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165cm:身高(cm)-105(男)
身高(cm)-100(女)
②北方人=(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身高cm-150)×0.6+48
正常体重:=SW±SW×0.10
超重:=SW+SW×(0.11~0.20)
轻度:=SW+SW×(0.21~0.30)
肥胖中度:=SW+SW×(0.31~0.30)
重度:=SW+SW×(0.31~0.50)
瘦弱:=SW-SW×(0.11~0.20)
严重瘦弱:=SW-SW×0.20(及其0.21以上)
男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0
女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2
肥胖的中国标准
一、世界肥胖标准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计算的方法是:
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
世界隆重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
25为超重,MBI大于30为肥胖。
然而,与会专家指出,这个体重标准是根据欧美白人为基准制定的,对亚洲
人不一定适用。
二、亚洲肥胖标准
亚洲人体偏小,用BMI18.5-24.9的世界“正常范围”体重标准来衡量,就不
适宜。比如:日本人当BMI为24.9时,高血压危险已经增加3倍;在美国的日本
人,BMI大于23时心血管病危险就开始明显增加;香港地区的中国人,BMI在
23.7时死亡率最低,再高时便开始上升,这说明,体重指数正常上限24.9的世界
标准,对亚洲人来说显然过高。
那么,亚洲人的肥胖标准应该是多少?专家们认为,BMI在18.5-22.9时为
正常水平,BMI大于23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这样,亚洲人的正常体重指
数上限比欧美人要低2个指数,其差别不谓不大。
三、中国肥胖标准
我国专家认为,中国人虽属亚洲人种,但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却应比亚
洲标准低些,在具体运用体重指数判断胖与不胖时应区别对待。因为我国人的肥胖
有两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体型小决定了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些,一项针对中国人的调查表明,BMI
大于22.6的中国人,其平均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较BMI小于22.6的人地
产高,而有益于人体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却低。因此,专家们认为,我国人
正常体重指数上限不应大于22.6应比欧美的24.9和亚洲的22.9还低。
有专家建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大于22.6为超
重,BMI大于30为肥胖。
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潜在危险,国人体重指数超过25的比
例明显小于欧美人,但腹型肥胖的比例比欧美人大。研究中发一,体重指数正常或
不很高的人,若腹围男性大于101厘米,女性大于89厘米,或腰围/臀围比值男性
大于0.9,女性大于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与体重指数高者一样大。
男性、女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及对照表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
重。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
国际上常用的人的体重计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计算(比较适合东方人)
男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100)x0.9(kg)
女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100)x0.9(kg)-2.5(kg)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女性标准体重对照表
年龄|身高152cm156cm160cm162cm164cm166cm168cm170cm172cm176cm
1946474950
2146474950
2346474950
2546484951
2747485861
29474955962
35456585962
3348585963
3549596063
37495606164
3959606165
45759616265
43560626366
4552535555575860626366
4752535757575860626367
4952535656575960626367
55961626367
5353545656585961626467
5553545657586061636467
5753555657586061636468
5953555657586061636468
65961636467
6352545556575961626367
6552545556575961626366
6752545556575961626366
6952545556575961626366
男性标准体重对照表
年龄|身高152cm156cm160cm164cm168cm172cm176cm180cm184cm188cm
1951646770
26062656972
2352535556586063667073
2552545557596163677174
2752545557596164677174
2953555657596164677174
31535556586
33545657586
35545657596
37555658596
3955575867
4155575867
4356575867
4556575967
47565859678
49565859678
56568717578
53575859678
55565859678
5756575967
5956575867
6156575867
6356575867
6556575867
6756575867
6956575867
年龄|身高152cm156cm160cm164cm168cm172cm176cm180cm184cm188cm
最新0~10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最新的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0~10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体重(单位kg)身高(单位cm)
男女男女
01月3.6-5.02.7-3.648.2-52.847.7-52.0
02月4.3-6.03.4-4.552.1-57.051.2-55.8
03月5.0-6.94.0-5.455.5-60.754.4-59.2
04月5.7-7.64.7-6.258.5-63.757.1-59.5
05月6.3-8.25.3-6.961.0-66.459.4-64.5
06月6.9-8.86.3-8.165.1-70.563.3-68.6
08月7.8-9.87.2-9.168.3-73.666.4-71.8
10月8.6-10.67.9-9.971.0-76.369.0-74.5
12月9.1-11.38.5-10.673.4-78.871.5-77.1
15月9.8-12.09.1-11.376.6-82.374.8-80.7
18月10.3-12.79.7-12.079.4-85.477.9-84.0
21月10.8-13.310.2-12.681.9-88.480.6-
87.0
2岁11.2-14.010.6-13.284.3-91.083.3-89.8
2.5岁12.1-15.311.7-14.788.9-95.887.9-94.7
3岁13.0-16.412.6-16.191.1-98.790.2-98.1
3.5岁13.9-17.613.5-17.295.0-103.194.0-
101.8
4岁14.8-18.714.3-18.398.7-107.297.6-105.7
4.5岁15.7-19.915.0-19.4102.1-111.0100.9-
109.3
5岁16.6-21.115.7-20.4105.3-114.5104.0-
112.8
5.5岁17.4-22.316.5-21.6108.4-117.8106.9-
116.2
6岁18.4-23.617.3-22.9111.2-121.0109.7-
119.6
7岁20.2-26.519.1-26.0116.6-126.8115.1-
126.2
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
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
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
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
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
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
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
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
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
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
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
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
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
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
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
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
质增厚。
2、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
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
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
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
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
~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
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
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
尤其旺盛,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3、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
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
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
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
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
米。
4、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
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
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
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
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
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
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
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
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专家建议,下面一些运动
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A.摸高练习;B.爬杆或爬绳梯锻炼;C.上体前引;D.交叉伸
展;E.跳绳、跳皮筋、踢毽子;F.单杆悬垂;G.游泳。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
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
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
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
6、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
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
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
先衰”的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0:0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