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元曲简介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字千里。多数(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
祖期间,有立功立业的志向,曾奔忙求仕。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宦途不得志,后
归隐山林。成宗期间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马致远是中国元朝戏最有名的曲作家,散曲家。著有杂剧15种,今存《破幽梦
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
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子夜雷轰荐福碑》以及与人合写的《邯郸
道觉悟黄粱梦》等7种。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在整个元朝,他
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名誉极高。代表作《汉宫秋》取材于汉代王昭君和亲故事,
但情节有较大变动,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为主线,同时揭穿了汉朝君臣的昏
庸和无能,塑造了王昭君这一爱国者的形象。这一形象成为以后戏曲中汉明妃的
定型。马致远的散曲今存120多首,成就为元人之冠。作品内容主要有叹世、
咏景、恋情3类。腔调解睦优美、语言清爽豪迈,擅长捕获形象来熔铸诗的境界,
提升了曲的风格,对散曲的发展与提升作出了贡献。其【双调夜行船】套曲、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等向来被人推为元朝散曲中的极品。
【元曲知识】
继唐诗、宋词以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到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
的清丽委婉;一方面,元朝社会使念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
暗,因此使元曲放射出极为醒目的战斗光采,显出抗争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缺点,直斥“不
念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
世风。元曲中描绘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勇敢。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
魅力。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之别。
元曲中常用的宫调,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
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乐律风格,故关于调子的选择,常常有
必定的习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
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简单动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一样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不一样曲牌联缀而成。
曲的盛行关于我公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华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优秀的贡献,元曲一
出现就同其余艺术之花同样,立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单是文人咏志抒情驾轻就熟的
工具,并且为反应元朝社会生活供给了人民民众喜闻乐道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构成,包含两类文体:一是包含小令、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构成的曲文,间
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演出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
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不过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
散曲和词很邻近,可是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委婉,而散曲要平常开朗;在格律上,词要求得
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系
短小,往常不过一支独立的曲子(少量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构成,并且要求
一直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种的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
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靠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
揭穿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宽泛、语言的平常、形式的开朗、风格的清爽、描述的生动、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元曲简介
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绚丽醒目的异彩。
元曲的盛行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由。第一,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盛行的基础,元朝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元曲简介
领土辽阔,城市经济繁华,弘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昼夜不停的观众,为元曲的盛行确定
了基础;其次,元朝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和消融,促使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自己
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定结果。
曲盛行并代表这一期间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自己而言则是因为元曲确定并完美了体系
形式,曲的体系详细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
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含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
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伟,或
缠绵或深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不一样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
等总数好多,元朝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必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
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能够填写新曲词,曲牌多数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
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同样的,可是内容其实不完整一致。别的,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
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
以下特色: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究竟,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着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
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
词序组合上有很多特色,主要表此刻: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广泛;句中自为对;
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良不怕死,怕死不忠良”;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明显的差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
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一定的字数以外所增添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
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
部),此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在
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创始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
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率、规范的作用。
元曲的发展,能够分为三个期间。
早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期间元曲刚从民间的平常俚语进入诗坛,有鲜亮的平常
化口语化的特色和犷放开朗、朴素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此中关汉卿、马致远、王
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方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
小令开朗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畅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境界高远,形
象鲜亮,语言优美,音韵和睦,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期间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
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采,艺
术上故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艳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线阔大宽广,反应生活鲜亮生
动,人物形象丰满动人,语言平常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行缺乏的可贵遗产。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0:4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0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