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杂诗十二首》
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移情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悲戚”的深意。
教学方法:诵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
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
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
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
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
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
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
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
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
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
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
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
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
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
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
人之孤独。
问4: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
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
2
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
们接着往下看。
问5:“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
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
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
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问6:“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
怎样?
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
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
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
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
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
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
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3:4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