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高二生物

更新时间:2023-01-27 06:46:55 阅读: 评论:0

2018年初中中考数学试卷-才发现笑着哭最痛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男人的作用)

第1页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的学问1

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

供应能量它们经常依靠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

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许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

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状况,如n′蛋白在φχ174

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

复制中起作用。

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

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

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假如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方为断成两截的梯

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留意:不是

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

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

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片段之

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

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好

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旧保持

双链结构。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

第2页

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

分子RNA。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

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

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在分子生物学

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

等工作。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

(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

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

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觉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别出

100多种,几乎全部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

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觉的一种限制酶

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

发觉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

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

事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有活力的

原生质体,然后诱导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

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育中,需要用胰蛋

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

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育。或用于细胞传代培育时将细胞从瓶壁

第3页

上消化下来。

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

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10.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

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

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

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

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

13.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4.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如人体的

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从而形成

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

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

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

于叶绿体中。

16.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第4页

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

的酶。

19.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始终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

遗传物质的掌握,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20.诱导酶:指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状况下才合成的酶,如

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

高二生物的学问2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概念:在肯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

呈正相关。(2)诞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确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

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诞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报种群密度(数量)将来改变趋势的

重要根据。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1)样方样子:一般以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

第5页

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依据重捕

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量种群密度。

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确实定,都需要对种

群密度进行调查讨论。

一、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肯定范

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诞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确定种群大小和种

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诞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

第6页

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

(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获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

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

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留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剧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需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

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转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需能够维持肯定的时间,在调查讨论期间不会消

逝。

高二生物的学问3

一、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育的酵母

菌。

第7页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分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分,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

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肯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

微生物的生长,避开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

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

命活动不受影响。

第8页

②将新奇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

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

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二生物的学问4

1、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

2/3。

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

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

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

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第9页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放射

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汲取K+排出Na+,

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

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

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

增加,Na+内流,此时为帮助扩大,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

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

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

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掌握机体的反射活动

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整,这就

是激素调整。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

第10页

整该系统工作,这种调整方式叫做反馈调整。反馈调整是生命系统中

特别普遍调整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整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

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

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

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供应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

整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

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去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

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备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其

次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高二生物的学问5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

(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

第11页

--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削减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

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6:4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4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爱戴的近义词
下一篇:印章管理制度
标签:高二生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