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
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
的外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
分享了我的荣耀,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
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
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
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的一局部,我站在上的诉说,就是
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翻开水。因为饥饿无力,
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黄昏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
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
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
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
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
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
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
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
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
里。
我最懊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
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
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
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
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
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
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
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
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
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抱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
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
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
.z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
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
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
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
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
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
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
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
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
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
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
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
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
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诲,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
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挖苦。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
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
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
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
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梦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
我梦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
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
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
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
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梦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
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
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得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
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场阅读社会人生这
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场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土
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
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
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
境、家族历史严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
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
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疑心
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
-
.z
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
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土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
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
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土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置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
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场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成认,
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开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
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
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场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
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
雄模,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
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
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
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成认,在创立我
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
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鼓励了我,使我明白
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
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
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
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
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
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
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
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
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
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
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确实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
父亲的痛打,我也确实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
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
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
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
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
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假设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
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
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
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
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
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
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展了文学
-
.z
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
起初她还很耐心地答复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
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
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蔼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
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
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
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仰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我悲哀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
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
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
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
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一样,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
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
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历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
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构造匠心独运的文学作
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
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
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屡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希望能借
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
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抱歉,但同时又开
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
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
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
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
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檀香刑"这部小
说开场,我终于从后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
开场,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
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
色色的叙事把戏,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
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
所谓创新,根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
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浅薄,
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
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种至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当然,我没有
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
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
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
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
-
.z
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
显得则乖僻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
以至于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
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
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了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
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
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
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
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
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
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
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教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
了能让教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
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
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
情。事后,我向教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
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教师忏悔时,教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
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
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
声说:"难道说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为难而退,为此事,我洋洋
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
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
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
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承受惩罚吧,免得让
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
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承受惩
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只有一个人的草帽
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大家!
下面是屠呦呦教授在当地时间2015年12月7日下午1时,于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一
千人的报告厅发表的演讲原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
.z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
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
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
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辛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
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
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
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
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场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
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屡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
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
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
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到达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
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
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别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
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场对青蒿素的化学构造进展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
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
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
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构造协作研
究的工作。最终经*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构造。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酯。
立体构造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构造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复原反响,证实青
蒿素构造中羰基的存在,创造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构造中的过氧基
团是抗疟活性基团,局部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构造。直到现
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构造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
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表达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方案开发署在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
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
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
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
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开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
疟疾研究工程。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当抗疟中药
的研发。这一工程在当时属于的重点军工工程。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时机承受如此重
-
.z
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
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穿插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
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
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时机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但凡过去,皆为序
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工程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
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根底。承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
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聚集了包括
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服、外用方药的根底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
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根底,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
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
3-4世纪〕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
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防止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
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
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
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annua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
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
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
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开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拟差,为供给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
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
科研人员的身体安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平安性评价的根底上,我和科研
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平安。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
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
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
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
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
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
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奉献。感全国523工程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省中药
研究所、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有机所、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
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效
劳。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工程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
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将青蒿素奉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
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围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
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
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说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
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
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
-
.z
〔Artemisinin-badbination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
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
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
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
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
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方案。这项方案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
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
在考察之中。参与该方案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
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时机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
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
方案。
在完毕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开掘,加以提
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开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
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开展前景。大自然给
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场,
在几千年的开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历,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
继承发扬,开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时机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
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奉献的所有国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各位前来参会!
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9:1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5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