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陵之感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经典影片《金陵十三钗》终于与世人见面了。我有
幸作为首映观众在影院观看这部优秀的历史题材剧。整部电影播放过程中,
现场观众都在聚精会神的观赏。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于这部历史题材剧认为
是比较好的一部电影,给人以震撼力。在完场之后,身边一位女士表示,“战
争画面感很强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仿佛进入到那个年代。”还有
的人说,众被十三钗舍命去代替学生赴日军庆功宴而感动流泪,大家被影
片所震撼,甚至有观众表示是全程流泪看完!
引用业内人士的说法:对于张导这部电影,从艺术角度来说:如果把
大陆电影导演比作是酿酒师,电影是红酒,那么老谋子今年酿的酒,是一
个经验积累起来好年份好产地的绝好美酒,给我看醉了,真的。这部电影
是他的一部精华,是电影艺术美学的完美诠释。华丽、风格化,尤其是当
时中国首都被战争、爆炸所撕裂的场面,着实抓人人类永远都是被最简单
的东西彻底俘获。《金陵十三钗》会让全世界为1937年的南京痛彻心腑。
不过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上的感触。74年了,
每每看到关于南京的片子总是很难受,那是中华民族洗刷不掉的耻辱,是
炎黄子孙必须铭记的。想我怏怏大中华无颜面对后人。这部电影的巧妙之
初在于从一开始就无意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予以深刻的反思,甚至日军对
平民的大屠杀在影片中都只是不甚清晰的背景。影片用战争最底层的两个群体来
讲述女性的故事——一边是秦淮河妓女,一边是教堂女学生。通过幸存的女学生
书娟,追忆式的旁白来铺陈叙事。事实上,妓女与女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
变化也确实是影片表现得最为扎实、丰满的一块。两个截然不同层次的从人物心
灵上的矛盾到肢体上的冲突,然后影片通过几个简单的片段:一是躲避日军搜查
时,女学生为了不暴露妓女藏身处而选择跑上阁楼,把危险带走;二是一个妓女
在追猫时暴露了,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而促使妓女做出代替女学生去
为日军庆功宴唱歌。最终两个完全的对立体心终于因为两个字紧密联系到一起—
民族。战争中,妇幼永远是弱势群体,而这部片子中也许张艺谋将这一主题运用
到极致。使影片的主题更集中于战时女性之间的自我和相互救赎,这是一个相当
普世的人性主题,也是最容易打动人的。
导演张艺谋说:电影最基本的是人性,善良、救赎和爱。如果拍一个历史题
2
材的电影立即变成民族狭隘的仇恨,这样拍电影是不对的。我认为这个是战争背
景下或者灾难背景下人性的光辉,这是我们最紧要的,对于这一点我还是赞成的。
对比之前看过的诸多的经典电影,金陵十三钗依然通过另辟蹊径,用一群本
来素不相识的人,在面对战争的硝烟中,走到一起,于是让故事充满张力。而用
女性视角来审视战争,从而突显战争中人与人由开始的的脆弱、自私、不信任,
偏见、贪欲、傲慢、逐步随着事件的推进,人性最本真的善良,积极、和对生命
的渴求,对爱情的向往,这些人类最本源的美好,没有因为战争而泯灭,反而更
加的无限的放大,让每一个观者无不动容,这里面没一个是英雄,却在别人最需
要的时候,毅然而然的走在一起,人性在十三钗别送上开往死亡的汽车的时候,
变得那么神圣而不可侵犯!
同样的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舞台,虽说故事走的是历史剧,没有太多的创
新的故事情节,但是这次是重新对南京战争的一次完美诠释,心中的爱国情节在
不停地被吊起之外。观影时,泪中带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感动…看后,
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的纠结中,真
的很揪心…总是太多的情愫让我无法平静,直到现在,脑海里还全是电影给我带
来的感触。
翻开历史,女人和孩子历代战争中就的战利品,所以,其他种族的男性对自
己种族女性的侵犯会激起本族男性本能的反感和屈辱感。这样一部以女性在战争
中的遭遇和表现为主题的电影,并且歌颂女性的伟大,更加表现出男性的不堪。
影片正式紧抓这一特点,来唤醒国人对当时历史的记忆。一曲软语温存的《秦淮
景》,几多伤人愁。这是泪水中的玩笑、恐怖中的温柔,哪怕明知活在死神的候
见室,生命也不至缩减到恐惧的单一维度,但这样的动人总是轻而易举被煽情给
打断了。虽然影片没有从正面描写当时中国军队面对日本军队太无力、丝毫不能
保护本国的女人和小孩,可借助女人的悲哀还是将此刻画的更深入骨髓。试想如
果当时几十万精锐可以浴血而战、三十万同胞何以成为亡魂!数万万姐妹何以造
受凌辱!国度沦陷,不得一寸安稳之地!
当然电影结尾的一幕也许是种遗憾,因为女孩书娟幻见的画面过分美好,成
了一种虚弱的礼赞。这反而让人更惦记小说的结局:女孩们不知玉墨们的下落,
她们学会了她们的强悍和泼辣,学会像她们那样应对生活的粗暴,用这样的方式
记着她们,用一生的铭记来完成一点道德补偿——作为幸存者,无法歌颂牺牲,
3
因为牺牲就是牺牲。
最后想用一句话来写自己看法:风尘女子况且如此!况我中华堂堂七尺男
儿!是否应为大中华重新崛起抛头颅、撒热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希望永远
都不要有这种无力感,否则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悲剧中的悲剧。我想没人想让悲剧
重演!
后记:在写感触时参考些博文,在此对有同样感触的人说声谢谢!
梁晓辉
2011年12月29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0:2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