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起跑线》说课稿
【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以学定教,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
作探究的意识。
【分析与设计】
1、教材分析:
《确定起跑线》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
加的一个内容。所谓综合应用,是指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
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
教材75-76页展现了一个椭圆形的运动场,提出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
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提出了三个有层次的问题:(1)为什么在跑400米时,
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点上?(2)各跑道的起点应如何确定?(3)相邻两道之间起点应相
差多少米?
这个综合应用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了周长、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培养学
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的意图就是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一个好的探究问题,需要具备适应性、可操作性、开放性。我们的学情与这三个性是相吻
合的。)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们摸清了学生所具备的三个基础,正适应这三性:(1)生活经验:爱
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普遍喜欢体育活动;我们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到体育场,或做操或运
动,因此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
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
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
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2)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
的概念、圆的画法、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使得探究问题本身具有可操作性。(3)六年
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中95%
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方式,这就为本节课采用“观察——猜想——验证——建
模”四步骤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问题具备相当的开放性。
3、目标定位:“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机会”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本课
着眼点不在于知识或结论本身,而是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的拓展,而在于提供学
生思考交流的平台。
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应定位于: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
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画图、列表对比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
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位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位于: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
领域的广泛应用。
【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
2
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法:新课标指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应用拓
展”是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猜测——验证”的教学思想,有效地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适度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感
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对比教学法;一是创设对比性情境:100米起终点与400米其终点的对比,运用
日常生活学生熟悉的情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更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规律的联系。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是在探究问题时采用列表的方法,让学生有序地进行对比,便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抽象、升
华。体现方法论。
(3)尝试法:课标指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去概括。本节课的结论是相邻
两道之间的差就是两个圆周长的差,引导学生概括为:C环差=2•∏•k。虽然不一定严密,
但学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总结有反思就会有进步。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对比情景,提出问题
1、对比性的情景导入:
情景一:甲乙丙丁四人站在1-4四条跑道上参加100米的赛跑,并且起点相同。
情景二:甲乙丙丁四人站在1-4四条跑道上参加400米的赛跑,并且起点相同。分四个道次
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
师: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可以怎么办?
生:因为终点相同,所以要把外道的起点向前挪!
2、提出问题: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用知识找出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重新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
知识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课的开始在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对比性
的情景,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发现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
出问题。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猜想验证、探究问题
(一)了解跑道结构、简化问题:
(1)出示完整跑道图(共四道,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2)四个人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猜测)
(3)小结:沿跑道跑一圈与直道无关,与左右两个弯道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相邻跑道的差距没有在直道部分,而在弯道部分。也就把所
研究的问题很有重点地简化为探究弯道之差,也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数学思想的
渗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寻求、探究解决方法:
1、独立思考和探究:弯道之差是多少呢?请自己观察图形,想想如何计算弯道之差?左右
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小组合作、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3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
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里学生发现左右的半圆是一个圆,课
件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从而找出问题的结果:弯道之差其实
就是大小两个圆的周长之差。】
(三)、列表解决问题:
1、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剩下的由学生完成。
道数1234
直径72.674.676.678.6
周长72.6∏74.6∏76.6∏78.6∏
相邻两道的差2∏2∏2∏
道宽1米直道85.96
2、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
有关系。C环差=2•∏•k
3、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2∏=2×3.14=6.28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既保持学习的
独立个性又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通过表格法,找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即400
米起跑线差距是2∏,为了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及后面的计算,道宽改用整数1米,结果用代
数式来表示,减轻了学生的计算负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用表格法既有效搭起学生发现规律的桥梁,也进行了方法论的渗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师: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25×2×∏=2.5×3.14=7.85(米)
师: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5×2×∏=3×3.14=9.42(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
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预设1: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58米除以2,是3.79米。
预设2:200米的比赛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道宽,就可以
直接用道宽×∏。
2、全课小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200米跑道起跑线的确定,让他们充分运用知识、所发现的规律解决其
他类似的问题,在新课的基础之上有一个小小的拓展,呈现一定的问题梯度,打开学生思维
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智慧,也高度体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生获得
不同的数学学习体验。】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3:4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6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