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
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3篇)
前方一
曹文轩在《前方》中说,人总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起先,我们乘着牛拉的车,从泥泞和山路中走出来,再换乘大车小车,_终
跻身高楼和车流之间。我们期待着前方的路,学习奋斗,为了在万家灯火中有
属于自己的一盏。自行车轮一圈圈转动,吹着口哨骑车的是那个憧憬未来的年
轻人儿。慢慢的,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些老成,时间也如车轮一般转个不停,
把自行车转得又老又旧。多了一辆汽车行驶在路上,里面是一个西装革履的
人。好像我们终于到了想要到的前方。
但是,人们似乎还是不满意,在另一个地方,把车变得越来越快,把房子
变得越来越高,车更快,更稳,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可以越过高山和泥泞,
那些我们已经不太去的地方,车可以去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的心却被这一方
小小的金属笼子禁锢了,我们从泥泞中走来,从广袤中走来,从自由中走来,
却走进了一方金属,水泥制成的笼子中。我们在此中兜兜转转,忙忙碌碌,乐
此不疲。年少时向往的前方,就是在车和房子间切换的生活吗?
许多人在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车兜
风,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个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
牢。
后来老成的人也累了,脸上生出几分无奈,开着车回山里的那个小村庄。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和路边的种种擦肩而过。不会有在艳阳中,在风雨中,
在夕阳的余晖中,在月夜中吟诗作对的游子;我们看不到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
墙,因为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蜀道难也挡不住我们的车。我们的情感也随车
一样飞驰,与自然擦肩而过,我们坐在车上,和心中的诗意越来越远。我们的
先人一步步走过的泥土,被我们用水泥填平,被无数的车碾过。前方归家的路
是如此平坦、快捷。车仿佛把我们的乡愁都变小了,千里之外,也不再是远
方。
车让我们在路上这一过程变得没有意义,眼中只在乎前方。刘亮程在《今
生今世的证据》里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
第2页共4页
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前方的家,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吗?
在车上的人,他们是要归家还是要远行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车上下来,慢慢走一走,走一走远行的路,走一走归家
的路,不要一味地在意前方。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那样的丰富美好,就像阿
尔卑斯山谷中的标语牌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二
迪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
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这句话引起了我
深深的共鸣,“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_好体现。
“24小时书店”里,是爱、善、尊重、包容??的栖息地。店员一句句
“欢迎来临”的问候,亲切的目光,瞬间将爱的世界点亮。柔和的灯光下,拾
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店员在用小小的善举,温暖了他人的人
生,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小的善事可以低到尘埃里,但我们可以从
中窥到行善者海纳百川般广阔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你可知弘一法师圆寂时曾
再三叮嘱弟子要在自己身旁放上一碗清水,只怕焚烧尸体时蝼蚁闻味而上葬身
火海。他的心会为一只蝼蚁而颤动,因为在他眼中,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该
被尊重。在他那如一泓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没有了“他”与“我”之
分,他用小小的善举去温暖每一个生灵。
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加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
将会更伟岸。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会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因
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这就是墨家。与儒、道
并称“显学”,从儒学中我们可以学到仁、义、礼、智、信。若将墨家的“兼
爱”用实际行动来体现,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体现出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永
不凋谢的春色,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24小时”书店的店员们从小小的善举中传递了温暖,同时也践行了24
第3页共4页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友善”等等理念则尤为突出。
其实,很多事情的失败,就如《红尘客栈》中所唱的那样:“无非是名和
利放不下。”很多人担心“24小时”书店的经营无法很长时间的经营下去。但
是,哪怕只有一晚,传递了爱与善,体现了尊重与包容,将生命的价值实现,
那也是成功了!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预测,不一定成真三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
味。”
现代人大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
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
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
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_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
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
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
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
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
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有些预测并非是
空穴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
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
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
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
没有及时免除后患,_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_后使预测成
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
第4页共4页
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
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
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
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
以说,预测的_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
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
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
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束缚,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
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3篇)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4:2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4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