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宝玉挨打》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粤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小说都选自中长篇。阅读、鉴赏小说,不
仅能领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看到文学殿堂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能领略到万千世
态、斑斓人生和复杂的情怀,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本单元设计通过对小说的学习,
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领悟课文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体会小说刻
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所写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
玉父子两代人思想的激烈碰撞,表现了各类人物的思想倾向和性格特征,男主人公宝玉的叛
逆性格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的情节内容。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与探究,理清课文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
和丑恶。
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教学时,首先应对相关知识和背景作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次要求学
生自读课文,熟悉情节;然后立足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本,通
过分析,感悟文章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从提问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情况来导入:
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
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
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的《宝玉挨打》的片断
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思考探究激烈的矛盾冲突。
教学方法:导读式、问题探究式结合
教学思路:
、写作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
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
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三、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宝玉挨打”的过程。
提示:宝玉惊闻金钏自尽,心思恍惚,莽撞贾政。贾政训斥其待客不周,忽闻忠顺府索
人,又听贾环诬告,故怒打宝玉。后来王夫人出面解救,贾母出场怒斥贾政才救下宝玉。
四、情节波澜,层层铺垫
吴功正先生将《红楼梦》情节设计起伏跌宕的的特色情节论为三态:一是
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
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
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
轮冲突埋下伏笔。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一是宝玉挨打的起因;二是因宝玉挨打,贾政与
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1、体会“潜流暗滚”:
问题1:宝玉挨打前有什么神情变化?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些关键词语
进行分析。
参考:宝玉见贾雨村回来听到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是“心中早又五内摧
伤;见到母亲是“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出门后是“茫然不知何往”“低头感叹”;与父
亲“撞了个满怀”、“倒抽了一口气”、“垂手一旁站着”、
惶悚”;忠顺府索人,起先隐藏事实,后被揭穿,“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宝玉听
见父亲吩咐,知“多凶少吉”,找人报信又不能,“急的跺脚”,被逼出门去挨打。)
问题2:贾政打宝玉前有什么神情变化?
参考:贾政责说宝玉见贾雨村精神不振;但与之“撞个满怀”后看到他垂
头丧气,“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忠顺府索人,使贾政
又惊又气”“目瞪口歪”;贾环告状,如火上浇油,多次“喝令”,不道”
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问题3:对照宝玉与贾政的神情变化,归纳引
发宝玉挨打的事件?
(参考:①宝玉因悲金钏儿之死,“不似往日”,又与贾政撞个满怀,他的惶悚让贾政
“倒生了三分气”,这是宝玉挨打的导因。②忠顺王府索人,状告宝玉引逗琪官,使贾政认为
宝玉“不读书”还“做出无法无天”的事情,气恼不堪,这是宝玉挨打的诱因;③贾环诬告
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金钏儿含羞“赌气投井”,贾政发怒,这是宝玉挨打的直接发因。)
过渡语:宝玉挨打势在必然,那么挨打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我们继续来体会“惊涛大
作”与“余波涟漪”。
2、体会:“惊涛大作”与“余波涟漪”
问题1:宝玉挨打的经过是怎样的?
点拨:1.小厮打2.贾政盖3.要勒死
试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贾政要打宝玉的真正动机的一句话:
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
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大逆
这句话足以表明:贾政和宝玉之间的矛盾是封建伦理道德和青年呼唤个性解放,追求率
真生活之间的矛盾。
问题2:宝玉在挨打中的表现是怎样的?你认为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物?
点拨:第一问1.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的表现。2.在贾政的喝禁
之下,既不敢轻动一步,连乘机到后面去利用贾母做抵抗也不敢。
第二问1.他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逆子”,向往自由的生活。2.他毕竟是在“温
柔富贵乡”长大的,终于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史的限制。
问题3、宝玉挨打余波荡漾,激烈紧张的气氛是如何瓦解的?
提示:1.王夫人的到来缓和了这一场冲突,但紧张的气氛依然还很强烈。
2.贾母的出现使这一场冲突暂时归于平息。
问题4、王夫人与贾母两人救宝玉的表现怎样?试从语言和行动方面分析。
从语言和行动可以看出,王夫人不是真心爱儿子,而是从封建伦理出发,从私心
出发来说话做事,她打着封建纲常的幌子,做着私心己欲的勾当,宝玉和她是
格格不入的!
贾母的表现:
官作宰,也未必想着母亲
含泪说
她更多的是从封建伦理出发,来对待宝玉挨打的,并不是要让宝玉张扬个性,追求率真的生
活。
提示:王夫人的表现:
语言老爷自重老太太身子弱有意绝我
行动抱住扳子不让打抱住宝玉大哭爬到宝玉身上大哭
小结:
语言先打死我我没养好儿子你教训儿子是为光宗耀祖将来为
行动喘吁吁啐了贾政一口冷笑两次心疼生气,抱着哭个不停
小结:贾母也不是真正理解宝玉,而是要宝玉将来能光宗耀祖,为官作宰。
五:课堂练习
1、讨论:“宝玉挨打”,你是否发现其中存在偶然事件?有什么作用?
提示:宝玉被喝禁在厅上,他料到挨打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假
想,如果贾母、王夫人此时得信,掀起的巨浪便会一下子平息,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会顿时放
下。相反,高明的作者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来触发:机灵贴身的小厮焙茗
不见踪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妈子偏又是个聋子。偶然性的因素为必然性的结果起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
2、你认为贾政与宝玉除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外,还有哪些矛盾?
让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总结扩展
要进行文学鉴赏,首先应准确感知文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认
识,归纳,评价的能力.比如曹雪芹描写情节有一个可贵的经验
往往不是孤立地写一种原因,而是善于将多种因素或条件有机地交错在一起,造成矛盾之
“源”的厚度.同时一个矛盾波及的后果也是多向发散的,因而也为下
个波澜的创设打下了埋伏.
七:课外活动:
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和以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之间的矛盾激化的表现。二、打出
了封建家庭嫡庶之争的本质。贾环庶出,处处受到压抑,在封建家庭的利益分配中自然会占
下风。他和母亲赵姨娘不惜使用卑鄙手段,千方百计构陷宝玉,而善用心机的王夫人采取以
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策略,不是声色俱厉地指斥丈夫,而是放声大哭,从哭宝玉到哭起贾珠
来。王夫人以贾珠早死说事,为的是争自己的利益。这是嫡方在封建家庭嫡庶之争中的高超
表演。
打出了封建家族的权威。贾政是封建主义的忠实信徒,在贾府中具有绝对权威。
他总是板着“威严刚毅”的冷漠面孔,令人畏惧。四、打出了人物的真性情。
他叙写矛盾
1、
讨论探究:“宝玉挨打”到底“打”出了什么?
供参考:.打出了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
宝玉挨打正是
贾政的三次流泪充满了真诚与无奈,李纨想念贾珠,才痛哭不已;凤姐是管家风范,处事冷静;
袭人强忍悲伤,悉心服侍。宝钗“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是光明正大之态,是意欲让大家注意
到她对宝玉的关切。黛玉的深情表现在她的无
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语中。
八:板书设计
三、打后其他人的反应
九:教学后记
集体观看电视剧《红楼梦》
“宝玉挨打”一段
、宝玉挨打的起因
二、因宝玉挨打,贾政与
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
反映了封建思想与反
圭寸建思想不可调和的矛
盾,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
腐朽和丑恶。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10:0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4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