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上原文
过秦论(上)(贾谊)◊原文秦孝公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①。当是时
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②。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
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
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④。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
原,楚有春中,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
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⑤。于是六国之士,有
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
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完良、王廖、田忌、廉颇、
赵奢之伦制其兵⑥。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
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⑦。秦无亡矢遗饿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⑧。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⑨。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
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
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
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
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琪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
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
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馀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
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
之间,俯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
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
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藕棘矜,非钻于钩戟长卷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票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
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琪,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①秦孝公:姓嬴,名渠梁,秦献公之子。他任用商鞅
变法,使秦富强起来。拥:拥有。窥:暗中探察。包举:像用布
包裹东西一样全部拿去。宇内:天下。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那
样全部装去。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②连衡:即连横,当时外交的一种策略,即西方的秦国与东
方的个别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其他国家。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
以西的一片土地。前340年,商鞅率秦军,打败魏军,获得西河
之地,即指此。
③没:通“殁”,死。蒙:承受。故业:前人基业,指秦孝
公的事业。因:沿袭遵循。遗策:指商鞅遗留下来的策略。举:
攻取。膏腴:肥沃。要害之郡:山川险阻的州郡。这里指上郡,
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秦惠王用张仪计,使魏献上郡。
④合从:指东方各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外交策略。
⑤离横:拆散连横。兼:联合。
⑥宁越:赵国人,仕西周君。徐尚:宋国人。杜赫:周人。
之属:这一类的人。齐明:东周臣,曾在秦、楚、韩三国做过官。
周最:东周君的儿子。陈轸:夏人,曾在秦、楚做过官。召滑:
一作邵滑,楚臣。楼缓:赵人,魏相。翟(zhai)景:魏国人。苏厉:苏秦之
弟。乐(yue)毅:中山国人,燕昭王任以亚卿、上将军。通其意:沟通六国
的意图。带佗(tu6):楚国将军。完(nf)良:军事家,著有兵书一篇。
完,同“倪”。王廖:军事家。伦:辈。制其兵:统制着六国的军队。
⑦延敌:迎击敌军。延:延纳,指迎击。
⑧亡、遗:丢失的意思。
⑨赂:贿赂。
⑩制其弊:利用六国的困弊弱点。追亡逐北:追赶战败逃亡
的敌人。北:通“背”,败北。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橹:大
盾牌。
因利乘便:凭借有利时机,利用便利形势。入朝:到秦国朝
拜。
施(yi)及:延续到。孝文王:秦昭襄王之子,名柱,即
位三天即死去。庄襄王:孝文王之子,名子楚,在位三年就死去。
享国:享有国家权力,即在位的意思。
六世:指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
庄襄王等六代,一代为一世。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振:挥动。
策:马鞭。二周:指东周末年周王朝分为两个小封国,即东周君
(都洛阳)和西周君(都巩县)。履至尊:登上皇帝之位。六合:
天地和四方称六合,这里指天下。敲:刑杖。扑:刑杖。鞭笞:
鞭打,驱使。
百越:又称百粤,是当时散居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各个越族部
落的总称。系颈,用绳子拴在颈上,表示降服。委命下吏:听从
下级官吏的支配。
蒙恬:秦国大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命蒙恬
统率三十万军队,渡黄河北逐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今甘
肃岷县),东至辽东(辽宁辽阳县境),共长万余里。藩篱:篱
笆。喻国家的屏障,这里指长城。却:击退。
士:指征服各国的遗民。百家之言:当时各学派的著作。黔
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
琪(hui):毁坏。销:熔化。锋口(d1):刀刃、箭跳
之类。金人:铜铸的人。
践华为城:循着华山作为城墙。践:登,循,凭借。池:护
城河。
劲弩:强弓。信臣:忠实的臣子。谁何:呵问是谁,即严厉
盘查。
殊俗:风俗不同的地方,指边远地区。陈涉:名胜,阳城
(河
南登封)人。瓮牖:用破瓮做窗户。绳枢:用绳子系门轴。形容
陈涉家庭极其贫困。氓隶:泛指农民、徒役。迁徙:指被征发去
守边。
中庸:平常普通。仲尼:即孔子。墨翟(di):即墨子,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陶朱:即陶朱公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他
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至陶(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自
号陶朱公。猗顿:春秋时鲁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后以经
营盐业致富。
蹑(ni6)足:插足生活。行(hang)伍:古代军队编制,
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这里指戍卒队伍。俯起:自下崛起。
罢(pi)弊:疲劳乏力。罢,同“疲”。转:转过来。
揭:高举。嬴:担负。景从:景,同“影”。如影随形那样
跟随着。
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广大地区。
自若:依然如故。
藕(you):平整土地的一种农具,形似榔头。车舌(xian):锋
利。钩戟:带钩的戟。长卷(sha):长矛。
谪戍:以罪被罚戍边。
成败异变:成功与失败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变化。故下句言功
业相反。
票(xi6)大:衡量大小。
万乘之权:指天子的权力。周制,天子才拥有兵车万乘。八
州:指秦国所占有的雍州以外的全国土地。朝同列:使同等权位
的诸侯来朝拜。
七庙:指祖庙。周制,天子宗庙奉祀七代祖先。身死人手:
指秦二世被赵高杀死,秦王子婴被项羽杀死。
攻守之势异也:意为攻取敌国和保有天下的形势已经不同的
缘故。
◊鉴赏《过秦论》是西汉杰生的政论文代表作之一,也是流
传久远的名篇。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中
分别加以引用,作为全文的总结,并赞美说:“善哉乎贾生推言
之也!”它可谓开创了我国散文史上史论体裁的先河。
过秦,即议论秦的过失。原文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第
一篇,分析了秦日益强大、及至统一天下的形势,总结了其兴亡
的原因,目的在于批评秦的过失,作为汉文帝改革政治、巩固统治、免蹈
秦朝覆辙的借鉴。文中首先铺叙秦国如何走向强盛,轻
而易举击败九国诸侯一统天下,又如何土崩瓦解地为农民起义军推翻,从而
总结由“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文章结构精巧,叙事严密,气势恢宏,文笔酣畅,具体说来有以下特色:
首先,剖析深刻,立论精辟。贾谊以卓越的政治眼光,透过当时所谓太平盛世
的表象,看到社会上还潜伏着种种危机和矛盾,他认识到秦亡的原因是“仁
义不施”“百姓怨望”的结果。所以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民,而“过秦”
也暗含着“过汉”,这种见解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选材得当,结构巧妙。《过秦论》是史论文,而为了
避免陷入史料罗列的困境,本文一开始就从秦始皇着笔,删去秦孝公以前
的史料,就是孝公以后的几代国君,也是有详有略,各得其宜,这显然是经
过作者精心选材的。且文章一开头即用“秦孝公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一句贯串全篇,与末段“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首尾呼应,使全文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尽显作者构思匠心。
再次,叙事严密,逻辑性强。本篇结构上浑然一体,段与段、句与句之
间也是脉络相连。即便是一段之内,也前后因果,层层
衔接,句句相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简直无懈可击。文章最后
一段,全是议论,妙在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反问,既照应了上文,又总结了全文
得由结论,真是笔力千钧。
此外,气势宏伟,文笔酣畅。本文总结秦朝兴亡,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
的激情,语言犀利,气势充沛,气魄宏伟。史事的叙述,运用欲抑先扬、铺陈
排比的手法,对比强烈,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读来明快、流畅、
热烈、奔放,具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特别是本文运用的托古喻今和陈古刺
今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妙评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关,通达国体,虽
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赞》引
《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
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
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
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
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六
一气团结,直至末段,一齐倒卷,逼由末句便结。正如万壑争流,千岩
竞秀,而山环水绕之中,结穴处无多大也。此文家之
雄,有声有势,气豪而骨劲,得持论之胜。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五引何山己瞻评
本文发布于:2023-01-27 00:0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