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更新时间:2023-01-27 16:22:25 阅读: 评论:0

学而思和学大教育哪个好-压强单位换算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必修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

登岳阳楼/杜甫备课资料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

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

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赏析】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

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湖光山色的仰慕,

“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

湖的美景风光。今、昔二句互文,名胜早闻,今始得见,平生一快。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由喜悦之心来观赏洞庭湖,真是辽阔无

边,分裂吴、楚两地,吞吐日月星辰,气势宏伟,气象万千。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之中,想到自己自

成都至湖南,长期浮舟江上,与亲朋隔绝,无一消息,加上年已五十七岁,老病

缠身,孤身飘零。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

出自己的痛苦之情。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诗人的博大襟怀。诗人凭轩老泪横流,

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

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采用以乐写悲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

发飘零孤寂之悲哀,感战事乱离之不停,一唱三叹,令人扼腕。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资料

【原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

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

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赏析】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

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

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

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

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

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以“登临送目”

起首,指出地点和时间,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结尾总收一笔,从侧面概说此

地风物之美。

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

伤今,别有言外之意。“千古”二句起笔高迈,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

度和力度推向极致。“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

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现。

这首词境界雄浑、阔大,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

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蕴藉深沉。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资料

【原词】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

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

夕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者光明磊落、冰

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词的上片写湖上美景。开篇三句点地域与节候的特点,说明了这

是一个接近仲秋节的、风平浪静的洞庭湖之夜。“玉鉴琼田三万顷,著

我扁舟一叶”是词中壮丽的佳句,它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

美而又平静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泛舟湖上所得的乐趣。字里行间透露

出作者以世间万物的主人翁而自居的思想境界。“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

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

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两句,以虚带实,

含而不露,似合而实起,引出下片。

下片以“应”字领起,似承而转。作者回忆起“岭表经年”的为宦生涯,

并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这对谗

害自己的政敌,无疑是一有力回击。在结构上,它又与上片“表里俱澄

澈”的意境上呼下应。“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承上,进一步

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环境险恶,但自己

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安如泰山。不仅如此,词人还由此而产生

出一段浪漫主义的幻想。“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是词

中传神之笔,它进一步突现出作者襟怀坦荡、识见超迈与乐观豪爽的

性格,颇有居高临下,对投降派不屑一顾的气势。煞尾,以“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结束全篇,更觉神余言外。

这首词画面开阔,意境优美,大气磅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

色,艺术感染力很强。

游园【皂罗袍】/汤显祖资料

【原曲翻译】

1、【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

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译文:莺的悠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站在一个又小又深的院子里,我觉

得整个地方都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春天。琼脂的香味被烧掉了,未完成的针线活被

扔到一边。你为什么比去年更关心和向往春天?

2、【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得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译文:长长的流光溢彩的丝绸吹进了宁静而孤独的庭院。随着晴朗的丝绸的

到来,春天像纱线一样悠闲地来到杜丽娘的眼前。过了一会儿,我头上的装饰品

收拾好了。出乎意料的是,我的半张脸被镜子偷偷地照了进来,这让我躲开了,

扭动了我美丽的卷发。我们怎么能从闺房里出来把它暴露出来?

3、【醉扶归】"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

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译文:你说我穿着一条深红色的裙子,戴着一个戴着珠宝扣的花饰发夹,有

多聪明。爱美是我的天性。正是这个美丽的春天无人欣赏。杜丽娘虽有沉鱼落雁、

羞花合月之美,谁能欣赏青春之美?

4、【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

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萃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看的这韶光贱!”

译文:没有人欣赏这样美丽的春花,他们都为枯井付出了代价。在这样美丽

的春天,我们怎么能度过宝贵的时光呢?什么样的人有愉快的事情?雕梁画栋,

楼阁彩绘,亭台楼阁飞扬,碧瓦亭台楼阁如云,如灿烂绚丽,春风暖暖,带着细

雨,浩瀚的泉水漂浮着彩绘船,封建父母们看到这美丽的泉水,实在是太卑微了!

5、【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蘪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它春光

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园。”

译文:青山披红杜鹃花,茶摊外的晚春纱如烟云。牡丹虽有自然之美,但春

必回春,故未开。悠闲的看着,这对莺艳的歌温柔,缠绵的话语,多么的快乐。

【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舆死,死而不可复生

者,皆非情之至也。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

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

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

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

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

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

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

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

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林黛玉

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

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

几令西厢减价”。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

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

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

心是小青。”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

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

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

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

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牡丹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

齐名。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传奇与杂剧的不同在于:元杂剧分

折(相当于“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传奇分出(相当于“场”)而不分

折,“出”无定数,短的十出、八出,长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元杂剧都用北曲,

曲调规定较严,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的曲词

只用一个韵脚,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元杂剧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只用一个人

主唱,也就是一个角色演唱。而传奇则多用南曲,比较自由。一出戏中可以变换

宫调,也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分唱、合唱、

接唱等。唱腔主要是昆山腔(昆腔),到清代一般称为昆曲。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喜剧。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青春与个性开始觉

醒,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不满,在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

疾,悒郁而死。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悦其

貌美,终日把玩,赞慕不已,丽娘的幽魂显现了,认出了柳乃旧日梦中所会的那

位书生,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让其掘坟而获得再生。丽娘复活以后,两人同

往淮安求丽娘父母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

此时已被钦定为状元,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皇帝恩准、夫妻团圆。

汤显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政治上同情东林党人。在哲学上他受到王学

左派、泰州学派的影响,认为程朱理学是错误的,不应“存天理,灭人欲”而是

“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认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要

求,毫不掩饰自己对道学的强烈不满。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6:2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6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爱词
下一篇:网络存储技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