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难度系数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2-11-14 01:54:20 阅读: 评论:0

初三要不要去全日制冲刺班-qvb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英语qq网名)

什么是试题难度系数考试难度系数如何计算

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

分程度。如满分150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08分,平均失分42

分,则难度系数为42/150=。

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L=1—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样本

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或150分)。

什么是试题区分度试卷区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试卷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

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

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

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如果

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

50%为低分组,其计算公式为:D=2(XH—XL)/W其中,D为区

分度,XH为高分组平均分,XL为低分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

般为100分或150分)。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试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并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前

者是反映样本总体的一个参数,后者是反映样本2个部分的参数。

为了简化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在电子表格中可以用以下简单的

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

度或容易度。难度

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

特别考虑的。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

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左右,高于和低于

的试题不能太多。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

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计算:平均分=4×20÷50=,

P=平均分÷满分值=÷4=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

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

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

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区分度的计算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1~+1之

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

~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以下

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

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

值是不同的。为了简单计算,我们教师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进行

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

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

分)÷满分值。

1.事先可以对试题的难度系数进行估计。但是一套试题的难度系数最

终要考完以后再能知道。具体算法是用参加考试的人平均分除以试题

的总分,或者用参加考试的人的总得分除以所有试卷的总分也一样。

对一道题来说,也是这样,比如一道题是4分,共有100个人参加

考试,其中30人做对了,得4分,50人半对,得2分,那么参考

人共得30*4+50*2=220分,再除以总分400分,得到难度系数

2.“难度系数”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数”。一道10分的试题如果

难度系数为,可以理解为这道10分的试题平均得分为5分。“参考

样题”中,将每一道样题的难度系数都公布了,样题是过去几年的高

考试题,难度系数是北京高考后测量的结果,十分准确,具有很高的

可信度。考生为什么要研究每道试题的难度系数《考试说明》中明确

表示:“试卷由容易题、中等试题、难题组成,并以中等试题为主,

总体难度适当。”一般来说高考试卷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为2:6:2

或3:5:2,过去的《考试说明》一直是这样表述的,现在的表述是“以

中等试题为主”,但数据上,没有什么变化,中低档试题占八成,750

分占600分。那么什么是中低档试题呢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

的试题为中等试题,低于的为难题,高于的为容易题。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1: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10的3次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