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高阳应将为室》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
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
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
②,必将挠③.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④。”高阳应曰:“缘⑤子
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
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选自《吕氏春秋•别类》)
[注释]①生:湿。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③挠:弯曲。④败:
坍塌。⑤缘:根据。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何苦而不平()②室
之始成也善()
11.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13.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
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
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
【分析】参考译文:
(甲)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
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
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
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
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
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
无话可答。
(乙)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
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
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
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
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
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
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解答】(1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
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还怕挖不平吗。苦:愁。
②句意为: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善:好的。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句句意为:用没干的木料来做房屋,现
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断句为: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
必败。
故选:D。
(1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运用“留”
“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汝,你。彻,改变。句意为:你思想(头脑)顽
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法开窍)。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好,喜欢。通,懂得。句意为:高阳应该只喜欢
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1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ABC.正确;
D.有误,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应
全面考虑,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故选:D。
答案:
10.①愁②好的
11.D
12.①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
法开窍)。
②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13.D
【点评】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
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
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
略”。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0:3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