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1-27 02:55:03 阅读: 评论:0

北部湾开拓者身份证-西安是几朝古都


2023年1月27日发(作者:有关法律的知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

体会人物想法,体会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的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

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我们都知道,寓言,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某种道理的文体。我知道同

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看看我们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2、学生展示扁鹊资料扁鹊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了,课前大家都查找了有关他的资

料,谁来分享?(指名学生,分享资料)

3、听了介绍,说说你对扁鹊的印象?

生1:扁鹊的医术真高明!

生2:扁鹊治病的方式很多。

是啊,扁鹊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医!但是,天下间竟然有这位名医治不了的病,这是

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活动2【活动】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老师有个小建议:读出声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以下两个问题。(学生读要求)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写这个故事的?

2、怎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活动3【活动】三、扁鹊妙手仁心

从刚才的主要内容中,我们知道了扁鹊并没有成功地把蔡桓公医治好,蔡桓公最后竟然

病死了!如此看来,我觉得扁鹊是徒有虚名啊!(不是)是吗?那好,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扁

鹊,给蔡桓公看看病,证明你们是名医。

1、扁鹊的高明医术

(1)出示诊断书

(2)同学们,扁鹊几次给蔡桓公看病?(四次)第一次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齐读课文第

1、2自然段。第一次怎么填?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关键词句。师生合作填写第一次诊断情

况。

(3)好,小扁鹊们,接下来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小组合作,把余下的三次看病

的诊断书填写完整吧!引导学生总结第一次填写的方法。(方法:先读,再找,最后填写)

(4)交流结果

现在你知道了扁鹊是名医的原因了吧?谁能来说一说?

生1:对蔡桓公的病分析得十分清楚,对症下药,不愧为名医。

生2:扁鹊通过四次简单的看、望便能知道蔡桓公的病处、病的进展,他不愧是名医。

生3:扁鹊能够关心自己的病人,多次劝说,所以他是名医。

2、扁鹊的高尚医德

(1)扁鹊为什么三次劝蔡桓公治病呢?

他希望蔡桓公能早日痊愈,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劝告蔡桓公。(课件集中显示扁鹊的三

次劝告)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

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那怎么读才能够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焦急,紧迫)

(2)请你们扮演一回扁鹊,带着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急迫的心情,读读这3次劝告。(学

生自由练读)

(3)请学生范读。

3、像扁鹊这样既医术高明,又有慈悲之心的医生,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板

书“妙手仁心”,齐读两遍)

活动4【活动】四、蔡桓公讳疾忌医评论

妙手仁心的扁鹊三次去劝告蔡桓公,结果蔡桓公是怎么反应的呢?

1、请你们把蔡桓公几次的反应用波浪线划出来。(课件集中显示蔡桓公三次的反应)

2、体会蔡桓公形象

(1)从这几次反应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蔡桓公?(自以为是,听不进意见。)

(2)你觉得蔡桓公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暴躁,不耐烦,觉得扁鹊在烦他。)

(3)请你带着不耐烦的感情读一读蔡桓公的几次反应。

3、像他这样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那就是

“讳疾忌医”。(板书“讳疾忌医”,齐读两遍)

4、扁鹊一次又一次诚心劝告,蔡桓公却一次又一次充耳不闻,(出示两者表现)我们一

起来读一读他们的表现,读出扁鹊的焦急,蔡桓公的生气。

5、扁鹊不愧是名医,蔡桓公的病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

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

公病死了。

活动5【练习】五、读写迁移,练笔悟意评论

同学们,此时此刻,蔡桓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假如你是他,或者你就在他身旁,

你肯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生1:蔡桓公,谁叫你不听扁鹊的话呢?活该吧!

生2:我真后悔啊,没有听扁鹊的话,才落得如此地步!

活动6【活动】六、联系实际,深化主题评论

1、写得真好,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生1: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有病就应该及早治疗,不能不听医生的话。

生2: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蔡桓公这样讳疾忌医的人或事?大家一起说一说。

活动7【讲授】七、总结课文,点明寓意评论

其实身体上的小病小痛就像生活中的小错误,小缺点,如果我们讳疾忌医,不去治疗,

不去改正,就会像蔡桓公一样不治身亡(板书“终身亡”),而扁鹊的妙手仁心则流传千古(板

书“留美誉”)。

我们都知道,其实蔡桓公一开始的病很轻微(板书:微),因为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

渐恶化(板书:渐),如果他能及早地预防(板书:防),就能杜绝小病渐渐恶化(板书:杜)。这

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两遍)防微杜渐。

最后,让我们再读这幅对联,牢记教训!上联是:扁鹊妙手仁心留美誉,下联是:桓公讳

疾忌医终身亡。横批:防微杜渐。

活动8【作业】八、延伸拓展,学以致用评论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

经过、结果)

2、《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

习方法。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在理解寓言寓意方面应该都

能比较到位,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

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

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

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阐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着每一个人,其实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寓言故事都是从古文中翻译而来,如:郑人买履,亡羊补牢等等。感兴

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找来古今对比着来读一读,感受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寓言故事的

初衷;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白了寓言故事的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对古代劳动

人民的认知,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讳疾忌医,要防止小错误、小毛病的蔓延。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

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

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

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词语。

lǐcǎibiǎnquètānɡyàochánɡwèi

()()()()

2、近义词:注视——拜见——理睬——

【句段集锦】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即使……也……

D如果……就……E不但……而且……F只有……才……

1、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2、()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3、扁鹊告诉蔡桓公,()蔡桓公的病不治,()会愈来愈重。

4、()纪昌勤学苦练,()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5、病已入蔡桓公骨髓,()扁鹊不逃往秦国,()治不了他的病。

【课文链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扁鹊发现蔡桓公的病在___________,劝他治疗,而蔡桓公

的态度是__________;过了十来天告诉他,他的病在______________,蔡桓公听了

___________,扁鹊______;十来天后,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_____________,蔡桓公

听了______________,扁鹊____________;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就

___________;最后,扁鹊______________,蔡桓公病死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

的病是由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最后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

理,从中也可以看出扁鹊具有_______________。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比较易懂,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读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

我在教学时注重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本去理解、体会。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具体安排了3个环节:

一是导入课题、激发兴趣。课前让学生搜集扁鹊的资料,介绍扁鹊,以达到了解扁鹊的

目标,并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二是以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把文章的脉络写得很清楚。扁鹊四次给蔡桓公看病为主线,

把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横看表格归纳了出来。又通过竖看表格,把扁鹊、蔡桓公的

人物形象反映出来,学生探究文本,从中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医德的高尚;体会蔡桓公固

执己见和不听正确意见的性格,以达到明理。

三是通过学生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懂得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不要

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一堂课下来,有成功的地方,当然不足也有很多,具体是:

一、优点:

1、我能够引导学生从了解扁鹊医术入手,紧扣主题,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合作的学习

氛围。

2、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运用体会、想象等形式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有提升的读。

3、教法、学法灵活,学生展示比较精彩。在表演这一环节中,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分角

色读的方式,达到了复习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的目的。

4、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参与率较高,环节流畅自然。结构清晰,问题设计有针

对性。设计新意,自主合作较充分。读悟表演结合得好。最主要的是本文的学习小组合作学

习效率较高。

二、缺点:

1、学生热情度不高,还不够积极回答问题,一是学生预习不充分,二是教师预设不到

位,问题设计还不够灵活。

2、表格的利用还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学要教师充分的备课,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蔡桓公的病由重到

轻的过程,进而明白防微杜渐的含义,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

感悟法、想象感悟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2:5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36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