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1927到1937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井冈山,创建赣
南、闽西革命根基,在这纵横几千里的大地上,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
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感受深邃的历史内涵,接受一次革命传统精神的
洗礼,并从先辈们的奋斗轨迹中思索26日到29日开展了为期四天的
重踏长征路活动,追随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踏遍井冈山、赣南、闽
西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篇-巍巍井冈山深邃历史内涵
井冈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我们此次旅程的第一
站,当我们的车队驶入它的怀抱时,巍巍五百里的山峦,带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毛泽东、朱德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
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播撒燎原神州的星火,开辟着“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它为后
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如今,井冈山处处都留有
红军的足迹,革命遗址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
对巍巍井冈山的敬畏,对先烈们的敬畏,依次参观了黄洋界、象山庵、
八角楼、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大井革命旧址。站在先
辈们奋斗的地方,触摸着他们用过的物品,看着一幅幅陈旧的相片,
一件件尘封的文物,我们窥到的不仅仅是历史,而且是一种精神。在
黄洋界,站在炮台边,远眺群山,黄洋界保卫战宛如就在眼前重演。
一炮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一条妙计、一个战略取得了保卫战的完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毛泽东为这次伟大保卫战胜利而作。
如今身临其境,当年击中敌军指挥部的隆隆炮声和红军的欢呼声、锣
鼓声依稀还在耳际回荡;在黄洋界,站在毛泽东和朱德等革命先辈挑
粮的地方,内心震撼不已。往下看,是曲曲折折的山路,险峻,陡峭,
独自攀登尚有难度,何况肩上挑着沉重的粮食;在大井革命旧址,一
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予、土炮、
土枪,经过无数战斗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上面还带着战场的硝
烟,还有带血的遗迹,一张张先烈的照片,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是
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与我们零距离,
面对面,脸对脸,凝固在历史的瞬间,仿佛您们有多少话要对我们讲,
又有多少事儿要对我们谈。我们的心跳的快了,零距离接触,使我们
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仿佛心在一起跳跃,血又在一起沸腾,刹那
间,在我们面前您们又是那样的高大、庄严,巍巍身影化作雄伟的井
冈山;在八角楼,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看着室
内的陈列如床架子、桌子、砚台、油灯、茶几、高背椅等原物,让人
陷入到历史的隧道中,通过这个时空隧道,看到了毛泽东在深夜疾书。
在这里毛泽东写作和完稿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井
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井冈山,多少先烈们在这边热土上为了中国的前途而奋斗,
有多少热血中华儿女在这里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今天,站在
井冈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站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上,面对着第一次党代会时的党旗,我们心潮澎湃。
在参观的一天时间里,天气变化不定,时而狂风暴雨,时而
阳光高照。就如那段变化不定的历史,在历史的风雨变化中,革命先
辈们把握住了方向,经住了暴风雨的洗礼,带着中国人们走向了光明。
从先辈们的奋斗轨迹中,或许可以给予我们启迪:中国革命之所以能
成功,就是因为先辈们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开辟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同样,扎根本土,利用本
土优势,坚定而自信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的生存之
道。为此,我们应当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根据现状,先扎根中低端
业务,守住自己的最后阵地,并不断苦练内功。
苏区篇-红色故都赤色激情
27日上午游览了龙潭之后,我们的车队离开了井冈山,沿
着先辈们的足迹向苏区方向出发。中午时分,我们车队到达了闻名全
国的“将军县”-兴国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年只有23
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多热血儿女参军参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
孕育出54位功勋卓著的兴国籍解放军将军。为了缅怀将军们的丰功
伟迹,兴国县兴建了将军公园,通过雕像、图片、文字等形式把“将
军”的伟岸形象和英勇事迹陈列园内,供世人瞻仰学习。站在将军们
的雕像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我们一路瞻仰了54位将军的雕像,
并详细了解了每位将军的不朽人生。
傍晚时分,我们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来到了于都河畔。站
在红军长征第一渡口前,望着如今平缓的江水,思绪飞扬,历史的镜
头回放到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8个渡口渡
过于都河,踏上万里征途。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从
于都县城东门踏上浮桥渡河,率领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向西挺进。
如今,8个渡口全部建起了大桥。先辈们是搭浮桥去打天下,而当今
的于都人是走长征大桥去闯世界的。时代已经变迁,但,并没有使于
都人淡忘了曾经在这块土地上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红军,更没有忘记
岁岁年年传播和弘扬长征精神。当我们进入中央红军出发纪念馆时,
已经是差不多六点,讲解员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或许是被我们的诚恳
感动,或许是被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敬畏所感染,她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延迟下班时间为我们讲解。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参观了全馆。一副副
珍贵的历史相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历史原物,一段段扼要的文字说
明,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段历史,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历史与现
实的交叉,感受到了长征不朽的精神对我们心灵的震撼。
离开于都,我们进入了瑞金。“红都”瑞金,在幼小的心灵之中,
与红井联结在一起。“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泽东”这是书本
上对我们的教育,而现在有机会亲临红井,喝一口井水,想念一下先
辈们的挖井之恩。而今的“红井”已成了一种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象
征,历经时光的冲刷,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历史中不可代替性,这不是
一只小小的水井,它浓缩了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确定的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当我们走进叶坪-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所在地时,这
样的感觉更为强烈。
翻阅历史可知,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红军
主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瑞金叶坪作为党首个首都,其
“红都”的身份虽短短的的三年时间,但,这三年却在中国历史上写
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我们从当初政府的设置就可以看出共产党作为
一个政府当时就有了兴国振邦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走进“红
都”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遗址,可以看到当时的政府设置极
富有远见卓识,当时共设置了九部一局,其中最伟大、最让人惊叹的
是当时处于偏僻山乡一隅的中央政府却设置了面向世界的外交部。你
无法想象当这些部长们身居陋室,粗茶淡饭时,居然谈笑国际政治风
雨,胸怀救国大志。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进这些部长当年的
办公场所时,想象他们当年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起草治国方略就觉得自
己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所有的利欲之念都消失了。在当年毛主席居
室兼办公室的屋内,我们似乎听到了墙上悬挂的竹笠、米袋在诉说着
什么?简陋木桌上锈迹斑斑的小马灯则重新点亮了那一段沉进历史
深处的故事。当年一代伟人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下了那些照亮黑暗中
国的徼文么?所有隆隆烈烈的故事终究都将淡化为历史,而在历史的
长河中一直能够鲜活地显现的只能是那些抛弃个人得失的伟人。
从叶坪到沙洲坝,“红都”的历史是如此的短暂,却无比的
厚重,当它淡化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背景后,给我们的思考和警示更具
有现实和深远的影响。无须讳言,现在的共产党作为一些腐败现象正
严重地侵蚀它的肌肤,这些是当年创立“红都”的先辈们所不愿看到
的。伟人们身居陋室却不坠青云之志,筹划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时,
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又怎么会为一己私利所计较?更不用
说利用职权触犯国法了?也因此,我想当一个贪官走进“红都”时,
他的心灵也会受到震撼么?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己任的我们,站在这片
神圣的土地上,更觉的我们责任的义不容辞和沉重。恪守独立、客观、
公正原则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从先辈们的身上,我们窥到了遵守这一
原则的深刻而内在的本质性动力。
闽西篇-亲临临江楼聆听历史回音
在闽西这块热土上,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主线所引导
的故事悲壮、辉煌。所谓“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坑。”因为相
距红都瑞金不远,所以红色割据时期的反复拉锯,给闽西留下了许多
故事,造就了许多风景。闽西乡间不少如古田会址那样的乡村建筑中,
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事件几乎触手可及,似乎仅仅在俯仰之间,一个
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又开始了。这些平凡的建筑,因为参与了改变
历史的创造,便成了历史,便值得让人品味,让人揣摩。为了触摸这
段历史,感受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的车队闯进了闽西地区。
途径宁化、闯过石壁、穿过连城,我们踏上上坑县,光辉的
历史,在静寂的小镇静静地流淌。历史的回声,激荡在小镇的上空,并
从小镇飞越群山丛林,光照千秋。上杭人很骄傲,从1929年5月到1933
年11月,在这4个来年头里,毛泽东曾经9次来到上杭,其中3次到上
杭古田镇,3次进上杭城,3次往上杭才溪乡。在上杭的山山水水中,
留下了许多毛泽东的伟大足迹。而古田会议则永留史册,是我党和军
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踏上了上坑县革命博物馆,重温
不朽的历史。
站在临江楼上,望着对面的江水,遥想当年毛泽东站在临江
楼上,面对滔滔汀江水,放眼寥廓江天,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采
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
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遥想
朱、毛在老榕树下边对弈边交谈闽西革命斗争的形势,也是在这里,
掀开了朱、毛合作的新篇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29日下午途经梅州,顺道参观了叶剑英博物馆,傍晚时份
顺利回到了公司。四天的时间,我们走进井冈山、赣南、闽西地区,
追寻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睹物缅怀,我们感触到当年燎原火种的温
热,触摸到当年如火如荼、沸腾群山、叱咤风云、屠龙缚虎的革命斗
争的脉搏,感受到革命领袖和革命前辈在中国大地上奔波求索、披荆
斩刺、含辛茹苦,以至为国家民族而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迹。这一旅程,
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党员。历史给予了我们教育,给予了我们启示,
也给予了我们思索事业发展之道的灵感。从历史中,我们窥到了我们
的发展轨迹,坚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从先辈们如火的革命热情中,
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洗涤,我们的追求得到升华。
党啊!你在哪里?顺着历史的大潮,我寻找着你的足迹!在南京的战
场上,我见到了你!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了这座千年的古城。在台儿
庄的焦土上,我找到了你!那血染的黄土地上,有你深深的印记!在
武汉的天空,我找到了!无名大队的耻辱在这里得到了洗刷!在缅甸,
印度,我也找到了你!野人山上有你们吃剩的树根草皮!在朝鲜的战
场上,我找到了!你在鸭绿江攀嘹亮的歌唱。转眼间,你的足迹已经
遍布大江南北,你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地上印下了的的足迹。
你虽无形,可是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你的影子。党,你一直是那
么的神秘,我想我还没有彻彻底底的了解你,我还只是浅浅地认识你,
我们在此刻起程,寻找党的足迹,懵懂的我在那漫长的旅途中成熟。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0: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6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