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
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安排两个例题的小数认识,一个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另一个从几元几角
生活实例展开讨论。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
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
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
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
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
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
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以字“数”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数”
师:对了,在我们数学课上,认识数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任务。
师:从我们入学以来,认识了1、2、3、5、15
……100等这样的整数,也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这样的分数。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常见到什么样的数呢?
师:是的,在哪里见到过?
师:哦,超市。
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昨天,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
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
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
师:看得懂吗?(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
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
我们来研究。
多媒体展示: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和这三个小数
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1.5、)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
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
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
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
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设计以物品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
生比一比,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1)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
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
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摸钱的游戏好不好
(过程:1.请一名学生摸,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写下这位学生所摸的几元几角,并写下
来。
2.师: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什么(几元),小数点右面的数表示什么(几角)。
师:是的,如何读呢?
师:很好,如何把它写成小数形式。
师:是啊,小数点左面表示几元,小数点右面表示几角。)
板书:5元9角、0元8角、2元6角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给学生构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对小
数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
3.小练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
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
(1)生活例举
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
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
师:冯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动物体重动物奔跑的速度等
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
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想)
我的身高是1米4分米。
板书:1米4分米
师:猜猜老师的身高1米7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分米为什么能用
1.7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
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多媒体展示:出示米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
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
1
10
,也就是
1
10
米。
1
10
米写成小数是。
多媒体展示:1分米=
1
10
米=
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3分米=
3
10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吗?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
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
5.巩固小练
1.我会读。
2.我会写。
4.走进生活看动物。
5.走进生活看物品。
6动物请客。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复习巩固,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
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打下一个
铺垫
(三)、运用拓展
1.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p89的古今小数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2.价格竞猜游戏
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多媒体展示:玩具汽车师: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
计者,让学生在学习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
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
今后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
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元角
5.9元5元9角1米75厘米=1.75米
0.8元0元8角米分米厘米
2.6元2元6角8分米=0.8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
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
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
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现实情境,在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利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学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
数点对齐的道理。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
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小数,大家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认
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师生交流后明确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用到
小数。)
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
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71页购书情境图:小丽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
和《童话选》;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挑出例1的两
个问题进行教学。
(2)解决问题一:小丽购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学生列式:6.45+4.29。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演如下:
6.45+4.29=10.74(元)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算法,并说说为什么要把小数
点对齐。)
师生交流后明确: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就
能相加了。
(3)解决问题二:小林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
然》。
师:你能算出小林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板演时,教师再一次重
点引导学生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
学生讨论。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在整数加减运算中,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
才能相加。
师:同样的道理,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再次计算,教师巡视。
2、教学例2。
(1)解决问题一:《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学生列式:6.45-4.29。
学生用竖式计算,板书出示:
6.45-4.29=2.16(元)
①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反馈时,说一说在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
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小数点一定要对
齐。
(2)出示第二个问题:《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
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8.3-6.45。
(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及时反馈,找出不一样的做法,提示学
生应该注意什么,百分位上怎样减。)
师生交流后明确可以在百分位上添“0”。
②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
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
置,点上小数点。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0”。
(3)继续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
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后引导小结: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相同数
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从低位算起,把小数点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小
数点的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发散
1、计算并验算:3.68+3.57=6.33-2.7=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用什
么方法进行验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应用到小数的加减法。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各数
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方
法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最后点上小数点。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1)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得数末尾有“O”的,一般要去掉“0”。
六、教学反思
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
程,并对“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初步的感悟,也就是以探索
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将更多的
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题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学生自主探究出算法后,对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这样学生就
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和普遍
性。
本文发布于:2023-01-26 20:3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419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