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输入法的学习
一、五笔输入法的简介
五笔输入法自1983年诞生以来,共有三代定型版本:第一代的86版、第二代的98版
和第三代的新世纪版(新世纪五笔字型输入法),这三种五笔统称为王码五笔。目前阻碍最
大、流行最广的是86版五笔编码方案。而新世纪版五笔是最新的王码五笔,新设计的字根
体系加倍符合分区划位规律,加倍科学易记而有效,拆字加倍标准,取码输入加倍驾轻就熟。
三个版本的五笔有很多一起的地方,只有少数字根或字根散布不同,但大部份汉字的编
码都没有改,编码规那么也维持一致,只要记住少数变更的字根,专门挑那些“编码”不同
的字练上几天,就能够够由原先熟悉的五笔版本过渡到新版五笔。王永民教授以为,若是是
新学五笔字型的人,最好能“一步到位”学习第三代(新世纪版)。
其它五笔如极点五笔、全能五笔、海峰五笔、智能五笔、全能五笔、龙文五笔、QQ五
笔、搜狗五笔,是个人或企业所开发的五笔输入法软件,但大部份采纳86版五笔编码标准,
因此编码规那么与文字输入与王码五笔相同。
二、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口诀、字根表图及简码
尽管目前利用最普遍的是86版的五笔,可是开创人王永民教授以为新学者最好一步到
位,学习第三代新世纪版,是以,此处只附上新世纪版的字根口诀及表图。(个人仍是更喜
爱86版,毕竟学过,哈哈。)
1区横起笔
11G王旁青头五一提
12F土士二干十寸雨
13D大三肆头古石厂
14S木丁西边要无女
15A工戈草头右框七
2区竖起笔
21H目止具头卜虎皮
22J日曰两竖与虫依
23K口中两川三个竖
24L田框四车甲单底
25M山由贝骨下框几
3区撇起笔
31T禾竹牛旁卧人立
32R白斤气头叉手提
33E月舟衣力豕豸臼
34W人八登祭风头几
35Q金夕犭儿包头鱼
4区点起笔
41Y言文方广在四一
42U立辛两点病门里
43I水边一族三点小
44O火变三态广二米
45P之字宝盖补示衣
5区折起笔
51N已类左框心尸羽
52B子耳了也乃齿底
53V女刀九巡录无水
54C又巴甬矣马失蹄
55幺母绞丝弓三匕
字根键位图
简码
一级简码
一11(G)地12(F)在13(D)要14(S)工15(A)上21(H)是22(J)中23(K)国
24(L)同25(M)和31(T)的32(R)有33(E)
人34(W)我35(Q)主41(Y)产42(V)不43(I)为44(O)这45(P)民51(N)了
52(B)发53(V)以54(C)经55(X)
二级简码
二级简码共有25X25=625个,只要击其前两个字根加空格键即可,如∶
吧∶口巴(23,54,KC)给∶人(55,34,XW)
三级简码
三级简码由单字的前三个根字码组成,只要击一个字的前三个字根加空格即可。如∶
华∶全码∶人七十=(34551222,WXFJ)简码∶人七十(345512WXF)
辞汇编码
1.双字词的编码为∶别离取两个字的单字全码中的前面个字根代码,共四码组成,如∶
机械∶木几口口(SMKK)汉字∶氵又宀子(ICPB)
2.三字词
前两个字各取其第一码,最后一个字取其二码,共为四码,如∶
运算机∶言竹木几(YTSM)
3.四字词
每字各取其第一码,共为四码,如∶
汉字编码∶氵宀石(IPXD)光明日报∶小日日扌(IJJR)
4.多字词
按“一、二、三、末”的规那么,取第一、二、三及最末一个字的第一码,共为四码,
如∶
电子运算机∶日子言木(JBYS)中华人民共和国∶口人人囗(KWWL)
三、五笔输入法建议流程
由于每一个人的基础不同(有些人学过可是忘了,有些人本来就会,有些人需要从头开
始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那个地址我依据百度体会网友分享的步骤拟定了以下
流程。
熟记键盘(便于更好的明白得字根的散布)——熟记口诀(假设是不喜爱死记硬背可直
接略过,只是个人建议仍是先记熟口诀)——字根练习——简码练习
其中,字根练习与简码练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建议字根练习从1区开始,到5
区终止。假设是有同事比较不拘一格自由奔放,也能够从其他区开始。字根练习不是目的,
而是进程。简码练习最好从一级简码开始。
另外,我没有给出一个学习时刻表,是因为我并非清楚咱们天天有多少时刻来学习那个。
而且,我感觉时刻表应该是同事们商量都通过了才好。
在五笔吧找到了那个帖子,可供参考
四、识别码
什么是识别码:
当一个字拆不够4个码元时,它的输入编码是:先打完码元码,再追加一个“末笔字型
识别码”,简称“识别码”。
一、“识别码”的组成:它是由“末笔”代号加“字型”代号而组成的一个附加码。由
于教不得法,以前许多人对“识别码”望而却步。其实,按如下做法,你只要5分钟定能学
会:“1”型(左右型)字:码元打完以后,补打1个末笔画即等同于加了“识别码”。例:沐:
氵木丶(“丶”为末笔,补1个“丶”)汀:氵丁丨(“丨”为末笔,补1个“丨”)洒:氵西
一(“一”为末笔,补1个“一”)
“2”型(上下型)字:码元打完以后,补打由2个末笔画复合组成的“码元”即等同
于加了“识别码”。例:华:亻匕十(末笔为“丨”,2型,补打“”作为“识别码”)字:宀
子二(末笔为“一”,2型,补打“二”作为“识别码”)参:厶大彡(末笔为“丿”,2型,
补打“”作为“识别码”)
“3”型(杂合型)字:码元打完以后,补打由3个末笔画复合而成的“码元”即等同
于加了“识别码”。例:同:冂一口三(末笔为“一”,3型,补打“三”作为“识别码”)串:
口口丨(末笔为“丨”,3型,补打“”作为“识别码”)国:囗王丶氵(末笔为“丶”,3型,
补打“氵”作为“识别码”)至于什么缘故这些“笔画”能够起到“识别码”的作用,你只
要认真研究一下区位号的设计与“识别码”的概念便会茅塞顿开。
五、五笔输入法学习的小窍门
五要五不要
第一:初学时“不要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将基础打好”
第二:经历字根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进行模糊经历”
五笔输入法是超级具有聪慧的输入法,要相信王先生可不能随意安排每一个字根
的散布的,是以,字根散布有很多规律可循,下面举个例子:
手的食指能按到的第一个键内必有一个字根为一,以后依次确实是二三(四)字
根了,横区内有一(G)二(F)三(D)横、竖区内有一(H)二(J)三(K)四(L)
竖、撇区内有一(T)二(R)三(E)撇、点区内有一(Y)二(U)三(I)四(O)点
这种规律应该还有许多,大伙儿能够边学边发觉边分享。
第三:拆字时“要明白得经历汉字拆分的四大原那么”,“不要以为把字根和拆字原那么
背牢了就能够够将所有的汉字全数拆开了”
在拆字时除按书写顺序拆字为主原那么外还要遵循四大原那么,下面我就详细分析一下
这四大拆字原那么:
一、取大优先,在遵循总原那么的条件下拆字时应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使其成为另
一个字根”为限,每次都拆取一个“尽可能大”的,即尽可能笔画多的字根,例如“世”字
第一种拆法为“一、凵、乙”(误),第二种拆法为“廿、乙”(正),显然前者是错误的,因
为其第二个码元“凵”,完全能够向前“凑”到“一”上,形成一个“更大”的已知码元“廿”;
二、兼顾直观,在拆分汉字时,为了照顾汉字码元的完整性,有时不能不暂且捐躯一下
“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那么,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形,如“自”字按“取大优先”
应拆成“亻、乙、三”,但如此拆,不仅不直观,而且也有悖于“自”字的字源(那个字的字
源是“一个手指指着鼻子”)故只能拆作“丿、目”,这就叫做“兼顾直观”;
3、能连不交,当一个字既可拆成相连的几个部份,也可拆成相交的几个部份时,咱们
以为“相连”的拆法是正确的,因为一样来讲,“连”比“交”更为“直观”,如“丑”字可
拆成乙土(二者是相连的)或刀二(二者是相交的),这时咱们就以为前者拆法是正确的
4、能散不连,笔画和字根之间,字根与字根之间的关系,能够分为“散”、“连”和“交”
的三种关系,其中就属散的优先权为最高,比如“倡”字确实是散。另外您最好能记住笔者
总结的一个重要原那么:不管如何也不能连的字就以“取大优先”为重要原那么,只若是能
连下来的字就以“兼顾直观”为重要原那么。(注:上述几项原那么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并
非彼此独立。)
第四:拆末笔时“不要被书写适应所束缚”,“要记住一些特殊未笔”
简单说一些特殊末笔:
1、当“力、刀、九、匕”这些字根参加末笔“识别”时,一概以其“伸”得最长的“折”
笔作为末笔;
2、“我、戋、成”等字的“末笔”要遵从“从上到下”的原那么,一概规定“丿”为其
末笔;
3、关于“义、太、勺”等字中的“单独点”而言其离码元的距离很难确信,可远可近,
咱们干脆以为这种“单独点”与其周围的码元是“相连”的,既然是“连”在了一路,这些
字便属于杂合型而并非为上下型汉字。
4、“连”、“逐”等字的末笔按书写适应来写应该是“辶”的最后一捺,但由于带“辶”
的字太多,因此在那个地址就要选用“车”或“豕”字的最后一笔为末笔了。
第五:某些字在拆其字根时“不要中规中矩”,“要采纳象形拆法”
比如“拽”字的最后一个字根不是叉,而是“匕”,这与“使”的最后一个字根是不一
样的,但多数人拆那个字时都会拆成叉或折、撇等,诸如此类的字还有很多(如傲、氏、余
等),因此只能是看它最像什么就把它看成什么字根。
最后,学习是一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进程,以上只是个人结合五笔爱好者的分享提供的建
议。假设是能群策群力,帮忙大伙儿又快又好的把握这一项新技术,那必然是极好的。
【附注】以上部份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0:1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