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马致远代表作

更新时间:2023-01-26 20:41:34 阅读: 评论:0

中考容易扣分的字体-清脆的反义词


2023年1月26日发(作者:设置u盘启动)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翻译赏析,这是元代戏曲作家、著名杂剧作家

马致远的作品,风格豪放,行文流畅,曲折有致。

原文:

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

盏夜阑灯灭。

夜行船·秋思字词解释:

⑴双调:宫调名。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

“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⑵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那么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⑶“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⑷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⑸不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⑹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李白?

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⑺投至:及至,等到。

⑻“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

后的成功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⑼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⑽看钱儿: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

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

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

一作“富家儿〞。

⑾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妙风光。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

受荣华。

⑿添白雪:添白发。

⒀鸠巢计拙:指不擅长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

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⒁葫芦提:糊糊涂涂。

⒂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⒃彻:了结,到头。

⒄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

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

了二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⒅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

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⒆北海:指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

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⒇东篱:指马致远。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多

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夜行船·秋思翻译:

人生百年就像一场梦幻,回首往日,事事都值得长叹。昨天春刚

降临,今日花已凋残,还不如夜深灭了灯烛,急急地罚酒寻欢。

想秦汉的宫殿,都化作了放牧牛羊的荒草原。不是这样的话,渔

夫樵子便没内容闲谈。只见荒坟断碑横七竖八,碑上的文字早已漫漶。

等到坟场成为狐兔出没的地盘,这期间消磨了多少英雄好汉。三

国鼎立,也像折鼎那样不能久全。魏么?晋么?都同前朝一般。

老天让你成大款,可别想入非非,一味地盘算。良辰美景总是那

样的短暂。富翁们就算是铁石心肝,怎能狠得下性子,把现成的享受

白白抛在一边?

眼前的红日就像下坡的车辆,又一次急急地坠下西天。当真它使

镜里白发频添。上床脱了鞋子,就不知第二天是否还有时机再穿。别

笑我像斑鸠那样不擅长经营谋生,我一向保持着糊里糊涂、痴呆懵懂

的外观。

我断绝了功名的企求,也摆脱了是非的纠缠。门前清静,不受闹

市红尘的沾染。屋角种植绿树,破墙面对青山。更加上竹篱茅舍,足

以把身安。

蟋蟀停了鸣叫,方能一觉睡酣,等到晨鸡报晓,俗事又络绎不断:

这样的情形何年才完?冷眼观世,只见蚂蚁密麻麻排兵布阵,群蜂乱

哄哄采花酿蜜,苍蝇急忙忙争腥逐膻。我向往的是裴度那样的避世隐

居,陶渊明那样的同高士结社作伴。我爱秋天的优点:采摘带露的菊

花,分擘当令的熟蟹,点燃一堆红叶,把美酒煮暖。想人生饮酒的时

机有限,一生遇到的重阳节屈指可算。我吩咐家僮记着:有人问起我

的话一律回断,就算孔融前来拜访,也答复他主人醉了,不能出来迎

见。

夜行船·秋思创作背景: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究,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久的主题。从先

秦到两宋,但凡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

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存着一点立功立德的

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

这样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此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

的:“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张养浩?辞官?〕,“无

是无非快活煞〞〔孛罗御史?辞官?〕,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

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正是

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炼地

反映了元代愤世嫉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

夜行船·秋思赏析:

秋思本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

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

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

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

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

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

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

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

进步了散曲的境界。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

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

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反过来,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那么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

生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大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

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既

衬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人

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之思,

尚不落俗套。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

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急罚盏〞三字声短调促,把催

人赶快行令罚酒的意思连同急不可待的语气一起传达出来了,而这三

字与“夜阑灯灭〞之间又有一个停顿,便兼有两重含意:一是赶快罚

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

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这支

曲缓起急收,以入声为平声。起调平稳,与长嗟短叹的表情相应,愈

往后愈急促,在言犹未尽时顿断,这就为以下六支曲子展开古今纵横

之谈留下了余地。

第二、三、四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

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

第二支曲否认了帝王无上的权威。秦宫汉阙化为一片衰草,成了

放牧牛羊的原野,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落得渔夫樵子几句闲话。

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假设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

便没有闲话可说了。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应有无限感触,可又将千古兴

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至此意犹未足,还要追补一层:纵然是留下几

座荒坟,横着几块断碑,也因年代长远而无法识别那上头模糊的字迹

了。古人将刻石立碑看作不朽功名的象征,此处“龙蛇〞本指碑刻文

字龙走蛇舞的笔势,但这词也常用于比喻古代帝王,所以“不辨龙蛇〞

语意双关:既然连铭功记史的碑文都已字迹莫辨,那么后人又如何分

辨历史上那些龙争蛇斗的风云人物呢?“秦宫汉阙〞着眼于帝王生前

之贵不能持久,“荒坟““断碑〞着重于死后之名不能永存,这就用虚

无主义的历史观彻底否认了历代文人所讴歌的青史留名的人生理想。

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疑

心。“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两句,由于押韵和字数的限制,实

为倒装: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地

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这一倒装恰好利用“投至〞二字含有

“及至〞的意思,在语气上与第二支曲承接,情绪和句意也正相连属。

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兼指所有群雄纷争的时代,正如

秦宫汉阙不限于秦汉,也代表所有强盛统一的王朝,这虽是诗词曲怀

古咏史的常套,却也有典型意义,且正好按朝代顺序排列,使两支曲

连成一气:鼎足三分的功业半途夭折,到如今魏在哪里,晋又在哪里

呢?千秋功罪,后人又当怎样评说?所以这茫然的一问与“不辨龙蛇〞

之意相生发,抹掉了多少豪杰争夺天下的功过成败和是非。回过头来

再看看那些狐踪兔穴,已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们当初逐鹿中原的纷争也

就像兔奔狐逐一样没有意义。这一支曲结尾连用两个叠问,使魏、晋

和秦、汉首尾照应,字法灵敏多变,章法周密严谨。

第四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

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

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

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锦堂〞用宋韩琦在相州故

土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第宅。全曲四句,分两层递进,

看钱奴的庸俗愚蠢和昼锦堂的良辰美景两相对照,俚俗的白话和清雅

的词藻各得其所。元代另一个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所

作的?看钱奴?,写一个周姓贫民得天恩赐,变成一个为富不仁、极其

吝啬刻薄的百万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莫太奢〞的意思。此处

讥刺看钱奴的贪吝鄙俗,实际是将汉诗中“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汉乐

府?西门行?〕的老调翻为新曲。

以上三支曲子已将功名富贵都参破,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

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又西斜〞写一日之内光阴的流逝,遥承

“百岁光阴〞而来,“疾似下坡车〞的比喻从羲和驾日车的常用典故脱

出,化雅为俗,生动有趣。“晓来清镜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的意思,引出“上床与鞋履相别〞这

句玩笑,好象把俗话说的“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稍加

提炼发挥,便成了至理名言。不过这句貌似参透生死的俏皮话里隐藏

着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紧接着劝人莫笑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斑鸠那样

拙笨,这不过是糊里糊涂地装傻而已。自称不善营生之计,其实倒是

离绝名利是非的上计,明说一向装呆,又点出浑浑噩噩混世的不得已。

下一支曲说:“利名竭,是非绝。〞正是上一支曲结尾的言外之意。“红

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三句鼎足对,用

鲜明的比照色描写自己隐居尘外的清幽环境,构图别具匠心:绿树青

山本来一近一远,层次清楚,但一遮屋角,一补墙缺,便像一圈遮挡

红尘的屏障,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竹篱茅舍〞中,造成了隔绝

是非名利的小天地。上一支曲全用散句,既无对仗,又无雷同的句法,

这一支曲全为对句,散而有序,整而不板,雅词与俗调相间,典故和

俚语并用,活泼和谐,妙趣横生。

最后一支曲煞尾,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

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人

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组鼎足对,将古

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

攘攘蝇争血〞。“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的说法虽在元曲中

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蝇

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作者的功力还不仅在于能将封建社会中世人

的丑态形容到如此恶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异于世人的高雅情

趣与之相对照,表现出细宇宙、小万物、俯视尘世的超然神情。

个人资料: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

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

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

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

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

之一〕〔8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书诗词曲三首之一〕。所做杂剧今知有15

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

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

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

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

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

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

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

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

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

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

东篱乐府?。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0:4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1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陪伴作文600字
下一篇:截然不同造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