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小小竹排画中游

更新时间:2023-01-27 09:58:08 阅读: 评论:0

flash特效源码-拼音查字法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正比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文

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

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

排画中游》课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文

小小竹排画中游

xiǎoxiǎozhúpáihuàzhōnɡyóu

小竹排,顺水流,

xiǎozhúpái,shùnshuǐliú,

鸟儿唱,鱼儿游

niǎoerchànɡyúeryóu.

两岸树木密,

liǎnɡànshùmùmì,

禾苗绿油油.

hémiáolǜyóuyóu.

江南鱼米乡,

jiānɡnányúmǐxiānɡ,

小小竹排画中游

xiǎoxiǎozhúpáihuàzhōnɡyóu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

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

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

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

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

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通过平等对话,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

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

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

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

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无论

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

真好”、“小朋友真棒”……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

的帮助、引导“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

是这样写的……”,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

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

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

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

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

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

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善用阅读期待,开放课堂教学: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

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

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

愉悦和审美享受等。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

“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学生充分感

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但课

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缘于自己的阅读

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

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捉,利用学生即时生成

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

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

飞翔起来。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

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

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

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

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

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

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

等等,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感悟,相信在

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然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

呈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3、注重体验感悟,落实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因此,它对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

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

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和理解”。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

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

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这样的过程自然

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交流

和表现。以上案例没有教师的包办代替,没有繁琐的分析讲

解,有的只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学生通过生本对

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这一过程体

现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过程和方法:读与看(看课文插图、看课件演示)、读

与说、读与思有机、巧妙地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萌发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中,

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朗读

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体验

感悟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感积累,

个性张扬的过程。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

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

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

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

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

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

状态”。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9:5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业绩报告
下一篇:寻雾启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