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1-27 06:39:47 阅读: 评论:0

程伟数学结论-乙炔瓶为什么不能倒放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高中数学几何公式)

1

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

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嘉肴,美味的鱼肉。嘉美好。肴,做熟的鱼肉

等。

()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是故,连词,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清。

()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自强,意思是自己努力。强,竭力,尽力。

()故,连词,所以。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0.《虽有佳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

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

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

2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

的选集,共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

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

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jiá)(yáo)自强

(qiǎng)兑

命(yuè)学

学半(xià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

有嘉肴即使弗

食不不知其旨

也甘美

不知其善

也好,妙然后能自强

..

也自我勉励虽有至

道达到极点

教学相长

增长是故

..

学然后知不足因此教然后知困

..

不通,理

解不了

..........

..

然后能自反

..

也反省自己然后能自强

...

勉励

.........

⑿学

学半教

⒀其

此之谓乎大概

4、古今异义。

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

也古义:主旨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

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

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

著。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合作探究:

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

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

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

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

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4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

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

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

系。

【反馈检测】

1.《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

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内

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孔子及其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说明了教

学相长

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古今异义。

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

也古义:主旨今义:甘美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

...

困难

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教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方式研究之――――

学案·测案

20.《虽有佳肴》

设计:杜守海审核:何丹丹责任校对:杜守海批准使用:教务处修改时间:2013年8月17日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0课

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

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5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

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

的选集,共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

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

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自强

.()

命()学

学半()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有嘉肴弗

知其旨

也不知其善

然后能自强

..

也虽有至

教学相长

是故

..

学然后知不

教然后知困

..........................

然后能自反

..

然后能自强

..........................

学半

此之谓乎

6

4、古今异义。

有佳肴古义: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

也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今义:

...

学半古义:今义: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

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

著。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合作探究:

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

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

言虚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7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6:3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4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徐莫庭
下一篇:锦州笔架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