自称晋。②东败
于齐:公元前342年,魏发兵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孙膑大败魏于马陵,魏将庞涓自
杀,太子申被俘。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役后,魏屡败于秦,遂割地十五城向
秦求和。④南辱于楚:公元前323年,魏被楚击败,失八邑。⑤比:替。壹:都,全。
洒:同“洗”,洗雪。⑥耨(nòu):锄草。
【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
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
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
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
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
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
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
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
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二、赏析《孟子梁惠王上》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朝的衰落和诸侯国的强大,社会变得动荡和混乱起来,众诸侯为了
称霸天下,连年发动兼并战争,田园荒芜,民生凋敝。于是各家各派纷纷发表救国救民之策,希
望天下太平,民生安定。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治国的政治理想。
孔子首倡“仁”,说仁者爱人。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把
它运用到自己的政治学说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仁政”的概念,并为之奋斗终生。然而他生
活的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为了扩
充疆土,掠夺钱财,各诸侯国穷兵黩武,以至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孟子为使百姓从水深火热中
解脱出来,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极力劝说诸侯采用自己的“仁政”主张,反对武力,以实现
其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抱负。然而,他的理论总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
荀卿列传》),屡遭冷遇。
《梁惠王上》集中所讲述的正是孟子的仁政理论,开篇孟子就轻轻撇去梁惠王的利,引出“仁
义”之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在这一章中,孟子显示了极高的谈话技巧,无论是
梁惠王还是其子梁襄王,抑或是齐宣王,他都能抓住其要害,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仁政”。梁
惠王即魏惠王,惠是其谥号。魏国也曾是强盛一时的国家,“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战国
策·齐策五》)。当时有七个诸侯自称为王,这之中据说魏国是第一个,齐国第二,秦第三。但在
这三国中,魏国渐渐衰落下去,先强而后弱,所以文中梁惠王说“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
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有了这样的背景,梁惠王及其子自然更急切地
希望强大自身,一来自保,二来可以雪耻。
孟子为梁惠王开出的治国之方只有一味:那就是爱护子民。他认为国君要以人为本,保障子
民的生活,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其实,这种民本思想由来已久,而且影响深远。可以说,在有
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之初,高居于庙堂的国君们便已经看到了被统治的子民所蕴含着的力量,
也认识到统治之本仍在于民。但是认识、了解是一回事,如何去实施又是另一回事。孟子虽然从
未操持过国政,但他在言谈中却从财产、土地、赋税、兵制、刑法、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魏
国实行仁政做了详细阐述,其中不少言论对今人仍不乏启示。
对于古代的百姓而言,吃饱穿暖是最主要的,光这一点就牵扯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政策。孟子
在齐宣王和梁惠王跟前都为我们算了一笔同样的账。在孟子的打算里,在五亩宅田上,种上桑树,
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就可以穿上丝袄了;让鸡鸭猪狗按时繁殖,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就能吃到肉了;百
亩地按季耕作就能让八口之家吃得饱。孟子提出了两点保证百姓生活的条件:土地、人力。五亩
的宅田,百亩的土地是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不随意征兵,保证农时的正常劳力是生存的人员保障。
要满足这两点条件,需要在土地、兵制、税赋上加以配合,如果错过一季的农时往往意味着一年
的衣食无着,这时的百姓自然没有心情为君王厮杀。所以,孟子说施行了仁政才能真正有为国家
战斗的军队,“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
矣”,施行了仁义的国家即便不发动战争,别国的百姓也会欣然前往,百姓是国家之本,夺得了
百姓也就是夺取了国家。
孟子的计划中,五十岁的老人能穿上绸缎做的衣服,七十岁能吃到肉,对照孟子在《尽心上》
一篇里的说法,这样说是因为老年人不穿丝袄就暖和不起来,不吃点肉,就填不饱肚子。青壮年
时衣食有着,能奉养家中长者,老时能穿绸食肉,不用担心“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梁
惠王上》)。这样的日子,孟子认为百姓就可“丧死无憾”了。为了达成这些,作为君王一定要时
刻以百姓为怀,那些只顾自己耳目口舌之乐,无视民生的君王,无异于虐杀百姓的暴君,“为民
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衣食之后是礼教。教化和礼节在
孟子看来就是保证了百姓生存后要做的第二件事。只有老百姓有了自己可以仰赖生存的土地和房
子,不会时时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才会做事有顾忌有考虑,这时教导他们孝悌、仁义,他们
才会跟着遵循。所以在亚圣的理想图景里,经过教化后,人人才能对父母孝顺,对兄长遵从,对
乡里的老者恭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国家不但安定繁
荣,而且犯罪率会降低,移民会增加,想要不得天下人心都不可能了。
所以,孟子以为,秉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施以仁政,国家进入的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它不仅
施惠于百姓,更能在各个方面使国家达到良好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获得高于一般的利与益。孟子
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重温此言,千载之下,仍透着不可轻视的睿智。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6:5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7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