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反思精选
本学期,我们橡树组将对“初中教材中的现代诗”进展研讨,
同时围绕工作室的课题“作文教学”展开研究,我们组主要负责
“七年级的作文教学”的探讨。鉴于此,我对本学期自己的学习做
了如下一些思考和方案:
一.关于学习的总体思考:
我将和我们组的其他老师一起,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
己的专业素养。记得师傅常常告诫我们,一个语文老师的床头应该
摆放一套大学的专业教科书,应该仔细的、认真地阅读,专业知识
不可丢。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更是要凸显出自己的专业素质。
因而,本学期我将增加阅读一些专业知识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
素质。以此同时,我还会积极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学习,我会认真
对待每一次学习,做好笔记,认真写学习心得体会,活动前做好准
备,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联系实际,把学习到的知识效劳
语文教学实际,并向其他老师学习,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关于七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考: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中学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过
渡,就他们的写作情况来看,写作的整体水平不高,除个别学生有
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外,大局
部学生选材不新颖,内容老套,空洞无物,文章不充实,缺乏丰富
性。认识事情较为浅薄,仅仅停留在事物的外表,不能深入挖掘内
在的本质,抒发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局部学生对于写作有畏难情
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还有一局部学生词不达意,文章前
言不搭后语,不能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文章语言粗
糙、不生动。
鉴于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一学期,作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
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上来,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
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关
心,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
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
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培养学生
感受生活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能或多或少地发表自己
的观点、见解,从外表现象逐渐接触事物本质。
(二)教学措施
1.树立信心,培养兴趣。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
可以写作的素材,为习作提供实践和经历感受。鼓励学生创新,不
拘一格,放开胆子写。对于优秀的习作,
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
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时机,可以通过周记交流、
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捕捉
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阅
历,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他们经历多方
面的切身体验,积累较为典型的写作材料。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
阅读,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
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指导有
条件的学生利用网络进展超文本材料的阅读。
3.活泼学生思维,培养生活感悟力
教师引导学生多用眼观察生活,多用心体验生活,增强人生感
悟,丰富语言表达,能有感而发,写自己生活中真实的事情,要有
真情实感。。
4.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随笔的好习惯。有话那么长,无话那
么短,但必须坚持每天写些文字。日记、随笔往往以生活感悟为根
底,有助于聚集题材,激发思维,扩展视界,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
着重要的意义。
5.加强学生的作文辅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如,
选材、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
(三)本学期训练重点如下:
1.训练体裁------记叙文
2.训练内容:(1)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表情描写(2)环境描写,注重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和主旨间的关
系(3)如何处理多个事件间的详略关系使中心更加突出。(4)写作
顺序训练:顺叙、倒叙、插叙的运用,熟练掌握前二者,认识后一
种。
3.根本思路。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三次练笔,每次练笔都
有侧重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范例分析。练笔可以是片段训练,也
可以是全文训练。练笔都要为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效劳。从立意、构
造、语句锤炼三方面给学生以详细指导,以写促积累,以批促提
高。
(四)练笔方案:
第一次(初写):首先想好从哪方面进展立意(即获得的人生
感悟),围绕立意选择相应事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的起因、开展、结果想清楚,列出写作提纲。可以是一件
事,也可以是能够突出主题的多件事。然后进展初步写作,本次写
作的要求:语句通顺,构造清楚,六要素完整,文末提示主题。
第二次(丰富细化):在原有根底上进展修改,侧重于人物的
外貌、动作、表情,配以景物描写。
第三次(丰富细化):在第二次的根底上进展修改,侧重于人
物的心理、对话描写,要求心理描写符合规律,对话描写符合年龄
特点和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不少于三次,并表达出变化,对话描
写不少于五处,要使人物性格鲜明。
第四次(丰富细化):环境描写,事件要有时间和地点上的变
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会有变化,写出这种变化,要对事件
和人物内心有衬托作用,符合事实,至少有一二句细腻生动的描
写。
第五次(全局增删):在全局的立场上,进展改动。使语句通
顺,叙事条理,构造井然,主旨鲜明,人物形象生动,环境真实可
感。结尾画龙点晴。
第六次:形成大作文。
当然,以上的思考,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中和
教学实践中,还会不断的进展修改调整,也希望得到师傅和各位老
师的批评指正。
初一作文教学反思
许丹丹
执教一个半学期以来,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
没有多大的提高。经过屡次与老教师交流,以及自己工作之余的学
习钻研,我对作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反思如下:
一、认清学情,夯实根底,不盲目追求作文形式。
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作文水平来看,大局部学生根底不
扎实,存在着句子表达不通顺、用词不恰当、词汇积累太少、选材
较狭隘、立意不高等情况。因此,作文练习不应该追求字数和技
巧,而要立足于强化用词造句的训练、拓展阅读面。
写文章最根本的就是做到“文从字顺”,为此,在每天的作业
中加上“造句”这一项,由科代表选择难度适中的1~2个词语造
句。把句子写通顺了,表达的根底才能提高。
更重要的工作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两个班中,我组织学生
创立班级图书库,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文学作品,并给他们介绍
《读书笔记8种方法》和《读书三种方法》等。多读还要多写,鼓
励学生勤写读书笔记,准备定期举行班级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和名著
电影欣赏。另外,组办班级文学兴趣小组,定期交流,推选出优秀
作品向学校《绿洲》文学社投稿。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把阅读引向
深处。
二、解放教学思想,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
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评提供有利
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
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然而,繁杂的作文教
学程序、陈旧的作文教学内容、单一的作文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
作文评改方式——这些是不可无视的传统的束缚力量。如何突破传
统,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1、解放老师的教学思想。
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储藏一桶水。客观条件对学生
创造力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是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假
设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单一陈旧的,那么我们就等于在制造教育成
品,而不是在创造人!工作虽繁忙,但还要以学习为主。多借鉴名
师的经历,多与老教师交流,多读书。
在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方法后,我尝试了这样的作文批改方
式:小组合作。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
意。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缺乏(比方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
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最后,交流心
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苗甜甜)根据各小
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缺
乏(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
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
了6篇美文,不管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
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2、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1)、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生活和精神世
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抓住每一次人性教育的时机,让学生关注时事,写相关的周
记。比方学期初,跟学生讲今年春节的雪灾,让他们周末回去利用
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关注灾区的情况,体会人间冷暖。
(2)、让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想象。
抓住每一篇课文的闪光点,让学生写读后感。比方学习《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让学生写《从小学到初中》等类似的短
文,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成长体会。
(3)、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体验,“我手
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从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体
会成长的快乐。布置《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等作文题,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
(4)、提供优秀的视听材料,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和听觉
刺激,还要引导他们“于无影处见有影、于无声处闻有声”。
给学生观看一些人性教育的电影,让他们写观后感。比方看了
《跑吧,孩子》这部电影以后,他们很多在观后感中都感慨自己的
幸福生活,增加了幸福感,学习就更加有动力了。
3、开放写作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
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
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开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
越,是开放写作内容一个较可行的途径。如补写(补写背景、补写
结尾、补写文中的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
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
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
如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展现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天真
的思想;改写《丑小鸭》,表达了他们唯美的童话情结。
通过这些写作活动,我发现其实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我想象的
那么差,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中表现
自己,
获得成就感。只有有所获,有所得,学生才会有兴趣,进而才
有动力。当学生的写作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我的教学也就成功
了。
这些尝试只是初步的,也需要时间不断的关注教学成果,不断
的反思,才能进一步完善。
xx年下学期******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知识,语文试题
采用中考样式。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试卷由语言积
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作文三个局部组成。阅读与作文分别有60
分,足以表达学生不同的语文素养和功底。从整份试卷来说,命题
紧扣教材,侧重点也符合课标的要求,同时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
中,难易程度略有偏难,尤其是课外阅读。根本上能考察各个层次
学生的学习水平。
下面就我校这次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1、本次考试我校语文成绩如下:
2、本次期中考试学生平均分不是很高,学生在及格率方面还存
在很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题和作文上,大局部学生得分
较低。阅读题主要是可以看出学生从材料中查找、分析的能力确实
较差,有待努力提高。作文主要是审题方面的问题,6班48人,
其中14人题目写错,变成了“我的同桌”、“同桌的你”等,而内
容方面很多写成了“我和同桌”或者“我与同桌的那些事”。
3、同时书写的话也有待提高。
4、从这里的数据反映出,本次期中考试有70个A
二、与其他学校对照,看存在的问题。从本次旗舰考试成绩
来看,我校语文优秀率处于全区第三名,均分是全区第五名,及格
率在全区是第六名。在及格率这方面应该下大力度。
三、以后的教学方向。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时刻注意题型的变化,
加强课内知识的积累,并注意语言的运用.七年级阶段是初中语文学
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要加强督学,让其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抓好文言文的根底教学。文言文教学要强调反复诵读,要读
出情感,读出语气,读出语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底上,七年
级还要注重文言字词的积累。并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其书,
自己尝试归纳总结,去解决文言文根底知识的问题。并尝试做一些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文言文,锻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课内根底字词的学习,要注重与小学的学习习惯的衔接,既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也不能放手太快,字词练习要反复多遍,
重积累重落实。
4、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
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
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
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
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展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展扎实
的语言根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
促中提高能力。
5、要扎实抓好写作根本功训练。要从最根本的标准语言写起,
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
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七年级主要是记叙
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
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鳌峰初中七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杨玲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教学的新人,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之后,我
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压力。心理学认为老师的成长需
要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处
于成长的第一阶段,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好的甚至优秀的语文
教师的艰辛,虽然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
有的知识经历,同时也让所学的一些教学理论得以实现,但在教学
工作中的缺乏之处应提出来以供以后的教学设计参考,现就作文教
学方面的缺口陈述出来,作一个简单的作文教学反思。为以后的作
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做一个反面事例,从而煽动自己更加努力地进
展作文教学方面的学习钻研,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学生,让他们从
心底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作文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缺少自己的认识。
有人提出“写作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表达,它的形成和
开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实际,制订一个
翔实的方案,以便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这个方案应包括整个初中阶
段作文教学的全程训练目标,包括每个学期的阶段目标以及每堂作
文课的训练重点和要求。”但提到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一样
的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这是一个事实也是语文教学的瓶
颈,所以很多老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想规划。
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一学年里,我对作文教学的方案
可
以说极为粗糙。1、内容及时间安排缺少系统的科学的设想:十
二个单元的作文根本以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及学生学业质量的作文提
供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及他们的需求;上学期坚持每周
一个周记,都是以作文形式的要求来让学生练习,周记内容具有不
确定性;没有确切的上作文课的时间安排,往往“随遇而安”,缺
少了学期的方案性。2、作文教学缺少自己的见解认识,缺少教师自
己的设想,教师教学应该先将教材吃透,但我对作文教学的理解非
常浅薄,没有宏观的丰富的理论根底作为支撑,也没有丰富的实践
经历作引导,这样很容易将作文教学引入一个误区:不知如何教导
作文。
二、作文教学活动缺乏生活性、情感性,缺少学生的体验。
对于作文教学有教师认为培养其悟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
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
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结论,而是暗示。所谓悟性就是意会和承
受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让学生在生活笔记中写生活启示,要求他
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
纷繁的社会生活。”由此可见让学生感受生活对于他们的写作至关
重要。
很多成功优秀的教师我往往能抓住每个生活的细节来激发学生
的写作灵感,他们常常组织学生校外游览、校外实践。反思我的整
个作文教学过程,没有组织任何一次的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近间隔
接触的活动,教学从来都是课堂黑板,缺少了灵动性显得死板枯
燥,将学生与生活隔开,这是一个宏大的悲哀,他们往往“惜墨如
金”殊不知就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缺少对生活的接触时机,缺少
了一个个鲜活的
生活素材,如果将他们带入大自然,春游黑龙滩、夏游飞泉
山、秋游天梯、冬赏金马河,他们定会游刃有余。
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写作尤为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此事要躬行”这一点不假。“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
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
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根底上,综合运用语文知
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
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
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反思我的整个作文
教学,情景激发做得太少,对他们的熏陶也太少,这对他们写作限
制极大。
三、作文评改缺乏灵活性、多变性,缺少学生与老师的对话,
缺少
学生的参与。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
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展分析
和评价的过程。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对前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处理好评
改,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很有帮助。运用好方法也是一大重点。
评改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他评、学生
间相互评改、师生一起课堂评改。
纵观我的评改方式主要以教师仔细批阅为主,通过作文本评语
指导学生的作文。其间我还采用了学生间相互评改,给同学三点以
上的评价、给中考优秀作文评价,可以抓住任何角度的方式,虽然
他们在
课堂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同学妙语连珠,掌声不断,博得其他
人的热烈赞赏,但仍然未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浓厚的兴
趣。有些学生仍旧表现出惧怕厌恶作文的心理。可见我的整个作文
教学处于蛮荒时代,想要冲破阻碍但又余力缺乏。
反思这一年的作文教学,确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后将从
这些方面缺点入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1、提升自己的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借鉴有经历
老师的教学方式,活学活用。
2、假设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行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真实地感
受作文的快乐,提高积极性,主动性。
3、评改方式灵活多样,应多思考怎样运用到课堂,让学生从
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提升作文水平。
4、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方案对上好作文课起着重大的作
用,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
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
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
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
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
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
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
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
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
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气氛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
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但凡
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
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
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
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
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
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
彻底消除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
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
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
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
的时机。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
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典范
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
多学生纷纷表示,
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
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场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
教育事业、对学生热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
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
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如何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因此许多习惯,甚至是作文技法都
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上面,墨守成规,遵循套路进展写作,以致到了
中学写作文时,一个主要毛病仍然是空空洞洞。写人,不是“目光
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
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总之,
没有详细、细致地描述,只有抽象的、概括的介绍,反映不出个
性,再现不出特征。
实践反复说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
上治好学生作文中的“干瘪症”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
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
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
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浅薄的毛病。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真
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就
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
怎样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结合阅读教学,唤起
学生重视观察生活。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
的重要性,才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
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不少范文,所写者小,所见
者大。假设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
小事、平常事的重视。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
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
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海伦·凯勒笔下的
《我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必须通过对我对我的老师形象的深
入分析,讲清“爱”的道理。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
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事
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小巷深处》《心
声》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教材。
(二)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当学生逐渐
注意观察生活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详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
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一、由表及里,深入思索。
记得有一次,学生写作文,千篇一律,于是我举荷花例子,大家都
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来我说了一句:“荷花一旦长成,却
忘了生她养她的淤泥”,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课后,有些同学还
特地以此为题,进展反向的思维训练,很多同学了解到他平时所做
的许多平凡而有意义的小事,他们便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些稿子。
写的内容充实,文笔感人。二、由点到面,目力集中。观察,宜
“细”不易“粗”。走马观花,只能“见大不见小”,写出来也免
不了“一般化”。只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一“点”上,落实在某一个
人或某一件事详细事物上面,才能发现特征,区分异同。比方看
“拔河”比赛,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观察,只有把每一个人的动
作、姿势、表情、神态都看得清楚,“记拔河比赛”的作文才有可
能写的细致逼真。许多同学写有关“运动会”的命题作文,往往写
成“消息报道”、“概况介绍”,主要是由于没有细致观察的缘故。
三、由分到合,先分后合。集中目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详细事
物,这“目力”又怎样详细运用?还是不能“囫囵”地看,而是要
“化整为零”,从各个侧面去看。有的同学在银杏树下看了半天,但
写出来的“银杏新姿”却既
无“新”姿,又无“新”意,多半是些“高大”、“茂盛”之
类现成词语,但凡大树均可适用。原因是没有从树的干、枝、叶、
皮、果等方面作细致的观察。经教师详细指点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由于看得细致,描写也就细腻得多,生动得多。再如看“菊展”。只
有仔细地看,从名称、形态、色彩等方面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特
点,找出特征。如果只是浏览一遍,泛泛地扫一眼,那么除了看见
“五色斑斓”之外,是不会留下什么详细印象的。四、由此及彼,
展开联想。观察与思维、联想等是密切不可分的。只有在观察的同
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丰富材料,充实内容,突出特征。
否那么,不是浮泛,就是干瘪。学生的观察文之所以往往瘦而瘪,
浅而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不开、拓不开。比方写人,要能够
通过察颜观色、听话听音等来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够通过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等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
貌。五、随手采撷,及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培养学生
良好的观察习惯,也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随时记录观察、思索所
得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并且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
来,养成习惯,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
提高。
(三)让学生谈体会,运用典型引路。有的学生观察生活比较
细致,联想比较丰富,思路比较开阔,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作文写得
比较生动、深刻。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平时观察生活、分
析生活的体会和经历,让他们现身说法,同学们听了,不仅觉得亲
切,受到的启发也会很大。一次,我《记一个熟悉的人》为题布置
作文。有个学生写他的邻居华工程师,通过对华工程师的语言、行
动、心理活动等详细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欢畅心情
和只争朝夕的献身精神,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通过个别交谈,
教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把一些典型细节
(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特征等)记在本子上。因此,他写这类
作文,就感到有话可说。他谈的体会很实在,对同学们启发很大。
他说:“写人记事,首先要熟悉那些人,要理解那些事。而要熟悉
和理解,平时就要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观察多了,素材积累
多了,就能不断加深对人对事的理解,理解了,写起来就不困难
了。”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妨让那些不注意观察的同学谈谈“写不
出”的苦楚,从“另一面”给大家以启发。
(四)化难为易,有步骤地进展序列训练。生活像大海,一下
子要他们写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
任。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方法为学生“排难解忧”。要指导学生就
近观察,因地制宜,不要动不动就“走出去”。要由小到大,由点
到面,逐步地提高。要通过做小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
笑”、“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详细观
察和细致描写的根本技能。俗话说,功到自然成。根本功练扎实
了,不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来。片断练习也要讲究
序列。比方写班主任,可以先写班主任的外貌,再写班主任的语言
和班主任的动作,然后写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在此根底上,布置学生
写“我们的班主任”,估计不会出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
情况。又比方写我们的学校,可以先写“学校的画廊”“我们的操
场”、“丰富多彩的阅览室”“微妙无穷的实验室”等小练习,然
后再做《我们的学校》。先片断,后全篇,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和
写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序列训练,不仅贯穿于
总体训练之中,而且贯穿于局部训练之中。比方观察人的外貌,写人
物的肖像,一般总是先打量人物的身材,先描写人物的总体形象,
再细看(细写)人物的脸型。人物的脸型,又往往是从脸的上
部看到脸的下部,从主要特征看到次要特征。观察注意有“序”,
写起文章来也就不会乱得不像样子。
(五)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引路开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泼他们的思想,充实他
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做有
心人,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
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学生写“节日游园”、“国庆记
事”、“欢度元旦”等作文,常犯一般化、老一套的毛病,反映不
出每年“游园”、“国庆”、“元旦”的新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克
服“年年如此”的现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报刊上面的有关文章,介
绍如何抓住“往年没有、今年独有”的新气象展开细致描写的方
法,启发学生多看、细看,发现特点,把握特点。再比方,学生描
写会场,往往写得一平二冷,平铺直叙,渲染不出会场的热烈气
氛,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导会议情况的通讯、特写等,从中学习
怎样观察会场,怎样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法,详细写出会场
布置、会场气氛、主要内容、听众反响等,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
色,生动活泼。
(六)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观察是
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
以持久不懈的。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必须
着眼于激发他们爱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
质。柳青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一个对人冷淡无
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样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
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地
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热情与我
描写人的时候所用词句的分量都有关系。当你缺少这种热情的时
候,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也许观察不到多少东西,观察到的也许并
不深刻,并非本质,在写作时也不免嗟叹创作的困难。”这些话讲
得极为精辟。观察当然需要讲究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热情。同
处一个教学班、一个学校学生,他们写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作
文,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而有的却感到没有什么好写,这里
的关键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关心程度。对集体、对生活
麻木不仁、冷假设冰霜,那他就谈不上细心观察,谈不上“心情冲
动”,即使“闪光的思想”、“闪光的人物”如花似锦,五彩缤
纷,也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们要十分重视结合听说读写和课
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人人都做一个有心
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4:2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4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