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重走长征路

更新时间:2023-01-26 20:44:10 阅读: 评论:0

2020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lawful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一:

在20XX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

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怀着激动

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产党员标志,乘

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

历程,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

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

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

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

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一致认为

这是一次“红色之旅”、“教育之旅”、“快乐之旅”和“团结之

旅”。

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

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

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

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长征75周

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

力,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

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

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勇往直

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

代的最强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

来自于影像和文字。这是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

后尽开颜。”毛泽东用如椽的大笔和包举宇内的诗情,为我们勾勒

出当年的长征景象。然而诗歌毕竟是诗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

情,多了点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长征到底是怎样的

长征途中的人们的心灵感受如何?历史是无法回溯的,记忆并不能复

原历史,但“重走长征路”为我带来了希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长征

中的艰辛。

也许重走“长征路”,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没意

义”的感慨,但我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在于以当代

的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的长征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亲身实践

得出了“长征不可复制”的结论,并得以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历

史。它能让我们接近真实地感受到历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

就能知道红军有多少

倍的辛苦,从而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

为个体在动荡年代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

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

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

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品咂出大喜

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心灵选择,是我们党优良传

统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机。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二:

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今年

8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

征路”活动的一段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

的征程,十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王东也

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

雪山、过草地……,主要对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

路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

间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

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

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

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

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

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

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

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

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

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

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

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

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

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

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

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

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

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

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

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

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

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

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

清楚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

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

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

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

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

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

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

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

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

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

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

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

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

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

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

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

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

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

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

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

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

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

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

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

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

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

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

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

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

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

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

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

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

个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

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

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

一项长期使命。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三:

XX年是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10日19

日,为纪念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40

人,耗时10天,跨越江西、贵州、陕西三省,以亲近实地的方式走

进那一段历史,身体力行感受长征的雄魂,体验长征路途的艰辛。

重走长征路在长江第一渡开启

“没有吃苦,就没有成长!重走长征路让我在吃苦中磨练意

志,学习成长。我特别开心能参与其中。”深职长征团队成员之

一,来自艺设学院视传3班的张释如在前往长征第一渡的路上坚定

地表示,别看她个头不高,吃苦的决心却不小。

7月11日上午,40名团队成员沿着于都河畔,冒着中雨,

一路徒步,来到耸立在河畔东门渡口边的纪念碑前“中央红军长征第

一渡”纪念碑。“我宣布,深职院重走长征路

正式出征。”随着校团委书记的一声令下,重走长征路活动在纪念碑

前正式开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请学校放心!

30名学生坚定响亮的口号不但为重走长征路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

且也激发了每位同学的斗志,为接下来的徒步打下基础。

“领誓哥”把重走长征路当作人生财富因为两年的入伍经历,

“领誓哥”王一楠对红军的感情特别深厚。退伍回校后,他便开始关

注参加过抗战的红军老战士,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为军

人送温暖。在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中,他不但入选,而且还十分有幸

成为出征仪式上带领队友们宣誓并表态的“领誓哥”。

“能够和小伙伴们亲身体验红军80年前走过的路,这份经历

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站在纪念碑前的王一楠自豪地说,“希望

通过重走长征路活动,让我们特区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革命的精神同样可以闪耀出不平凡

的光彩。”

据悉,深职院纪念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暨重走长征路活动为

期10天,以重走长征路,观红色旧址,唱红色歌曲,缅怀革命先

烈,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扶贫希望小学,开发红色微课堂

等为主要内容。40名参与师生途经瑞金、遵义、延安三地,每天徒

步3小时、10公里以上的路程,并在红军山、娄山关、宝塔山、吴

起等红军长征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地方开展专题微课。“让特区大学生

重走长征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在感受红色历史的过程中也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0:4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2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记录的近义词
标签:重走长征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