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孟雪莲)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
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
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
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
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
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
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
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
习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了平均分,对于平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
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
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
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
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
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
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
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
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
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
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
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
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
情况如下:
分的物体正确表示此分数的人数(人)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一个物体2187.5
一些物体312.5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
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
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
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
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
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
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
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
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
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
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
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方式:体验、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
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
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
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
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
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
系列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
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
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
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感知分数与平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
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探
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平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
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平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平均分成三
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
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
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
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
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
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
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
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
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
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
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第三大环节:分层练习,深化提高:
练习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
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习2,三个猜一猜的练习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
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习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
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
“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准
确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促使学生在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建
构意义,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
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
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
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操
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根据学生由
“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
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
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
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个性
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
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注重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相结合,充分体现
WORD完美格式
..整理分享..
了教育、教学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1:0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7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