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一、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
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曾先后担任上海市
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上
海市政协副主席。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
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
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
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
二、内容梗概:
小说描述成都高家公馆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故事发生在成
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
了学业与爱情。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姐和父
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觉新的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就不同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
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
思想,但是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老大觉新在西蜀实业公司
事务所上班,那是他父亲生前为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觉慧和觉民跟往常一样,买了几
本新书,来到觉新的办公室里,这时张太太和琴小姐来了。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
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
不寻常的消息,钱家大姨妈回省城来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后变得有点
憔悴。这个梅表姐就是大哥觉新所挚爱的钱家表妹,而这时觉新正陪着张太太买衣料,
他并没有听到这个消息。觉慧和觉民离开了觉新的事务所,觉民去了琴的家里,而觉
慧在路上遇见同学张惠如,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觉慧义愤填膺地和一些
学生们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便让觉新
把他囚禁在家里。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除夕的前
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
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自己为
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
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
集在一起,互相庆贺着吃年夜饭,高老太爷看见自己的子孙满堂,想着再过一两代,他
们高家不知道会变成一个怎样繁盛的大家庭,心里非常地高兴。旧历年的最后一天,
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责备觉新当初为什么不反抗,
落到这地步,是罪有应得。觉新苦笑着说现实的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慧突然感觉在
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鸣凤是高公馆里的丫头,她既聪慧又漂亮,她
很喜欢觉慧。而觉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无聊的家里时,才会不为思念鸣凤而苦恼。丫
头们传闻,冯乐山要讨姨太太,准备在大房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去。鸣凤向觉慧发誓
她绝对不会跟别人。元宵节的夜晚,他们几个年轻人接到了消息,督军下令讨伐张军
长,前线已经开火。仗终于打起来了,高公馆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绝望之中,此时
琴也正在高家,她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这里。她从前还相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女性,
而这时她发现自己还是一个脆弱的女子,没有能力反抗,也只能等待别人来宰割。恐
怖的时期终于过去了,和平的统治又恢复了。高公馆又热闹起来。觉民弟兄的几个同学
创刊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批评和攻击不合理的旧
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至于觉
民,他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对于《周报》并不像觉慧那样热心。琴
因为她的好朋友倩如把长辫剪了,她也想这么做,但遭到母亲的反对,并要把她嫁出去。
琴心里爱的是觉民,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就在琴伤心痛苦的晚上,鸣凤也同样伤心至极。
原来高老太爷要她做冯老头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后。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谁
也违背不了,谁也反抗不了。她没有办法,觉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时的觉慧正忙
着写他的文章,无暇顾及鸣凤,待她要说时,觉民的到来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鸣凤彻底
地绝望了,她记得她曾说过宁死也不会去,她带着对觉慧深深的爱和对这世上的不公平
的恨跳进了湖里。鸣凤的死很快被这大公馆里的人忘记,而觉慧却不能忘,因为他的
自私,他没有把他心爱的人留住。他这时才发现平常老是训斥大哥和觉民没有胆量,其
实他自己跟他们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他对生活已厌倦了,他有了远离这个家
庭的想法。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觉民爱
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为了反抗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
了公馆,觉新在这时听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妓女做姨太,还
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
后的结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前他把觉
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觉慧的嫂嫂瑞珏生产的日子近
了,但公馆的太太们却要她迁到城外生产。因为他们迷信什么“血光之灾”懦弱的觉新没
有说一句反抗的话,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瑞珏几天后就生产了,她痛苦
地为觉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没有能见她最后一面。是旧的制度、礼教
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他意识到
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
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
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三.处理特别之处: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
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
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及细腻的心理描写。
(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
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
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5)、典型化的赋予手法。
(6)、最主要的特色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人物大多性格鲜明,面目殊异。巴金
描写人物特别注重人情美的描写。他在塑造人物时,一方面以人物美的外形来打动读者,另
一方面以美的心灵来吸引读者。
四.令人深刻之处:
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
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
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
“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的价值立场。
五.传达讯息: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
六.评价: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
立、重建文明的时期。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
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
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
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传统成了罪魁、元凶、魔鬼、食人者。“启
蒙思想家们几乎一开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补理论课,为民主共和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寻
找价值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321页。但是一个民
族的历史传统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它必然会与新兴力量产生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而社会现
实中的矛盾往往会转弯抹角地凝结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观念,意识形态中的对立观念又势
必表现为作品形式结构上的特点。《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正是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中
国与西方之间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说中子一代的出走与封建家长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溃,
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想像态解决。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
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
重要的地位。
七.观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
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
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
神。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
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
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
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
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
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
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
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
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
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
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
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
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
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
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又回了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没得了
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
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
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最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
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
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
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
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
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
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
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
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
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
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
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
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
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
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
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八.收获:
阅读近现代的文章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历史唯物主义,在看到觉新的怯弱时我
认为除了一味的指责外,也要站在那个时代的人物视角看待。此外考虑到当时的五四背景,
体会到青年在思想解放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少年强中国强,不多增强自身素质。
。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6:3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4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