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更新时间:2023-01-26 21:50:24 阅读: 评论:0

黔东南2018年中考试卷-范文正公守邠州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跨年演讲)

第1页共8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篇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

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

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

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

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

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

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

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

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

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

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

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

第2页共8页

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

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

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

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

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

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

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

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

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

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

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

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

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

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

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3页共8页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

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

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

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

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

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

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

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第4页共8页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币蚴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敝适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背し教搴驼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背し教搴驼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背し教搴驼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狈质的意义...............................4课时左右

2闭娣质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狈质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痹挤.....................................4课时左右

5蓖ǚ.....................................4课时左右

6狈质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蓖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币旆帜阜质加、减法.......................3课时左右

3狈质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篇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第5页共8页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

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

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

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

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

单元。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

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

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想学生渗透

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

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

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

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

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的计算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6页共8页

4、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一个

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感受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

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

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

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

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第7页共8页

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

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

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

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

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第8页共8页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1:5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