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维训练含答案
品味言论,明辨哲理(一)
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
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
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1.C(注意“挑剔”和“夸奖”的结果)
2.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人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都宁可
把自己的烦恼拿回家。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人都会将自己身上的不幸无限放大。
C.人应该乐观面对自己的人生。
D.人应该同情他人的不幸。
2.B(人们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才发现自己的烦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
严重,宁可“重新拿回家”,这就说明了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不幸无限放大)
3.作家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
痛苦和花瓣的亲吻。”对这句话蕴含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幸福和痛苦是把双刃剑,人生是逃避不了的。
B.人当勇敢地面对困境,直面苦难,迎接挑战。
C.人当感悟痛苦的磨难,从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D.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同情弱小。
3.C(玫瑰是带刺的,但要用泪水浇灌它,体味花刺的痛苦,这是说人生当经
受磨难;而在经受磨难的过程中,也会有“花瓣的亲吻”,这是说品尝到幸福
的滋味。马尔克斯的话整体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A项强调的是人生“逃
避不了的”的无奈。B项强调的是直面苦难,勇于挑战,没有涉及“幸福”。C
项既强调人生的磨难,又强调人生的幸福。D项强调的是同情弱小)
4.对下面这段话蕴含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
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
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A.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因此而骄傲起来。
B.哥白尼内心独立,他不想让某一民族为他所取得的巨大贡献而无聊地骄傲。
C.哥白尼的巨大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不是属于某一个民族。
D.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不值得所有民族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无聊的。
4.C(这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主旨是面对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
献的人,民族骄傲是狭隘的)
5.理解齐白石的话语,有误的一项是()
我在朵云轩买了一张他画的一片小松林,二尺的水墨画,许麟庐以为是假的,
我们一同到白石老人家,挂起来给白石老人看。他看了之后说:“这个画人家
画不出来的。”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了诗和
话:“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
阿爷尝语,先朝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雨雷电,
虫尽灭绝。辛酉春正月画此并题记之。”印章“白石翁”。
他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我却笑着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
来的。”他知道骗不了我,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
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当时八十九岁。
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呀。”
(摘自艾青《忆白石老人》,有删改)
A.直言“人家画不出来的”,表明这幅“二尺水墨画”确是他人假借白石老
人之名画的。
B.从“这是张假画”的话里听出白石老人有顽童般的天真,更有想收回自己
画作的狡猾。
C.“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说明白石老人很看重这幅无叶松树图,里面有
他亲情的念想。
D.白石老人不矫情不避讳,夸己如夸人,他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
就见其一斑。
5.A(据语境,“人家画不出来的”话语,主要表达了白石老人对自己画技高
超的自信,带了几许自豪。)
6.对下面这首小诗蕴含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
A.得也是失,失也是得,有失必定会有得。
B.机遇产生于静静等待中,可遇不可求。
C.要力戒贪婪,与其占有美,不如欣赏美。
D.尊重对手,化敌为友,共建和谐的社会。
6.C(A项,“得也是失”,在诗中无据,并未捕捉到蝴蝶,无所谓“得”,“蝴
蝶飞向了远方”也不是“失”。B项,“静静等待”在诗中无据,“蝴蝶落在
你的肩上”不是“静静等待”得的,而是因为“静静地欣赏”获得的。C项,
“不顾一切捕捉蝴蝶”就是要占有美,是贪婪的表现;“欣赏蝴蝶”即欣赏美,
理解正确。D项,“对手”“敌”“友”等说法在诗中无据。蝴蝶是美的象征,
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
7.“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
是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
头,女儿在里头。”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是()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
7.D(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是说父母在
承担着照顾我的责任;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是
说老师在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作为学生承担努力学习的责任;责任是一张
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体现的是我承担照顾子女的责任)
8.对下面这段话蕴含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
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8.B(A对句中所说的“平庸”理解不当,句中对“平庸”的人并无指责其“贪
生怕死、明哲保身”“活着如同死人”之意。C平等之说不是这段话的要义,
这段话本意恰恰是指出人的差别。D谈“性命”的重要性不是这段话的要义)
9.对下面材料蕴含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如果
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
的差异。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
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
C.事物真正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
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9.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看到不同的现象或形状,都是对事物不同程度的认识。
因为事物具有多样性而认为无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不符合材料主旨)
10.对下面这段话蕴含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了自己与历
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
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的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A.一个人需要找到自己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历史的联系。
B.一个人应明白自身与自己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历史的联系。
C.一个人须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
D.一个没有“身世感”的人无法在世上立足与生存。
10.D(说法绝对,夸大了没有“身世感”的后果)
1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
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美丑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
B.创作贵在坚持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
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地效仿只能遭人耻笑。
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
11.C(A李渔谈的是“剧本创作”东施效顰是喻体,而不是本体。B未能指明“遂
蒙千古之诮”的结果。D偏离了“效”的本义)
12.请简要概括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
的一切您都有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
我所爱的。”答:_________________。
12.只有减少欲望,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13.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人生如蒸馍: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
了,馍就生了。(陈忠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
13.只有沉静从容,执着奋斗(专注坚守),才能走向成功。
14.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
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
14.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往往本能地希望回归最朴素(最本真、最简单)的生活。
15.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
果。(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记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或:人生美好的往事,会成为珍贵的回忆)
16.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
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法国年度畅销小说
《没什么要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生活不妨随性一点,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
17.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
索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感觉(感性)感受生活,以思考(理性)感悟人生。
18.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
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
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
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
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在困境中,要保持远大的抱负,具有开阔的视野,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19.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
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该句为比喻句,“田
地”指学生的心灵,“庄稼”和荒草”分别指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
20.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5个字。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在
大海中消亡,也在大海中新生。河流与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个体生命融入集体,才会获得新生,成就属于自己的壮观。
21.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每个角度不超过30个字。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
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人对他说:“为什么
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
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是多余的,不是卖
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
“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
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答:(1)_________(2)_________
21.(1)既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更要有自己的主见。(2)如果背离了最初的
目标,局部的合理性可能转变为整体的荒谬性。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0:1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5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