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1页共6页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
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辨别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身边的工具
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
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
力以及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彩笔、剪刀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2页共6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同学们,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那一片片
树叶就像一只只蝴蝶在半空中飞舞。瞧,老师也带来了一片树叶和
一只蝴蝶。(课件出示树叶、蝴蝶图片。)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知。
第一次操作,初识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两边都是一样的)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对折)
2.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验证。
3.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将这些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两边都是一样的,我们
把这些图形称为对称图形。
第二次操作,认识对称轴。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3页共6页
1.教师折对称图形,得到不同的折痕,引导学生比较。
2.教师讲解: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
它叫做对称轴。(在对称图形前板书:轴)这些图形,通过对折,
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
3.教师示范画对称轴。
第三次操作,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T恤衫、
王字、五角星、树叶。
提问: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
2.学生观察,汇报。
3.小组合作,对折对称图形与不对称图形,说说有什么发现,感知
对称图形的特征。
4.让学生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五角星的对称轴,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画法,可以借助操作让
学生了解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4页共6页
三、动手制作,初步尝试。
1.你能剪出“T恤衫”吗?
小组合作,自学课本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小组汇报制作过程。
2.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制作其余的三个图案。
教师巡视,强调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的右边。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制作过程,互相评价。
3.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对折时左右两边一定要对齐,描线描得像不像很重要。
四、巩固深化,提升认识。
1.照样子,做一做。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用1张正方形的纸照样子做一做。请同学们看一看,折一折,画一
画,剪一剪。
2.说一说,做一做。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2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5页共6页
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怎样剪出下面的图案
呢?先说一说,再做一做。学生先独立画出对称轴,再动手用彩色
笔、剪刀、彩纸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把
作品贴在黑板的右边。
3.看一看,连一连。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4题。
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人们利用事物的
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的物体,如蝴蝶、苹果、桃心、树叶等。
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让学生先观察,再连一
连。学生试着剪出这些图案。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练一练第3题和第5题。
2.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每一
条对称轴在哪里?请同学们折一折,画一画。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折一折,做一做》授课教师:第6页共6页
折一折做一做
轴对称图形:对折完全重合
后记:
这一节课,让学生在“折”和“做”活动中,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给学生更大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4:1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3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