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郑和下西洋故事

更新时间:2023-01-27 13:54:36 阅读: 评论:0

教研评估试卷答案2019-明月当空照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dnf不知火刷图加点)

第1页共12页

郑和的故事4篇

郑和的故事篇(一):描写名人故事的作文500字我最崇拜的人——郑和

描写名人故事的作文500字我最崇拜的人郑和

语文书第二单元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名人,有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乐观向上

的阿炳等,但最令我敬佩的还要数航海英雄郑和了。

郑和是一位了不起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在

海上去世,可见他对国家的忠诚之心,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国家的

航海家出海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郑和却不同,他是和平的使者,跟亚

非地区的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我国的航海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

现在,很多国家还流传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一心报国,是和平的象

征,令我敬佩。

最令我崇拜的还要数郑和遇到灾难和突如其来的敌情镇定自若的精神。在航行

的途中,好几次遇到滔天大浪,但他镇定自若,率领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前

行,一次次化险为夷。更可怕的是遇上海盗,可他毫不畏惧,根据事先得到的

消息不慌不忙地将海盗团团围住,巧施计策,扔下火把。海盗的船被烧着了,

只好乖乖地做了俘虏。要是其他人来指挥船队,见到穷凶极恶的匪徒,早就吓

得魂飞魄散,立刻投降了。

郑和以他卓越的胆识和丰富的航海经验他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

的精神财富。我们长大以后就要像郑和一样,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第2页共12页

郑和的故事篇(二):海神妈祖的神话故事

妈祖我国西南沿海救苦救难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闽王都巡检史林愿的小女

儿,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后来传说又得到观世菩萨的超度,就成为了海

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们,又因为的巨大善心,被人们尊为“天妃”。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话说五代的时候,在福建湄州,有一户世代从事海上经商

的林家。这年,林家的老爷刚刚去世,从此出海的任务落在儿子林愿的身上。

但是林愿第一次出海就极为不顺。原来,在这里,做生意没有官司府的保护是

寸步难行的。林愿也这才弄懂他父亲在世时非得买个巡检史的真正原因。林愿

也学他父亲的样,花了很大一部分的家产买了一个方便经商的巡检史。于是林

愿一下就由一个布衣摇身变成了官老爷。他不仅可以收过往般只的税,而且自

家不必征税,所以自从林愿做官之后,林府在海上的生意就很快就红火起来,

林家也就变得相当富有了。

后来,林愿取了一个名叫小华的妇女为妻。小华没几年就为林家生下了四个儿

子,但是不知什么样原因,这四个儿子看上去一点都不出众,体格也很羸弱。

林家怕将来自家香火不旺,就陪着妻子到普陀山去还愿,请求观世音菩萨再赐

一子。其实林家一直就十分信奉观世音菩萨,从小华的婆婆到小华都是这样。

观世音菩萨早就知道林家好道乐施,为官清廉,慈悲为怀,并且不远千里来普

陀山还愿。随即就对身边的徒儿龙女说:“龙儿,后日你就投胎到林家,以了

结这个缘分,你去了之后,到时也可收伏海上妖魔,替天行道!”

龙女听了,极为不解地问道:“可是师傅,林家求的是儿子呀!”

第3页共12页

“这是天意,你不要再问,快些下凡去吧!”观世音菩萨不紧不慢的说。

龙女知道不便再问,就投胎到林家去了。

再说,林愿夫妇从普陀山还愿意回来,不几天就怀上了身孕。到来年的三月二

十三日,午时时分。青天白日,一声巨响。只见林家前后,红光闪闪,林府周

围的街头都清香扑鼻。林家就产下了一千金。虽然生的是一个女孩,但毕竟是

观世音菩萨显圣,林家一家上下都十分欢喜。也因为妈祖一生下来就很少说

话,总是默默然的样子,所以家里就给她取名为“林默”。

自打林默稍大的时候,她就经常到海边去看大海,为出海经商的父亲祈求平

安,也为所有出海的老百姓祝祷。而且,她有着一种神奇的能力,就是能够预

知海上的风暴,知道哪里会不会发生海难。据说,有一次林愿跟大儿子出海

了。妻子天天在家里为这父子两个祝福,这天晚上她又在月下为他们祈祷,忽

然听到默儿在睡房里左翻右滚的,就连忙带着丫环走到林默的屋子里,只见默

儿正在做恶梦。屋子里很暗,还充满着的一股檀香的味道,月光被紧紧关着的

窗户挡在门外,只有豆点的灯芯在烛台上跳动着,好像快要熄灭的样子。林默

睡在床上,一点都不安静,翻来滚去,一会儿抓着床沿,一会儿拽紧蚊帐。林

夫人非常担心女儿,赶忙将女儿叫醒。

默儿梦中醒来,吃惊地对林夫人说:“妈妈,不好了,大哥掉到海里去了!”

母亲听后吓了一跳。林默从床上坐了起来,埋怨母亲道:“妈妈,父亲他们在

海上遇到了很强大的风暴,很多船都快翻了。刚才我双手各拉着一条船,左手

拉着哥哥的,右手拉着父亲的那只。当我正想把他们的船靠近,可是你把我叫

醒了,匆忙之中,我松掉了左手,大哥的船就翻了。”

林夫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后等到林愿从海上回来后,果然就不见了大儿

第4页共12页

子。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人们都觉得林默很不平常,说她是天上的仙人下凡。

到后来的北宋宣和年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在归来的途中突遇风暴,但

是由于得到妈祖的保佑,最终逃过了的风暴,安全返回了大宋。回来之后,路

允迪到宋徽宗那里,请旨下诏,求皇上加封海神妈祖。宋徽宗对妈祖林默的事

迹早有所闻,听到这件事后,特敕封林默为“湄洲神女”,并题庙额“顺

济”,就是救人苦难的意思。朝廷还派人在湄洲修了“妈祖庙”。

明朝永乐十一年,夏秋之际,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两万多官兵下西

洋。这样的非凡的气势,惊动了海内外,但也吸引了海盗觊觎的目光。不久,

郑和的舰队进入了南海。这是海盗最为猖獗的地区,虽然郑和每次都是有备而

来,但是每次都会遭到这里的海盗之王陈祖义的突然袭击。当天晚上,郑和在

舱里休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时,一盏红灯飘到他的床前,眨眼就化作了

一个身着红裙子的女子。睡梦中的郑和吃了一惊,迷迷糊糊地赶忙从床上坐了

起来,跪下就拜。他知道是神女显圣。海神知道郑和一生忠义,就把御敌之法

详细地给他说了一通。郑和也正是在海神妈祖的指点下战胜了陈祖义,写下了

郑和七次下西洋辉煌篇章。郑和也屡次上表永乐皇帝,宣称“天妃神显灵应,

默伽佑相”。于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湄洲、长乐、太仓、南京等地建了天妃妈

祖的庙宇,还亲自写了《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碑文,盛赞天妃妈祖的功

德。

令我们奇怪的是,澳门别名是“妈祖”,这是葡萄牙人对澳门的最早称谓。

“妈祖”在葡文里写作MACAU,英文写作MACAO。广州话的音译就是“妈祖”。

这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妈祖”作为海上女神,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地。葡萄牙

人初到澳门时,是在“阿妈港”登陆。阿妈就是保佑航海者的女神妈祖,妈阁

庙就是专门供奉这个女神的。所以,葡萄牙人到了澳门之后,最先就把这个地

方称为“妈祖”,也是对海神妈祖的祝福。

第5页共12页

现在,在澳门,有一年一度的妈祖文化节倍受航海人的关注。千年妈祖,备受

世人世代崇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郑和的故事篇(三):关于文明的作文700字说“文明”

文明是一条无形的线,悄悄地连起你我的心;文明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不经意

间为你绽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文明是初升的旭日,照亮每个人柔软的心房;文明

是象征和平的白鸽,无拘无束的翱翔蓝天。杰弗逊说的好:“文明是后天造就

的好脾气,它弥补了天性之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真美德的习惯。”或许

你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你还不曾察觉到,文明之都已因你而筑起。当你

随手将纸仍到一尘不染的大马路上时,你是否想过这是清洁工的劳动成果当你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粗鲁港城,可以因你而美丽富

饶,同样可以因你而变得肮脏不堪。既然你举手之劳,就足以使自己的家圆变

的更加美丽,那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曾记得四年级时听田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亨利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不仅中国人这么认为,美国人也这么认为。

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

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5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

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女无子,独自一

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美国中产阶级人士。

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

第6页共12页

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兑水。他一出门,就开始捡起了垃

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

纸散落在地上,他去一一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

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仍进垃圾桶。

这个故事我至今难忘,它也验证了冈察尔的一句名人名言“文明是最容易做到

的事,也是最难做到的”。难道不是吗

“郑和七下西洋”这个历史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吧郑和正是和每个国家都表示文

明交往才促使了我国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文明从你我做起吧。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明,只有当文明之风蔓延世界各个角落时,

中国才算是一个友好的国家。

郑和的故事篇(四):高晓松一尘不染,心有翩翩少年

高晓松一尘不染,心有翩翩少年

1983年,黄昏中的北京,迷蒙、色彩饱满,像是香山一片红透的枫叶。起了

风,远远地送来电报大楼的钟声。一个少年立在窗边,听着那被风声拉长的旋

律,意醉神迷。报时钟声响完,少年奔出家门,冲向五道口,秋风把他的领口

吹开来,是直沁心脾的秋高气爽。

第7页共12页

多少年后,高晓松伫立在洛杉矶的秋风里回忆北京长大的那个风中少年,突然

起了一阵乡愁。那是他眼里最美好的80年代,那时的他是初中生,心中有他自

己的“远大前程”。

如今的北京,在他眼里,噪声淹没了那些美好的细微的声音,比如燕子掠过屋

檐的羽翅震动,比如潇潇秋雨的滴落......于是,他离开北京,移民去往美

国,在他洛杉矶,他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激荡在少年心中的八个字,是纵横四海,改造国家。

2023年3月,就在美国洛杉矶,高晓松主持的脱口秀栏目正式开始录制,每

集节目时长20多分钟,短小精湛,一把椅子、一把折扇,对着镜头,高晓松对

着全世界,开始聊天。这就是后来35期总播放量达到8300万次,一年总点击

率达1.3亿次,创下网络播放奇迹的脱口秀节目《晓说》。

但是《晓说》最初的出现,并非起自纵横捭阖抢占互联网的大布局,而是因为

高晓松的中年危机。

2023年,43岁的高晓松心头常常涌上一种怅然,尽管在朋友眼里他能侃、乐

观、充满正能量,但是中年危机还是袭击了他他们那一代人从小所受过的教育

和成长的环境,从来不是要买个什么样的房子,娶个什么样的老婆,过成什么

样的日子,那时候常常激荡在少年心间的八个字是“纵横四海,改造国家”。

当年复一年,年少时的梦想已经被现实风干,尤其是创作力枯竭,再也无法像

年轻时写出那么精彩的歌时,他常常反思自己: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这些又有

何意义经纪人听了,掰着指头给他数,你做了什么什么节目的教练,做了什么

什么活动的评委,你赚了几位数以上的钱......

第8页共12页

可是在高晓松眼里,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义的,带来个人的自由,改善个人

的生活,但是如果眼里只有钱,那似乎就和当年心怀梦想的此间少年背道而驰

了。于是,就有了脱口秀节目《晓说》,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他在镜头

前,跟大家聊人文、聊历史、聊旅行,揭秘奥斯卡的游戏规则,聊民国时期的

刺客,说美国大选,趣谈古代婚姻制度......在他眼里,这是“纵横四海,改

造国家”之一种,推动浮躁的社会去沉淀去思考。

当然,言多必失,聊了那么多的天,总归有疏漏,网友们看到疏漏就针锋相对

地批判,于高晓松来说,看网友评论也是一次接受再教育的过程,“评论里绽

放的理想主义光辉,比纠错还让我感动。不夸张地说,我的人生观跟着有了调

整。”高晓松把《晓说》比作微博,“短小阅读会饱和,但是它的线索多,40

万字微博不过两本书的体量,信息量却要比两本书多得多,有人留言看了我的

节目去查了4个小时的史料。”

他跟朋友和制作团队总提一句话,希望《晓说》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有一些音乐在每一代人都没有形成大流行,但是每一代都有喜欢它的

人,这也是《晓说》的目标。”

先做一个守法的公民,然后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工作者。

事实上,以前的高晓松年少轻狂,并不太喜欢接受批评,真正的成长,也许要

从42岁那年酒驾入狱开始。

2023年5月9日,高晓松因为酒驾发生交通事故而被判入狱。他的律师原本

可以帮他做无罪辩护,但却被他拒绝了。庭审现场做自我辩护时,他坦然认

罪,“我没什么辩护的,有的只是忏悔。平时我觉得喝酒可以带来自由,现在

却因为喝酒而失去自由。之所以有今天,是自己多年来浮躁、自负的结果。我

要先做一个守法的公民,然后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工作者。”

第9页共12页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一段很不光彩的经历,但是认领了责任,也就意味着

担当。那句话,成为当年的最硬气发言。

在看守所的生活,让他成长了很多,“主要是情商方面,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智

商高,情商不足的人。”冯唐曾经这么评价高晓松:分寸感、进退感很差。在

看守所里,身边有文盲,有杀人犯,高晓松每天就和他们吃住在一起,这让他

有种生活回归到粗糙原始状态的感觉,于是很多原先的想法、理念也开始土崩

瓦解。“比如我原来不喜欢或者看不惯很多人很多事,但是在看守所里突然觉

得原来不喜欢的那些,其实都还不错,原来觉得不可接受的那些跟那段日子比

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曾经觉得永远不可结交的人,后来也成为感情至深的兄弟。“我还在等在狱中

结交的一个大哥,2023年秋天他出来,我跟他许诺了,我这辈子跟人家承诺的

事儿,很多都没有做到,但是这件事儿我一定能够做到,等你出来我带你去环

游世界。”

在这之外,高晓松觉得看守所中6个月,他做得最成功的事,就是发呆,以前

他没时间发呆,脑浆子没关过火,一直咕嘟着,突然就有了时间关火晾凉,可

以去看枯燥的《大英百科》,此外,他还顺带翻译了一本马尔克斯的书。

“《Memoriesofmymelancholywhores》,我翻成《昔年种柳》。这本书我非

常喜欢,是马尔克斯将近80岁时的作品,一本非常出色的小说,目前国内还没

有出版,我觉得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所以就翻译了出来。”文字在网上贴出

来之后,收到赞许无数,以至于被大家赞叹这是“高墙下出灵感”。

走出看守所,回首来时路,高晓松觉得生活对他足够眷顾,“我现在觉得生活

对我特别好,是一种恩赐。我太太一家都信佛,我只敬佛,或者说只信不仰。

每次去寺庙,我都对我太太说,不要求佛任何东西,我们已经是最受眷顾的

第10页共12页

了,如果这样都不满足,还要如何呢做人,不能太贪婪。”

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不明白的也不想去明白了。

高晓松在网上还有个称号矮大紧。那是他在写“重金属风格”小说《杀了她

喂猪》时给自己起的名字,刚好是“高晓松”三个字的反义词。“这个名字也

反射出我心里狰狞的一面。年轻时候,我是内心柔软,外表狰狞;现在的我,内

心狰狞,外表柔软,正好反了过来。”

对于自己的外表,他有十足的幽默感“你想想人家给你这么多东西,人家总

得平衡点吧。你说拿什么平衡呢比如说让你爸妈折寿,那不行;说让你变成1.5

米,那也不行,少根手指头,也不行,没法弹琴了,生病那更惨,算了,干脆

砸我脸上算了。”

生活给了他一张狰狞的脸,却让他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一尘不染的翩翩少年。

所以,80后的徐粲金越过他的外表,被他的才华和内心所打动,最终答应了他

的求婚。说起高晓松的求婚,还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那天,两个人一起去

迪斯尼坐过山车,天上正好落雨,噼里啪啦砸在脸上,过山车冲上最高处,高

晓松大声喊了一句,你嫁给我吧。徐粲金说好啊。高晓松心里不踏实,又追问

一句,行吗徐粲金以更大的声音回答说,好!好!好!

过山车俯冲而下,他们幸福的声音还回荡在云霄。

曾经多少次被人问过,老牛吃嫩草,一个60后和一个80后结婚,横跨了几

代,会不会有代沟。但是高晓松却觉得,人和人之间,只要在一起生活,迅速

就拉近了距离,只要不在一起生活,同龄人也难交流,因为生活本身是一种最

好的黏合剂。

第11页共12页

少年成长为大叔,曾经时不时想着踹生活两脚的高晓松,现在内心早已趋于

平。如今的高晓松,在朋友和公众眼里,几乎是全能人物说到靠手吃饭,左手

可以写歌、弹琴,右手可以写小说写杂文;《晓说》的网络热播,让他成为中国

的“奥普拉”,而且收到不少电视台的邀约;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导

演。在《大武生》拍后的第三年,高晓松再次蠢蠢欲动,筹谋新的电影。在各

种身份之间,高晓松自由切换,人到盛年,他现在这么理解他的四十不惑:四

十岁,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不明白的也不想去明白了。从此不惑。

《晓说》经典语录:

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疑似认识的人太多,聊天的时候会发现

周围熟人千丝万缕导致不敢放开吹牛的痛苦。

中国人在奥斯卡只配打酱油总有一天还是能打到醋的。

《虞美人》肯定是特别好听的一首曲子,那么多人往里填词,说明它好听,是

一首流行歌。《虞美人》可能填了几万首,至今流传下来的至少有几千首,可是

怎么唱忘了,既然那么好听,怎么就给忘了呢

总之,郑和是玩也玩了,乐也乐了,全世界也见了,钱也花了......他顺手干

了好多事,把狮子、长颈鹿什么的都给弄回来了。还给中国人民留下一样伟大

的东西,就是麻将。

我有一个朋友开药房,我说咱俩这么好的关系,你干嘛不给我点消炎药他说我

告诉你,这个在美国惩罚得特别严重。医生的处方必须在药店保留十年,十年

期间任何处方不能动,每年至少来查两次,你只要开了处方外的处方药,那就

立即被吊销执照。

第12页共12页

上学时学过一个化学原理,是说一种物质合成现象的,叫做“易合难解,易解

难溶”,就好象溴和银,把这两种物质合成非常困难,需要几百度的高温才生

成出“溴化银”,可是它只要一遇到空气,很快就会分解。但是硫酸和铜就很

容易产生反应,之后生成一种非常美丽的蓝色液体“硫酸铜”,它就非常稳定

我觉得婚姻应该也一样。

关于郑和的故事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3:5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63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家庭伦理道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