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开天辟地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1-26 23:48:08 阅读: 评论:0

初三数学传染病公式-三倍英文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奥运会中国奖牌榜)

1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我们都知道盘古开天辟地。那么你

知道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吗?下面是特地为大家分享盘古开天辟地

的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

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

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

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

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

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

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

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

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

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

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

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

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2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

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

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

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

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

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

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

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

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

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

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

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

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这个传说故事虽纯属虚构,但它说明了人类改造、征服大天然的伟

大气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天然抗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智

慧才智。

元始天尊和盘古的关系因为盘古开天地

3

所以后世得人

就尊封他为元始天尊关于元始天尊的说法有很多种,大体上来说可

以分为三种:

一、元始天尊就是盘古大神。

元始天尊,道教三清之一,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

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元始真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元

气之始,故名“元始”。

二、元始天尊不是盘古大神。

蒙开化之初,神州大陆南赡部洲道门之祖鸿钧上人创立道教,并

收徒三人,授以道门正宗心法,三徒均修成混元大罗金仙万劫不坏之

体,分别发展出道教的玄门、阐教和截教三个道门分支。此三徒正是玄

门教主太上老君、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和截教教主通天教主。元始

天尊既有师傅鸿均上人,那就不可能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与盘古形象不

符,所以他就是道教三清之一,不是盘古大神。

三、元始天尊就是盘古大神,也是玉皇大帝。

传说中,在蓝天白云的上方,有九重天,在九重天之上有南天门,

南天门内是灵宵宝殿。凡人是不可能到达南天门的,更不可能到达灵宵

宝殿,灵宵宝殿是众神的皇宫。高高在上的那个神就是从神的皇帝玉皇

大帝,道教称呼为元始天尊。据传,玉皇大帝是开天地的盘古

远化而来,所住的玉京有座七宝山,方圆九万里,构成一座城。玉皇大

帝就是这座城的主人,住在上宫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按

古书记载:昔二仪未分,溟(“三点水旁”幸)鸿(“三点水旁”

4

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

神、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

开天劈地之后,元始天王在中心之上,名曰玉山。在这时,地上也

生出太元玉女,号曰“太元圣母”。某一天,元始天王到地上游玩,遇

见太元圣母,于是就成结成姻缘。后来,就繁衍了三皇五帝。因

为元始天王住在玉京,并且拥有无上的权力,所以他也被称为玉皇大

帝。由于元始天王后来被道家称呼为元始天尊。

所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元始天王、

盘古,其实是同一个神在不同时期的名称。至于女娲,她跟盘古应

该是平行的大神。上古的时候,盘古从混沌中开辟了天地,临死化身,

又创造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但就是忘了造人。慈善的女

娲神取了一些黄土,掺些清水,和了一堆泥巴,造就了人类。所以,她

是人类名副其实的祖先了。

盘古的人文价值人文观念

首先,盘古神话表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以人为本,宇宙由

人开辟,由盘古顶天立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而盘古日长一

丈,如此一万八千年,盘古巨人长得多么高大,说他“神于天,圣于

地”,表现了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这一人本主义的宝贵思想。这是很有意

义的。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人的生命不息,劳动不息,就可以创造一

切,这正是盘古神话所显示出的思想光辉。

其次,人的本质在劳动,正是劳动使人类高于一切动物,区别于

一切动物,盘古神话实质上正是对人类劳动赞美的一曲最壮丽的凯歌。

5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万物,正是盘古神话最深刻的思想内涵。

盘古精神

首先,盘古精神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创新精神,这对

于改革开放创造和谐幸福的新世界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盘古精神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实事求是精神。同时,盘古精神

就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念,就是不怕困难,刻苦坚持,

长期奋斗,自我牺牲,为民造福的精神。

人文内涵

一是图腾标准。古籍中盘古神话说“盘古氏龙首……

”显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龙,认为祖先盘古就是

龙的后代,所以,盘古子孙就以龙为图腾标示,千古传承。有关盘古和

龙的传说也很多。桐柏山盘古塑像的头部有两只龙角,与“盘古氏龙

首”之说如出一辙,而其它的盘古神话流传区别是凤图腾,鸟、鸡图

腾,与龙图腾格格不入。具有龙图腾特征的桐柏盘古神话则比较正宀

7宗o

二是地理标准。古籍中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最早莫过于三国吴人徐

整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处,为

“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明显将盘古与淮

河发源地相联系。明代学者李梦阳撰文《大复山赋》时,将桐柏山水帘

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脉称为盘古,“昔盘古氏作兹焉,

用宅……”清代学者贡愈淳作《桐柏山赋》曰:“盘古开

天而首出……”明确指出桐柏山是阴阳未分、大水茫茫的混

6

沌之时盘古首出开天的地方。唐朝、宋朝编修的《元丰九域志》曰:

“桐柏山,淮水所出。淮渎庙,盘古庙。”纵观千古典籍,遍查全国盘

古神话流传区的方志,唯有桐柏山、淮河源、水帘洞的地理名词与盘古

神话密切关联。同时,桐柏山盘古躺卧处还存有一座盘古庙,许多地方

还保留着盘古山、盘古洞、盘古斧、盘古井等与盘古神话密切相关的实

景地名。

三是民俗标准。桐柏民间流传着许多习俗,可以说是原始盘古神话

的遗存。如神话传说中,说人类之初是两条鱼变成了两只猿,这两只猿

就是“阴阳之始”的盘古夫妇。盘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盘古抱二鱼以示

崇敬之说。后来,盘古抱鱼之说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极图。人们效仿祖

先,就形成了民间挂太极图之俗。桐柏民间在现代生活中还习惯在门头

上、窗户上、院落影壁墙上挂太极图,以示吉利,并有希冀祖先庇佑以

辟邪之意。桐柏民俗中嫁女送竹竿、玩狮子吞小孩、玩青龙火龙救众生

等都包含着耐人寻味的盘古神话故事元素。

四是敬祖标准。在神话流传区,人们对神话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

判断神话产生根源地是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桐柏,人们对祖先盘古的

崇敬程度达到了顶点。如桐柏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一是盘古的生日,这一

天祖先盘古要回来过年,需要清静,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进行

闹新春的游艺活动的,直到正月初十以后才能开始,否则是犯了大忌

的。另外,走遍全国盘古神话流传区,民间称盘古为王、为帝的多,唯

有桐柏山居民称盘古爷和盘古奶,这也反映了桐柏山居民敬

祖之意的亲切和深刻

7

五是活化石标准。到今天还挂在人们口头上的神话,被专家称为

“活化石”。它的数量多少反映出当地人们对盘古神话的知晓度,这

也是判断盘古神话传说根源地的依据之一。经过开展民间文学普查工

作,桐柏县搜集出上百种盘古神话。在桐柏的大街小巷、村村庄庄,不

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不论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都能讲上一一

段,说上几句盘古神话,都是盘古开天辟地、捏泥造人、滚磨成亲、造

衣服、驯牛、降龙、治水、造酒、造农具等,以桐柏山为中心方圆几百

里的区域成为盘古神话“活化石”的丰富蕴藏地。这种特有的文化现

象,就是盘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征。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3:4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国歌的歌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